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现状缺陷,《中国减灾规划》是中国跨世纪减灾事业的科学与管理指南,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应以此为指针并全面按照城市冲体规划内容落实其细则。但必须看到,城市减灾工作及能力建设与中国减灾规划要求相差甚远,具体讲:1)综合减灾措施和管理是薄弱环节,迄今防灾减灾缺乏政府一级的统一协调,而是各自为战;2)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通信网络不健全也不统一;3)政府尚未下达城市 综合灾情(自然与人为)的统计指标及要求,应该说每年的灾情损失还仅仅是保守的估算值,已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值的准确度;4)各类灾害的防灾设施标准低,基本上尚未形成城市灾种的减灾技术体系;5)由于综合减灾思想仅仅停滞在学术界及专家层,迄今在先进国家应用成熟的灾害与保险相结合,保险与救援相结合的新保险机制尚未形成,不仅使公众无法正确认识保险的真正作用,更使不少大工程设保率低;7)城市防灾减灾科技人才经济,但应该承认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并不高,自救能力差。迄今虽广为宣传安全文化并普及减灾科学知识,但多数市民仍仅仅认为城市是安全的“福地”。  相似文献   

2.
一、“政府减灾行政”建设的基本问题灾害管理的定义:它是这样一种技术与行为,它通过法律、行政的、宣传教育的、经济制裁的或其它有关的手段,控制约束并引导人们对灾害的反应及减灾行为。灾害管理的主要任务是:(1)减灾的物质管理。这不仅指防灾设施的建设,更要考虑到应急及日常备灾的配置,减灾的全盘计划等;(2)为城市安全的物流运行状态的管理。如专用于减灾物流路经或载体的规划及审批,对生命线系统的减灾特别管理,在必要时发布命令迅速切断电力、煤气等生命线系统的输送网络,以避免爆炸、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3)减灾决策的综合管理。城…  相似文献   

3.
金磊 《安全》2000,21(2):20-26
1992年国务院在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的批复中强调“北京是一个重点预防城市,必须逐步建立城市总体防灾体系,确保首都安全”。1993年8月26日段强副市长在北京地区综合防灾对策专家“季谈会”上提出:要提高全民的减灾意识,北京市要改变“福地”、“金地”的旧思想;1998年8月确保国庆50周年大典安全的综合减灾管理专家“季谈会”上汪光焘副市长再次强调4点:第1,要把北京防灾减灾工作推上新水平,使我们由被动转向主动防范;第2,第1点是由于北京历史及现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频繁的自然与人为灾害的教训所决定的;第3,对比国外发达首都城市文明的衡量尺度,重在强调一个城市应付意外事件能力,而北京恰恰相对脆弱,不仅政府的管理体制中缺乏综合减灾管理职能,公众也更淡漠安全文化素质及能力;第4,1999年10月是国家“50周年”大典,北京的地位及作用要求确保安全,必须事先按最大危险性作为多重保障预案。  相似文献   

4.
我们希望它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会避开身边的危险,更让各级城市政府理解并实践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城市防灾减灾。 忠告1:城市减灾必须成为中国安全减灾建设的第一重点 1998年通过的《中国减灾规划》  相似文献   

