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态文明下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以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该研究正是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下,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资源政策、环境承载力以及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维性思考,指出只有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政策调控、增强环保意识、探索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模式,才是实现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指出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才是我国未来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城市生态管理模式发展的现实需求。该研究期望能够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下城市生态管理的本质内涵,为日益市场化的城市提供高水平的城市生态管理范本,也为实现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很多城市发展的必然。作为一个战略目标,建设生态城市主要通过编制城市生态规划,设定合理的城市阶段发展目标以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起着保护环境与优化经济的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规划对环境保护考虑不足、规划与实际执行脱节、环保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如何保证城市生态规划的实施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就成为了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这一课题有望得到妥善的解决,因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城市规划有着重大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使得环境保护真正的从法律层面上约束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及实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城市建成区密度大幅下降,城市低密度蔓延问题突出。本文以城市蔓延为切入点,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规划价值取向、组织要素、功能内容、实施执行四个维度分析了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部分城市规划偏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重发展轻保护、组织要素政府主导型突出而约束机制不足、规划功能内容忽视资源环境禀赋及影响、规划实施中政绩工程先行而长效工程滞后。基于此,提出城市规划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价值取向,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以空间规划为指南,以规划环评为约束,由扩张性规划转变为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引导城市获得发展与保护的"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4.
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和依据.传统的生态保护规划缺乏空间落地和空间引导约束,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城市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生态红线应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一系列不同管控层级的范围边界组成,实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互动衔接.以大连市为例,提出基于城市环境综合分区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及控制体系,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绿线、人居建设蓝线和产业准入黄线,实现生态红线划定的空间约束与资源环境引导,强化与现有规划成果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5.
郭志峰  赵勇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155-159,172
生态城市建设不只是个生态恢复、生态重构、生态建设的过程,而是一种生态新观念、新经济、新秩序和新文化的创新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城市的规划应作为城市规划的总纲,纳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作为重要内容和必要的组成部分予以重视。本文以地处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为例,探讨了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支撑生态城市建设有效运行的相关措施,对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结合我国"十二五"期间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相关理念,它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层次,用来解决城市发展基础上的长期规划问题,并且通过大量项目的积累、分析和归纳,促使人们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本文的研究内容以规划环评为基础,分别针对其在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城市生态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了城市的现状资料,发现了阻碍城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症结,探索了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对信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体的实施措施提出多方面的策略与建议,以期为信阳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见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是推进海洋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浙江省岱山县作为典型的海岛县,文章客观分析其海洋生态建设中的现状及优势、制约因素,探索创建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的重点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海洋生态建设发展模式,为今后浙江省乃至全国各海岛县创建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提供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方面广泛应用到了土地的适应性。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城市规划成为了分析土地生态适应性的关键环节。对于城市的总体发展来说,城市的规划管理一定要体现出时代的发展潮流,传统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和管理的方式必须进行改善。只有引入科学的评价土地生态适应性的方法,才能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阶段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环境优化治理体系处在萌芽起步阶段,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再加上《"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指出提高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是当前核心任务,这表明了我国对于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环境治理形势的分析和讨论,总结了城市环境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其具体策略,以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找到了一种理想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主要应用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上。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以佳木斯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4个层次3个子系统10个分目标30个具体指标的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佳木斯市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指导佳木斯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而实现佳木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双赢"目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生态市建设规划是加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深圳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较高的环保意识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等优势。结合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精品生态市的规划目标并分解到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规划建设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生态深圳“五个三”规划研究体系和规划思路以及21项重点研究内容,以此作为生态深圳建设规划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评价中的RBF神经网络模型--以厦门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的定量化评价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将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应用于生态城市评价,并在MATLAB环境下将其程序化,不但简化了评价过程,而且提高了定量评价的精度和综合性,充分体现了各因子相互作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以此为基础,对厦门市生态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课题组在厦门市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中所作的指标目标值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相应年份规划目标值的生态化程度。若将城市历年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RBF神经网络进行定量评价,可分析城市的发展轨迹,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许多城市发展的目标取向。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相比较,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尚在探索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力求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为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生态城市建设”专家论坛,现将7位专家分析入理、颇有见地的精彩观点整理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及措施研究,文中介绍了城市规划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城市有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产生的水污染问题严重和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提出了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及措施,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加强大气污染的整治规划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随着人类社会城市化的建设,使社会经济发展得到高速发展,也给城市化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到重要的日程,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文以临沂市为例,分析其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立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规划;(2)加强城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建立生态城市的基础支撑体系;(3)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城市管理体制;(4)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研究案例,从广州市增城区生态管理背景与现状入手,讨论了应该如何通过适应性管理目标、管理原则以及明确不确定因素来构建生态适应性管理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广州市增城区城市复合生态适应性管理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广州市增城区,乃至全国的城市生态建设和管理起到相应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起源,大庆市创建生态市的历程。大庆市通过采取编制生态市规划、实施“治水、净气、复草、植树、降噪”五大工程、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等措施,于2015年1月成功建设成为黑龙江省首家省级生态市。针对生态市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大庆市将在未来做好建立健全推进机制、构建全民参与格局、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三方面工作。对未来生态市建设的必然性进行思考,认为生态市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必将成为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傅明先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0):121-126,130
城中村改造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生态住区的重要途径,进行生态化改造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从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入手,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内涵,并与之对应,从可行性、社会性、经济性、环境性4个方面,设计了城中村生态改造指标,以指导实践,促进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