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华 《安全与健康》2008,(10):47-47
开车时间越长,驾驶者身体情况越差,所患相关疾病也越多。近日某杂志对北京近11000名汽车驾驶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惊讶:85%的被调查者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颈椎病等疾病。此次调查的对象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其中既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也有每天驾驶在两小时以上的非职业驾驶者——有车族。  相似文献   

2.
85%的京城驾驶者患有脂肪肝、高血脂症、颈椎病等疾病。这是对近11000名汽车驾驶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公布的结果。被调查者是年龄在20岁到60岁的司机,其中既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也有每天驾驶在两小时以上的非职业驾驶者——有车族。结果显示,他们中患超  相似文献   

3.
开车时间越长,驾驶者身体情况越差,所患相关疾病也越多近日某杂志对北京近11000名汽车驾驶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惊讶:85%的被调查者患有脂肪肝、高血脂、颈椎病等疾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5,(8):55-55
85%的京城驾驶者患有脂肪肝、高血脂症、颈椎病等疾病。这是对近11000名汽车驾驶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公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安全气囊"国外案件盘点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被媒体陆续曝光的装有高田气囊的本田汽车"杀人案",车型主要有雅阁、思域等。2009年5月16日,事件发生在美国。18岁的埃希利·帕海姆准备去接放学的弟弟,在学校的停车场,她驾驶的本田雅阁与另外一辆汽车相撞。雅阁轿车的安全气囊弹出后,不仅未起到保护驾驶者的作用,驾驶者反而被安全气囊中弹出的金属碎片划破颈动脉。花样年纪的埃希利·帕海姆最终死亡,也从此揭开了高田气囊和本田汽车伤人致死的内幕。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说:慢性呼吸疾病已经在我国十大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三。慢性呼吸疾病的产生,主要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钟南山说,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7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显示,每万人当中因感染慢性呼吸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人至50人。仅仅在2005年,我国因该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140万,几乎占全球因该病死亡人数的1/3。钟南山介绍,吸烟是导致感染此病的最主要因素。现在中国15岁以上的吸烟人数占总人口的35.5%,其中男性高达63%;而且中国50%以上的不吸…  相似文献   

7.
郁琦 《劳动保护》2012,(3):112-113
在女性体内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叫作雌激素,也称荷尔蒙.雌激素可以保护女性少受疾病的困扰.拿冠心病来说,45岁之前的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极低,仅7‰,即100个人中不到1个.而同龄男性的发病率高达48‰,两者相差近7倍.而且雌激素不单与冠心病有关,还可以防止女性众多疾病,比如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8.
日前,记者从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市教委、上海大众等主办的“宝贝安行”公益活动上获悉,我国7岁以下儿童约有9000万,每年有1.85万名儿童死于车祸,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第二大意外死因。惨祸的背后,除了驾驶者和意外等因素外,儿童不安全的种种乘车方式,也是酿成悲剧的主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教授、高级教师、企业高管人员等知识分子死于“过度疲劳”的情况屡有发生。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了调查时的53岁。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驾驶员因素和时间因素对城市道路机动车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的影响,收集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间隔时间和驾驶员年龄、累计积分等数据,清洗后得到包含10个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基于生存分析算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从各变量对再次发生交通违法间隔时间的影响方面,研究驾驶员交通违法的间隔时间差异,以及影响驾驶员发生再次违法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交通违法时间间隔受年龄、累计积分、月份3个因素显著影响;33~44岁的驾驶者再次违法率最大,大于60岁的驾驶者再次违法率最小;驾驶员累计积分与生存曲线陡峭程度为正相关关系,累计积分与驾驶者再次违法率为正相关关系;相同间隔时间下,11月生存率最高,1月生存率最短。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私家车主的日益增多,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汽车的安全设备,驾驶者的驾驶习惯与在突发事故下的应急处理也很重要.驾驶者不但需要提高驾驶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自身的安全驾驶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5月15日,江西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人民政府发布通报:2023年5月13日15时30分许,2名5岁多的双胞胎儿童(廖某旭、廖某阳)在珠珊镇花田村走失。经核实,2名走失儿童因失足落水身亡。5月1日,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一水库有3人溺水,年龄最小的仅6岁。经调查,家长刘某珍(女,30岁)带4名小孩到水库边摸螺蛳,其中2名女孩不慎落水,刘某珍在救人过程中也不慎落水,最终造成3人不幸溺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你能想像在汽车中上网冲浪和自由通信的感觉吗?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汽车与因特网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也使得这项技术从昔日的空白成为了现实。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辆装有声控因特网服务系统的凯迪拉克赛威轿车,驾驶者可通过声音辨认系统从通用公司的Onstar通讯和导航系统连通到因特网,允许驾驶者收发电子邮件、网上冲浪以及下载数据等。克莱斯勒公  相似文献   

