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结合煤矿区规划环评的特点,从景观功能与稳定性评价入手,建立了三层次的适用于煤矿区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晋中煤矿基地——西山矿区为例,进行矿区规划景观功能与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矿区规划开发活动中,应加强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和恢复,注重水土保持和景观破碎化的改善,以减少规划对景观功能和稳定性的破坏。运用本次确定的评价体系进行定量计算的结果与常规的景观定性分析结论基本一致,但该指标体系还需要从区域生态承载力人均化、加强污染物变化情况远期预测和细化地表沉陷引起土地面积损失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阳泉矿区是一个老矿区,多年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下游电力、煤化工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的延伸造成了矿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阳泉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在矿区环境现状和回顾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识别矿区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和生态、水资源制约因素分析,预测了规划实施主要环境影响,论证了矿区规划的规模、建设时序、空间布局的环境合理性以及环境目标的可达性,提出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较为充分地显示了战略环评的宏观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原则,对今后矿区总体规划环评的编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承载力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环境承载力是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可为区域发展适度规模提供环境支撑依据.针对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特征,以珠海富山工业园为案例建立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该指标开发基于熵值法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模拟珠海富山工业园区规划情景下的环境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于规划中后期处于下降趋势,但下降的趋势较为缓和;园区发展压力伴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处于下降趋势,规划建设初期的下降趋势最为明显.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规划期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处于园区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范围,随着园区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和基础设施完善,园区综合环境承载力可提升至较为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所建立的涵盖自然和人为要素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珠海富山工业园区为例,开发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模型,模拟珠海富山工业园区3种规划情景下的环境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园区自然环境承载力于规划中后期处于下降的趋势,下降的趋势伴随着园区规划发展速率越快;而人为环境承载力伴随着园区规划建设处于上升趋势,规划建设初期的上升趋势最为迅速.而总体上,环境承载力则在发展中前期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到了规划末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规划末期环境承载力水平基本与初期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开展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并将其引入规划环评中,对于完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更好的发挥其战略指导作用,协调水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邯郸矿区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开展了矿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矿区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矿区环境监测是煤矿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是环境管理规划和立法的科学依据,是环境保护的耳目,也是衡量矿区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搞好矿区环境监测对发展环境科学,搞好矿区环境保护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煤炭矿区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和探讨煤炭矿区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本文以山西省阳泉矿区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选用CALPUFF模型模拟了2013年阳泉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特征,分析污染物超标原因并优化了污染源布局,最后对远期规划实施后不同布局下的环境质量进行预测对比.结果表明,CALPUFF模型可应用于煤炭矿区大气环境质量模拟,矿区总体规划实施以来,研究区内的PM10和N02浓度均达国家二级标准,但是部分地区的SO2浓度超标.通过优化布局可有效提高环境质量,使得现状及远期规划实施完成后的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值均稳定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中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是矿区规划环评中重要专题之一,特别是对于煤电一体化或煤化一体化矿区规划,规划实施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更应重视这一专题的编写。结合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技术导则的编制和长期从事矿区总体规划环评的经验,对矿区总体规划环评中环境空气影响评价专题的评价思路和要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供从事矿区总体规划环评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灵丹 《环境》2013,(Z1):28-29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背景下,旅游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旅游给环境跟人类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急需认真看待这个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在旅游规划环评过程中,将单要素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和综合旅游环境承载力运用到旅游规划环评中,可以实现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实施。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其次是介绍了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规划环评的意义,在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受限背景下,以环境承载力作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向导和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再者是对案例进行分析,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其主要思路是从最后一级开始逐级向上评价,建立了模糊矩阵,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由模糊矩阵跟权重矩阵计算出来,再把每个单要素的评价结果综合在一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是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它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是否可以承载旅游规划的规模,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休闲旅游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根据构建的反馈机制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当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出某国际旅游岛欧洲童话世界休闲旅游区环境状况良好,旅游环境承载力比较大,适宜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仍需加强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钢  王萌  吴烨  王珏  曲艳伟  陈勇  韩明爽 《环境工程》2014,32(10):125-128
以河南省部分典型矿区生态环境因素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矿区污染物排放特征与环境影响的相互作用过程后建立了矿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河南省部分典型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河南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规划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煤炭开采压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对主要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异作出了评价,对科学制定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炭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高浓度矿井废水,直接影响和阻碍着煤炭矿山和当地村庄居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炭矿井废水均在采用常规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初级处理方法,其对高矿化度的矿井废水处理极为有限,因而在较大范围内制约着煤炭矿井的综合与全面利用。因此,加快开展和推进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和引深其矿井废水的利用领域与空间,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山西煤炭矿山矿井废水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和反渗透等处理效果的比对实践,分析了煤炭矿井废水反渗透处理技术可行性与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煤炭矿井废水深度处理,可显著提高矿井废水处理回用利用率,拓宽利用范围,实现煤炭矿井废水资源化和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娜仁  李康玮  万伦来  杨峻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2048-2056
为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协调发展态势,以我国高潜水位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北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1990-2016年该地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度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淮北市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服务两个系统指标间的关联度均在0.447 5~0.553 4之间,其中,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胁迫作用主要是水资源破坏,而生态系统服务对煤炭开采的约束作用主要来自调节服务.②淮北市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度表现为1990-1999年逐渐降低、2000-2008年不断升高、2009年之后又呈下降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出现了统筹协调发展的大好形势.研究显示,1990-2016年淮北市煤炭开采与生态系统服务总体上呈中等耦合态势,耦合度时序变化总体上呈"倒N"型变化特征,今后需继续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加大生态治理力度,以保持统筹协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是提高环评有效性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煤炭在我国的能源地位突出,但对煤炭开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甚少,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煤炭项目,通过识别煤炭开采的环境影响,概述了其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后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是提高环评有效性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环境影响后评价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煤炭在我国的能源地位突出,但对煤炭开采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甚少,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煤炭项目,通过识别煤炭开采的环境影响,概述了其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碳中和战略下煤矿区生态碳汇体系构建及功能提升展望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刘祥宏  阎永军  刘伟  黄占斌 《环境科学》2022,43(4):2237-2250
煤炭资源开发引起矿区生态碳汇总量的降低,在碳中和战略下探索煤矿区生态碳汇提升技术和模式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构建了包括管理模式与技术方法两个层次,土壤碳汇、植被碳汇和湿地碳汇这3个主要类别,矿区生态碳汇规划、碳汇监测调查、碳汇功能提升和碳汇损失防控等多项技术内容的煤矿区生态碳汇体系框架,明确了煤矿区的主要生态碳汇类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朴门设计的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索可持续发展观下矿区生态修复规划模式,推动矿区生态修复技术革新,论文引入朴门设计理论,研究其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可持续性设计策略及运作过程;结合王石凹煤矿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分析了分区规划、扇形分析及循环布局等设计模式的应用现状,并对2014-2016年间王石凹煤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结果发现,朴门设计能够把煤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纳入生态建设分区规划中,加快煤矿废弃地生物多样性恢复,促进生态平衡建设,推动煤矿废弃地生态系统融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现煤矿废弃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是适用于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有效规划设计模式。研究结果能为矿区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3S技术,对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石嘴山市煤炭开采区的生态修复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分析。采用2001年与2011年两期LandsatETM和TM遥感影像图的人工解译与变化监测,分析了煤矿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通过建立响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成功的治理煤矸石山,改造塌陷区,建立煤矿地质公园,将塌陷区改善为生态湿地等活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进行了全面定量化评价。研究表明,通过10年的土地修复,采矿迹地的生态恢复能够提高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0倍左右,尤其是环境美学功能受到社会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