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环保市场化、产业化与环境法律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家 《城市环境》2002,16(2):8-11,46
政府改革有市场化和社会化取向的趋势,引发了市场化改革取向到环境保护,对立法制度的改进有巨大需求,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市场化取向引起对环境立法和规章的批评,也为环境立法和制度的创新带来了突破,环境法的理论正在取得进步,环境法新的思想趋势正在形成,环境管理的新方法得到了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对"三同时"制度的立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有关法律条文的比较,揭示出"三同时"制度立法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使我国"三同时"制度立法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必须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转变"。提高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则必须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完善海域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海域使用权的转让作为海域使用权流转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法律制度的设计和管理机制的完善是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课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海域使用权转让仅做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法律的缺位已成为海域使用权转让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性障碍。因此,完善海域使用权转让法律体系,从制度设计上减少对海域使用权转让的限制,推进海域使用权转让的市场化进程,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对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立法上的模糊性,侦查阶段是否可以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一直是学界和实务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且能否适用关乎整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和理论发展方向。文章从认罪认罚制度理论角度出发,探究认罪认罚从宽基本含义;分析时下相关学者的主要观点,探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有之意;并结合侦查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必要性,提出了侦查阶段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特别是"刑拘直诉"模式、"值班律师"制度的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5.
蹇兴超 《环境保护》2004,(9):34-35,43
本文总结了世界各国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公用事业的市场化经营经验,提出了市场化经营模式下,地方政府如何找准自己的角色,更好地发挥作用,加快公用事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化学品管理立法在结构和内容上均具有明显的特色。其立法体系完整、技术成熟,立法体例注重协调与配合,化学品管理形成了以环境部长与卫生部长牵头,特殊委员会具体执行的格局,并确立了一整套有利于化学品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套既注重严格管理,又注重私权保护的制度体系。这对于我们改革与完善中国化学品管理的相关立法有着诸多参考与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相对于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已发展成熟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国公众参与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对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产生的背景的介绍,以及公众参与评价对象、参评阶段等内容的比较,指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以期在美国立法具体、操作性强的基础之上,找出可供中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借鉴之处,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沫茹 《环境保护》2014,(11):47-49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通过环境容量产权理论分析,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赋予碳排放权以私法上的准物权属性。完善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积极推进市场交易平台和监管体制的建设,促进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相关立法,促进碳金融制度创新,以实现碳排放环境容量优化配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欧美国家已经普遍获得立法肯定,并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法律规则。美国在地热资源的界定、地热财税制度、国有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进行的立法探索,为中国当前的地热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借鉴。在欧美国家的实践基础上,中国资源立法可以籍此完善国有资源的产权结构,构建起科学的地热资源用益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效立法起步晚,立法体系不健全,立法内容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亟待修改完善.建议从完善能效标准、能源定价、能源税费、能效标识认证入手,引入自愿协议、热电联产、排污权交易、专业能效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等相关制度,构建一个激励和保障能效提高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处理处置的公众参与机制。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相关法律制度现状以及中国生活垃圾公众参与的情况,参与积极性不强,参与渠道和方式有限,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立法忽视公民的环境权和参与决策权。指出要在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全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并全面建立废弃物处理处置信息公开制度,并贯彻实施,必须明确环境权和采取信息公开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老工业基地城市小型都市工业园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对小型都市工业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特殊目的;阐述了小型都市工业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重视的要点;探索了小型都市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相应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88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展开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工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纺织印染、水泥建材、制浆造纸、电镀等重污染类项目逐渐减少,大型市政类或公共事业类项目急剧增多。1989-2000年间,验收监测项目数量逐年以翻番态势增长。上海环境监测系统和行业监测站的项目负责人培训工作大力促进了区、县和行业环境监测人员验收监测水平的提升。废水、废气监测能力由常规污染因子向有机污染因子扩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有力提高了验收监测项目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处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仍处于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本文以典型垃圾处理厂为例,分析和调研了垃圾处理工程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现况,指出目前中国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众参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in India. Due to rapid increase i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population, the generation ra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Indian cities and towns is also increased. Mis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can caus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public health risk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tatus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India which can help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ers to prepare more efficient plan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廊坊市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和意义。目前,污水处理事业在廊坊市的蓬勃发展给污水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得出了廊坊市在污水资源化方面尚有较大的潜力,主要是景观用水、市政公用事业用水、开发农业灌溉技术、工业水回用、建立中水回用系统五个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证数据对我国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市场化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制约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市场化的因子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具有相当的芾场化前景:而投资渠道单一、运营管理效率低下、收费政策不够完善是城市污水与垃圾处理市场化程度低的突出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我国城市污水与垃圾产业化和市场化的BOT融资模式、排污收费和公众参与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提出基于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对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的"伙伴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大特征进行了分析;借鉴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类型,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行业特征进行有机结合,将公私合营的政府管理模式分为公有私营模式、公私合资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三大类,分析这些模式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实现政策性与效益性的双赢发展机制,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再生水的公众认知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铃  陈卫平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2,33(12):4133-4140
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回收再利用市政污水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北京市作为最早实践再生水利用的城市之一,其市政污水再利用率已达约60%.本文以问卷、SPSS等作为调查研究工具,探索了被调查者的水资源及污水、再生水认知和再生水使用意愿、受访者的社会经济背景相关数据,对北京市公众的污水回用实践认知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公众可强烈意识到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及处理污水的需要,但是他们在北京市主要水源、北京市用水量最大领域和北京市污水主要来源等问题上存在误区;大部分受访者对废水流向也表示不明确;然而,大于80%的居民表示只要不用于饮用或食物烹调,可以接受包括家庭使用的污水再利用,而63%的居民拒绝将再生水作为公共水源的补充;教育水平较高、个人收入较高、年龄介于35~55岁之间的被访者更加支持赞同再生水的使用,性别对调查结果并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从公众、社区、政府这3个层面提出同步提升素质与认知、宣传和管理双管齐下、加强政策导向和硬件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辅助手段,深圳市立足城市之先,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在研究深圳市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存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以提高公民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落实水平为目标,从观念、立法、技术指引和参与形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深圳市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管理实践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