14.
我驾越野车     
越野车,对于男性驾驶者来说,注重的是车子带给他们的驾驶乐趣、操控感觉及速度激情;而对于女性驾驶者,越野车更多的是带给她们一种安全而踏实的感觉。与许多女孩喜欢小巧精致的车子正相反,对于我来说,大车能够让我有一种震  相似文献   

15.
据新华社消息,日本学者进行的一项为期2年的调查表明,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加上睡眠不足有可能会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一倍。 日本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者对两组日本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组共有研究对象260名,年龄在40至79岁之间,  相似文献   

16.
着科技的发展,汽车防盗技术已经与安全、环保、节能相结合走向自动化、智能化。 个人设置 VPC通过一只内置式指纹传感器实现个性化。驾驶者通过编制各种个人设置程序,使车辆更适合自己的需求。如:只许车辆打开驾驶一侧的车门或其它车门,或让驾驶座椅、方向盘、脚踏板、后视镜等执行相应的个人设置。此外,驾驶者还可以把不同的目的地预先编入VPC程序中,而不用在上路之前再设置导航系统,驾驶者在打开车门之后,该系统的各项设置就已经全部完成了。  相似文献   

17.
轧钢车间是典型的高温车间,为了提高防暑降温工作的针对性,以取得更佳的效果,每年在夏季到来之前,我们都要对车间的生产环境的气象特点、工人的健康状况、易发生中暑的工种及原因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几年来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我们轧钢车间防暑降温工作的重点,应针对以下情况: 1.轧钢工人中暑者以20~25岁的年青人为多。因他们接触高温作业时间短,热适应差,加之青年人好玩,不注意休息。 2.诸工种中暑者中,以轧钢工为多。因其接触热源时间长、岗位辐射热强、体力劳动强度较大。 3.有中暑史者易再次中暑。可能是这些人的体…  相似文献   

18.
骑摩托车的人员要佩戴头盔 ,以便在发生交通意外时 ,能够保护头部 ,减少伤害。但是 ,若戴用头盔不得法 ,则很可能引起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颈椎关节病。这应引起骑乘者的注意。人的颈椎是由 7块颈椎骨构成的 ,它具有支撑头部重量 ,保持头部平衡的功能 ,是人体脊椎骨中活动范围最大但又最薄弱的部位。如果头部负荷过重 ,颈部反复活动或姿势不正 ,则可使颈椎稳定性降低 ,致使颈椎骨膜受到牵扯与刺激 ,很容易引起颈椎骨质增生。国外有研究报道 ,人在 2 0岁后颈椎就可能出现骨质增生 ,5 0岁以后 ,6 0 %的人颈椎有骨质增生存在。此外 ,颈部的…  相似文献   

19.
科技前沿     
近日,尼桑公司宣布其研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汽车防撞安全技术。这一被称为“神奇防撞装置”的新技术,在可能发生撞车事故时,会使车内的油门踏板自动向上抬起以提醒驾驶者。通过与雷达感应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紧密结合,神奇防撞装置能准确判断出车辆的车速以及其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当车辆感应到可能会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时,驾驶者会立刻感到自己脚下的油门踏板正在自动向上抬起,与此同时,车内还会有警报声响起,使驾驶者能够更加迅速快捷地做出制动反应。如果车辆感应到即将发生撞车事故时,驾驶者的脚恰好悬空在油门踏板上方,踏板还会自动…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健康》2008,(5):37-37
随着国内私家车主的日益增多,汽车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除了汽车的安全设备外,驾驶者的驾驶习惯与突发事故下的处理也很重要。下面为您介绍几种在危险的状态下自救逃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