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对滇西某两家主要以蔗渣为燃料的糖厂锅炉烟气排口进行监测,通过不同测量原理的烟气分析仪得到多组数据,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糖厂锅炉烟气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监测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糖厂锅炉烟气。结果表明,氧量不受一氧化碳浓度变化影响;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很高的情况下,定电位原理的仪器对氮氧化物的测定结果偏低,对二氧化硫的测定结果偏高,定电位原理的仪器不适合用于监测糖厂锅炉;红外原理的仪器不受一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测定结果都很稳定;在以后对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糖厂锅炉烟气监测中,应使用红外原理的仪器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随着城市工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中涉及锅炉的应用,不可置否,锅炉燃烧时可产生大量的烟气烟尘,此类烟气烟尘中挟裹有大量SO2、NOx气体,导致区域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亟待合理治理关注。因此,实行锅炉烟气烟尘监测,减少烟气烟尘排放量,是促使区域环境良性保持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即立足于锅炉烟气烟尘防范治理视角,细化分析了新时期烟气烟尘监测中所需注意的重点事项,进而从监测工作开展所存在的影响因素着眼,探讨了强化烟气烟尘监测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研究更好地促进烟气烟尘监测工作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3.
GB5468-91规定,锅炉烟尘测试时,必须对锅炉的运行负荷进行测试,而实际监测过程中,许多锅炉房不具备测试的计量条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烟气量和空气过剩系数计算锅炉负荷率。在实际监测工作中,该方法方便、易于操作,所得结果和标准规定方法所得结果有很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锅炉燃烧产生的烟尘、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对锅炉烟尘、烟气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锅炉烟尘、烟气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从而为锅炉烟尘、烟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永生 《环境科技》1995,8(1):31-32
在测试锅炉烟尘的排放浓度时,都要在采集烟道气的同时,测定烟气a系数,以a值对实测的烟尘排放浓度进行修正,以防止烟尘的稀释排放,进而达到维持和提高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在测试锅炉烟尘时,如何对烟气进行测试,笔者了解到不少城市在测试锅炉烟尘过程中,只测定一个烟气a值,就用来修正实测的烟尘排放浓度。这样做,表面上遵循了环境监测的程序和合法性,然而却没有达到保证烟尘监测的质量。经过多次对锅炉烟尘和烟气a的测试结果,我们认为对烟气a的测定,应与烟尘的来样同步进行。探讨烟尘与烟气a同步测试的方法,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6.
孟艳艳 《环境科技》2007,20(A01):76-76,78
GB5468—91中规定:在锅炉烟尘测试中,要求同时测定锅炉运行出力,并规定锅炉运行出力达到该锅炉额定负荷70%以上时.监测数据才能有效。为避免无效监测,提出了用锅炉烟气量、空气过剩系数对锅炉运行出力进行估算.以便调整锅炉运行状况,达到锅炉烟尘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在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那么燃煤电厂的锅炉烟气监测工作就必须加以重视。本文从事前准备、事中采样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探讨了燃煤电厂锅炉烟气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综述我国燃煤中小型锅炉和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结果指出:我国中小型燃煤锅炉锅炉烟气脱硫技术近期是以完善湿法脱硫技术为主,远期将大力发展干法脱硫技术;在电站锅炉烟气脱硫方面,规模较小的电站锅炉将以喷雾干燥法以主要发展方向,大型电站锅炉近期仍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为主,远期将大力发展电子束辐照氨法脱硫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9.
美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中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美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中汞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燃烧过程中汞的化学行为,汞的监测,汞的控制技术措施,燃煤残渣中的汞及今后可研究的一些课题。  相似文献   

10.
烟气气体常数的确定及与监测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烟气气体常数的确定及与烟尘监测的关系。以各种煤的烟气组分和《锅炉烟尘测试方法》为依据,提出干、湿烟气气体常数代表值各为272.6和279、7J/kg.k,并就代表值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指出将干烟气组分看作近于气所导致的误差,并对有关公式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