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报复的代价     
张某是安徽人,在晋江池店一家公司做保安,2010年4月上旬的一天,轮到张某值夜班,刚好酒友相约喝两杯,明知公司规定不能酒后上班,可张某禁不住朋友的热情邀约,仍然豪饮一番后才返回公司值班。公司领导查岗时,发现张某酒后上岗,便找他谈话。谈话中,张某与领导发生语言冲突。  相似文献   

2.
一颗小小的销钉,竟能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连伤2人,致使一人前臂骨折,痛苦不堪,另一人则人臂分离,终身遗憾。1999年3月29日下午3时许,南宁华侨印刷厂胶印车间机手张某,正在进行正常的交接班工作。此时的他敏锐地发现,4号印刷机组的输纸台位置过高,可能导致递纸嘴因受压太紧而影响机组的正常吸纸,为了保证印刷质量和正常的印刷,需要对递纸嘴的高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张某于是下意识地走到输纸台旁,却鬼使神差般地未等停机就直接将手伸向了输纸台传动转轴的下方,意欲调低递纸嘴。然而就在这根转轴上,隐藏着一颗维修机组…  相似文献   

3.
问题提出 张某,男,1950年11月出生,自2001年10月起在某高校文学院办公大楼从事值班工作。劳动合同约定,张某负责办公大楼的安全保卫工作,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学院教职工的下班时间为张某的上班时间。2012年10月,张某以该高校长期不支付加班费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高校支付加班费,共计7万余元。仲裁委以张某超过退休年龄(张某档案上的年龄是59岁,  相似文献   

4.
李某,在某有限公司任车间主任兼机修,白天跟班晚上睡在车间楼上,随叫随到。2003年12月某日晚10时左右,李某在本单位工作场所修理属于张某(与李某系同村人且同学关系,同时也是本单位总经理的表弟)所有的硫化机时因电热管爆炸受伤。伤后李某经他人调解与张某达成赔偿协议,由张某一次性赔偿给李某事故补偿费5万元。2004年4月,李某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后查明,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笔者看到一则新闻,标题是"小偷挂牌提醒自己安全第一,作案60余起落网"。据报道,嫌疑人夏某在住处挂警示牌"安全第一,关注细节",提醒自己在实施盗窃过程中不要留下蛛丝马迹,要注重细节。2016年2月3日晚,民警将嫌疑人抓获。戏剧性的是,在证据面前,夏某双手不住地颤抖,"咋能被抓着呢?"夏某说,担心被抓,他总是提醒自己要多加小心,甚至在家中挂上警示牌,"安全第一……关注细节,胆大心细。"  相似文献   

6.
李锋 《安全》2013,34(2):38
正1事故发生经过2004年6月3日凌晨零点,某公司职工苏某、张某、王某3人正在二车间值大夜班,苏某负责操作15号提纯反应釜,该反应釜容积为300L,操作压力为常压,主要用于1,4-二氧六环的回收。2时左右,苏某向反应釜中添加了200kg的二氧六环,大约蒸馏到凌晨5时左右,苏某在二楼岗位值班操作,王某和张某在一楼刷碗、洗脸后,张某回二楼途中,大约5时10分左右发生了爆炸。张某面部被烧伤,王某距张某6m左右,幸免于难。苏某被当场炸死,车间窗户框连同玻  相似文献   

7.
1993年4月9日,某交通厅和某煤矿工程公司通过招投标订立了某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煤矿工程公司承包该工程后,以内部指令的形式,要求其下属的A工程处和B工程处分别完成该标段内某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并收取了3%的管理费。同年7月1日,陈某、王某和张某合伙与A、B两个工程处签订了隧道工程转包合同,其中约定向两个工程处收取工程总造价10%的管理费。转包合同签订后即开工,两个工程处派人在工地上进行管理、监督,交通厅则派人进行监理。同年8月,三个合伙人虚报注册资金、虚设股东会,成立了某隧道公司,随后在原转包合同上加盖了隧道公司印章。  相似文献   

8.
郑敬东 《安全》2003,24(3):21-22
出了事故,如何分析研究,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站在不同角度,追溯不同深度,得出的结论就会相去甚远,付出了“学费” 而获得的“效益”也就相差悬殊。这里分析两起事故并略作评价。1 带地线合闸 保护线成烧人线1.1 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票,赶上4点的下班车离厂;而值班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母线侧3121刀闸,看看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刀闸  相似文献   

9.
王某不久前买了一辆小轿车。一个周末,王某载着好友张某、江某、游某外出钓鱼。张某、江某搭上王某的车,在约定的地点等游某上车。车停在路旁,王某禁不住张某的请求,将车钥匙交给了他,张某驾车向前驶去。十几分钟后张某返回,到了王某身旁时误将当油门当刹车踩,车轮碾压王某,末及时抢救致其大出血死亡。随后赶来的游某了解情况后,将牟启动翻下深沟,三人订立攻守同盟,说是王某自己驾车出事。然后,游某从家里推出摩托车,让张某、江某装成骑车路过的见义勇为者,江某电话报案后,游某独自回家。  相似文献   