5.
利用衡阳市2006年山洪灾情数据,引入综合灾情指数对湖南省衡阳市山洪灾害进行综合灾情损失评估,得出耒阳市的综合灾情指数最大;灾情重的直接原因是暴雨大,水位短时间上升快。同时,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链放大了灾情;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意识淡薄、防洪工程标准偏低以及减灾措施不当也加剧了山洪灾情。为此,要通过加强工程建设与山洪灾害危险性宣传来提高农村抗灾能力,达到安全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法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我国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面的不足;针对我国中小城市的特点,提出一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工作程序与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灾害识别,财产易损性分析,灾害风险分析,损失预测与风险区划,确定规划目标与减灾措施,规划编制6个阶段;以廊坊市为例,拟定了一个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分级法和减灾措施优先级评分法等,找出威胁廊坊城市安全的主要灾害和防治的主要措施,为廊坊市的灾害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2003年SARS以来本人主持并参 加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的北京城市 应急体系框架建设的研究,并先后完 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修编中综合防灾规划研 究;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十一五"期 间北京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等 专题研究。通过这些工作,特别是2004 年不断发生的城市突发事件的态势, 我感到必须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重新 审视城市公共安全,必须从综合减灾 模式的建构上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的新 体系。为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推进中国 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的九大问 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磊 《安全与健康》2005,(12):16-18
200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年会"上,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委员会,它标志着城市安全减灾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国家体系之中,无疑它已成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科学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城市系统及其环节如社区等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消防规划中普遍存在不考虑项目评估和建设投资优化的问题,造成规划与实际不符,有限投资不能取得最大减灾防灾效益。笔者提出以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为基础,合理确定各项目的建设量以使规划建设总体效益达到最大和以保证各类项目建设比例符合规划要求为基础;合理确定各项目的建设量,以使建设投资最少的两类线性优化模型;并结合具体规划实例,论述了后一种模型在城市消防规划中的应用。探讨目的在于为合理制定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并为城市消防规划提供新的理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7月6日新华社转发《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全文从六大方面,共计24条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地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路。《意见》强调应急能力纳入政绩考核,学校、社区应成为应急管理重点,要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尤其要求“城乡建设等有关专项规划的编制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本文从笔者近年来参加北京市城市综合减灾规划的诸项研究入手,对应急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应急疏散与避难技术及管理问题做出研讨,希望能增进城市对全面应急管理系统化建设(含日常机制)的理解并推动其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模式与综合减灾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9月25日-28日召开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学 术年会”上,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学术 委员会,它标志着城市安全减灾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规划设 计研究的国家体系之中,无疑它已成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科 学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9月27日-9月29日在京召开亚 洲减灾大会,会议的最大成效是通过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 北京行动计划》,以为其宗旨在于推动执行世界减灾大会 (WCDR)的成果《兵库行动纲领(2005-2015),重在提高国 家和社区的减灾能力(HFA)》。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已成为 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今天再不关注城市 系统及其环节如社区等的安全减灾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目 标将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格外关注城市发展的标准及质量水平,其中安全防灾规划设计及其综合减灾管理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百年大计的标志。笔者认为,安全减灾是最大的质量。也就是说,不仅仅忽视防灾规划,忽视防灾投入的规划将带给城市财富的损失,更会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减灾规划建设。以城市灾害之最的地震为例,虽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已从一个勉强能运转的地震台站发展到遍布全国一千多个现代化台站,从过去单一震后被动救灾发展到震前主动综合防御。但也确经历过失败,也出现过血的教训,值得总结、反思并提炼。因此,研究并思考城建工作尤其是规划设计的失误,必将有助于规划师、建筑师及各级管理管理者的防灾思路的确立及再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03年SARS以来本人主持并参加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进行的北京城市应急体系框架建设的研究,并先后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编中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综合减灾应急体系建设等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从城市具体规划建设的视角进行防灾能力评价,找到城市空间与设施的防灾薄弱环节,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首先,在深入分析城市抗灾-救灾理念的基础上,从抗灾能力和救灾能力2个方面,建立适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防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防灾有向加权图模型,通过PageRank算法对用地单元防灾能力值进行排序,实现防灾减灾能力的定量评价;最后,通过某市规划实例检验评价模型,针对控规单元的防灾问题提出规划提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实现对各控规单元的防灾能力等级评价,反映城市控规单元防灾能力的分布情况,发现用地单元规划建设中的防灾减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国内 ,还是国外都格外关注城市发展的标准及质量水平 ,其中安全防灾规划设计及其综合减灾管理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百年大计的标志。笔者认为 ,安全减灾是最大的质量。也就是说 ,不仅仅忽视防灾规划 ,忽视防灾投入的规划将带给城市财富的损失 ,更会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减灾规划建设。以城市灾害之最的地震为例 ,虽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 ,中国已从一个勉强能运转的地震台站发展到遍布全国一千多个现代化台站 ,从过去单一震后被动救灾发展到震前主动综合防御。但也确经历过失败 ,也出现过血的教训 ,值得总结、反思并提炼。因此 ,研究并思考城建工…  相似文献   

17.
公众信任及水灾风险认知的区域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长江流域不同区域开展问卷调查(获885份样本),统计、比较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的信任态度及水灾风险认知状况,并探讨信任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基本持信任态度,信任度依次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政府应急>防灾工程能力,其中下游地区公众的信任度较高。公众对于水灾的风险感知普遍偏弱,尤其是下游地区公众对发生水灾、受灾可能性的评估偏低(小于25%)。公众对于区域减灾能力的信任主要受到受灾经历(如灾情损失、灾后救援等)的影响,区域本底的灾害风险高低导致公众水灾风险认知的差异。风险较高区域(上、中游)公众更愿意采取较多的、积极的具体防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类已迈入新的千年。但中国20世纪总体灾情如何?中国21世纪减灾之路怎样走?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课题。人们十分渴望能得到以独特视角、广阔的视野,将城市发展与安危、国有防灾减灾方略熔为一体,并具有创新性、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特点的新著。非常庆幸,笔者怀着极大地兴趣关注着由著名青年减灾专家金磊等策划并主编的《中国城市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书的问世(广西科技出版社2000年4月)。作为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该专著体现了众多专家为减灾事业付出的辛劳和心血,是继《中国减灾规划》之后,中国安全减灾学者在城市减灾领域的又一新进展、新成果,其权威性、学术性、探索性、战略性、指导及文献性堪称21世纪中国城市科学减灾的“蓝皮书”。  相似文献   

19.
人类即将迈入新的千年,但作为研究可持续发展、灾变规律的科学家及管理者必然关注新世纪的中国灾情及变化规律。特别是世纪之交关口下的中国国家减灾管理机制问题尤其应关注。因为20世纪卯年联合国减灾十年结束后相应机构会解散,但全球灾害非但未减弱正以从未有过的速率不断增长着。无疑中国应继续在综合减灾的可持续发展上有所作为,不如此事故和灾害将极大的制约着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中国20世纪总体灾情如何?中国21世纪减灾之路怎样走?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课题。渴望要求以独特视角、宏阔的视野,将国家稳定与安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金湖县应急管理局重点抓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房屋保险、理赔落实、宣传教育等工作,有效提高了防灾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水平。着力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县、镇(街)、村(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做好全县灾害信息员数据库填报和录入工作,全县共计153名灾害信息员的相关信息已全部录入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数据库。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灾害信息员业务水平,确保灾情报送工作不断档、不脱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