10.
问:张某与某汽车维修部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张某若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造成伤害,一切后果自负。后张某维修小卡车固定油泵时,在没有检查清洗油泵的情况下,就对油泵进行电焊操作,不料电焊飞溅出来的火花点燃了油泵里残留的油料,引爆了还存有小部分油料的卡车油罐,结果炸伤张某。事故后,张某要求厂方为他申报工伤,厂方不同意,说张某是违章操作致伤的,按劳动合同约定只能由张某自己承担后果。请问,劳动合同中的这一约定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1.
张某和王某是某运输装卸公司派驻A厂的员工。2001年7月30日上午,二人配合A厂设备安装公司进行分场07工段新浓密机的安装。一上班,王某就将焊把线送到二楼新浓密机处,而张某则将接地线拿到一楼电焊机处。此时,A厂设备安装公司的工人尚未到场。张某为了抓紧时间,自作主张将接地线接到电焊机上,然后又挂接到浓密机上,一会儿工夫就已经接好了两台电焊机。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其中的一台电焊机一次线圈破损漏电,使得电焊机接地线带电,同时导致浓密机整体带电,此时王某刚好把焊把线放  相似文献   

12.
王某不久前买了一辆小轿车。一个周末,王某载着好友张某、江某、游某外出钓鱼。张某、江某搭上王某的车,在约定的地点等游某上车。车停在路旁,王某禁不住张某的请求,将车钥匙交给了他,张某驾车向前驶去。十几分钟后张某返回,到了王某身旁时误将当油门当刹车踩,车轮碾  相似文献   

13.
正早上5点半,延吉市安监局局长金忠国办公室的灯就亮了,此时的他正在为当天去检查延吉市百货大楼做"安全功课",而这样的情景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早起,做早操,这是当兵时养成的习惯。而这个好习惯也一直助力金忠国持续不断学习"充电"提高。据金忠国介绍,身为朝鲜族,母语自然是朝语。参军后,为了克服语言障碍,他就利用每天值班的时间自学汉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张桌应聘某贸易公司销售人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张某需处理一些事务后方能报到上班,于是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该合同于签订1个月后正式生效并履行。 几日后,张某在办理社保转移手续时发生交通事故并留下腿部疾患。1个月后,张某依约去贸易公司报到上班,因腿部疾患不便外出要求公司安排其他工作,并要求佘司对其办理社保转移手续时发生的交通事故作工伤处理。贸易奢司认为张某的交通事故与本单位无关,双方发生争议。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20日14时30分,重庆东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技质部物理室试样加工组上班时间,组长陈某根据当天加工任务,安排自己的徒弟试样工张某操作CA6140普通车床加工两个拉力试样。张某按照陈某的安排,开动车床加工试样,完成一个拉力试样的加工后,在加工另一个拉力试样时,感觉加工的难度较大,于是请师傅陈某到车床指导并站在陈某右面听他讲解。约15时25分左右,  相似文献   

16.
经主管部门任命.张某担任了曙光电机厂的厂长。但因经营理念和工作万式小能适应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其主管部门从保护干部出发.并征得本人同意.决定让张某担任该厂的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企业的技术工作。同时,重新任命了新的厂长。在工作中,张某因企业转产问题与厂长发生分歧.从而影响了企业转产时机.厂长决定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关系。张某认为,自己是主管部门任命的总工程师.厂长无权代表企业解除其劳动关系。于是向某市劳动保障局举报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段时间,笔者曾经坚持每个工作日晚上在微信群里讲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安全有关,其中最喜欢的故事是"管仲与马"。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天,齐桓公向他的大臣管仲夸耀:"你看我这马车怎么样?"管仲说:"马车不错。"齐桓公接着说:"不但马车不错,我这马车夫驾马的技能也是齐国最好的。"管仲听了后就问马车夫:"既然主公说你是最好的马车夫,那你驾马车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马车夫说:"我驾马车的经验就是要让每一匹马都竭尽所能地去跑,如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20日,某建筑公司门卫于宝与一帮朋友在饭店喝完酒后去单位值夜班,但当晚与他一起值班的职工却证明于宝一晚上都没有去上班。第二天下班时间,其家人发现他没有回家,遂四处寻找,后在去单位路边上的沟内发现了于宝的尸体。经法医鉴定,公安部门排除自杀、他杀的可能,椎定为醉酒冻死。请问,于宝的情况能认定工伤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劳动科学》2007,(8):53-55
案情简介 张某自1985年起在某厂工作。双方于1995年12月25日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2004年2月2日,张某经某医院诊断患有颈椎病,该医院自当日医嘱其病休两周,此后每两周为他出具需病休的证明,直至7月,张某因此未到厂工作并将2月2日至5月8日的病休证明交到该厂,但5月8日到6月5日的病休证明未交予该厂,也未与该厂办理相应的请假手续。张某于6月10日收到企业以张某违反该厂有关规章制度为由向其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张某原系某食品公司职工,1993年与该食品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从事食品加工工作,由于生产经营困难该公司决定于1998年10月8日停产,该公司于停产前解除了张某的劳动关系并由车间口头通知张某,未出具书面解除通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该公司未给张某办理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