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对科技攻关的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渭河流域关中段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期望能够对该流域污泥处理技术的良性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以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为例,在分析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扩建工程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工程提标改扩建方案,并进行了工程设计。该工程经扩建改造后,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同时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并有效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环境,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类似工程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污水生态处理由上世纪70年代提出,其实质是结合工程学方法和生态学原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功能,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同时解决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利用两大问题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工程的系统结构与功能,工程对林地生态系统影响,同时简要讨论工程的水力负荷强度,灌污量核算,轮灌期制定,从而提出截流井-调节池-污水动力输送-管网-林地-城市景观林地的处理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接着解析了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提出了完善污水处理配套设置、建立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体系、设立合理水价体系等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探究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对科技攻关的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渭河流域关中段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已逐渐成为我国今后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现实选择,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是按需求确定回用对象及其水质目标,重点是选择合适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本文在概述目前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大量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工程实例,并分析了其采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对进一步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的应用以及探讨污水新型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技术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与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从农村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环境目标要求等实际情况出发,考察分析农村生活污水产生、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全过程,就农村生活污水的分散式处理方式提出了分散分质处理和分散混合处理两种系统,并对其组成、特点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几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实用技术,并对其工艺过程、技术特点、投资、运行费用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厌氧沼气处理技术投资省、资源化高;(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COD去除率75%~80%,吨水投资2000~3000元,运行费用0.1元,运行管理简便;(3)地埋式微动力小型二级污水处理装置吨水投资约2000~3500元,运行费用0.5~0.6元;(4)蚯蚓生态滤池、生态厕所管理方便,资源化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污水资源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的历史与现状,污水资源化常规技术以及深度污水处理技术的发怀前景展望。对中水回用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探讨了工业废水回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推广污水资源化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水解-好氧工艺处理稠油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此介绍了国内某油田采用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稠油污水,并实现了3000 m3/d稠油(油密度ρ=0.86~0.97 g/L)污水达标外排的工程实例。装置运行一年来的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能力强,污泥产生量少,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GB8978-96),大部分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沈阳市水资源现状 ,提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污水资源化的技术路线和有关政策导向 ,为沈阳市和其他同类城市在解决污水资源化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解决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陕西省规划实施南水北调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在分析调水工程受水区用户、供水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配置网络图,并建立了该系统的水资源配置仿真模型,确定了配置原则。结合调水工程,设定了7种方案,通过长系列计算,得出了各方案的水资源利用情况。2020水平年,调水15.5×108 m3后可增加供水10.69×108 m3,占需水量的38.76%;调水15.5×108 m3与调水10.0×108 m3相比,工业供水保证率提高32.75%。计算结果表明,实施调水工程后可有效缓解受水区水资源短缺,调水量在保证城市用水、改善渭河河道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城市河道型坝控景观水体水质现状,于2018年1,4,8,11月分别对渭河关中段4处坝控景观河道展开调查.基于综合水质指数(WQI)与营养状态指数(TLI)对4个坝控景观河道水体的水质以及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坝控景观河道水体2018年全年WQI平均值为47.65~56.18,水质状况总体为中等至差;...  相似文献   

13.
渭河关中段水文情势改变程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林家村、魏家堡、咸阳、临潼和华县5个水文站资料,借助有序聚类分析法检测渭河流域关中段流量突变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分析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水文情势改变程度,定量评价变化程度较高的水文参数。突变点分析表明,渭河关中段径流在1986年发生突变,可以认为1958-1985年水文情势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近似天然状态。对1986年前后两个时期的水文情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个水文站中不同的水文参数改变程度不同。总体来看,5个站点的水文情势均发生较为显著的改变,其中林家村、魏家堡和咸阳3个站点差异最显著,主要是受宝鸡峡引渭工程的影响。通过对人类活动影响前后水文情势对比分析,更加深入了解目前渭河水文情势状况,为进一步计算生态基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陕西省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需水量往往被国民经济需水量挤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不仅已成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是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义,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外部优先级”和“内部优先级”思想,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范围。在此基础上,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建立了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流域2000年、2010年、2020年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渭河流域水污染控制支持决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介绍了GIS在渭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决策系统中的应用。文中采用了GIS软件Arcview、Mapinfo结合VisualBasic6.0语言开发渭河流域水污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渭河全流域的基础地理信息、水污染信息、水质信息等的查询,并利用水质预测模型、污染扩散模型进行评价、预测,从而为环境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环胶州湾入海河流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入海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年入胶州湾的7条主要河流入海断面水体污染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各条河流的水质状况,并计算了COD、氨氮、总磷和油类等污染物的入海通量。结果表明,7条河流入海断面的水质均属于劣V类,而丰水期水质较好,枯水期和平水期水质相对较差;各河流的首要污染物不同,其中,板桥坊河为COD,海泊河、李村河与楼山河为氨氮,墨水河与镰湾河为油类,大沽河为总磷。从入海通量来看,大沽河、海泊河和墨水河的COD排海通量较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70%左右;李村河、海泊河与墨水河的氨氮排海通量较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对于总磷,大沽河排放量最大,约占7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对于油类,墨水河、李村河与大沽河排放量较大,占7务河流排海总量的70%以上。最后在分析各河流污染物来源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渭河流域主要污染源的分析发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受纳水体N、P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化肥的大量施用且利用率低下是造成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小农业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其利用率,从源头上降低流域内N、P排放是控制污染的关键。本文从以上角度出发,分析了缓释保水型复混肥的施用对非点源污染减排的重要意义,并且重点研究了缓释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其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18.
渭河和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鑫  向伟  司炳成 《环境科学》2021,42(6):2817-2825
渭河和泾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流,了解这两个流域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Piper图、Gibbs模型、Na端元图和离子相关关系等方法,解释了两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特征与差异.并利用WQI法、Wilcox图、USSL图和Doneen图等方法,评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饮用和灌溉适宜性.结果表明,渭河和泾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均以淡水为主,呈弱碱性;除Na+外,渭河流域地下水离子浓度整体上均大于泾河流域;两流域优势阴阳离子均为HCO3-和Na+;渭河流域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为主,占50%,而泾河流域以HCO3-Ca-Mg和HCO3-Na-K为主,各占32.5%.渭河和泾河流域水化学组成均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其中又以硅酸盐岩石风化为主;其次,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受到工矿活动的影响,且农业活动中化肥的施用也是其重要的控制因素;此外,渭河流域的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到了明显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影响,而泾河流域有些地区却并不明显.对于饮用水水质评价而言,两流域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且泾河流域地下水整体上优于渭河流域;根据SSP、SAR和PI指标对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部分地区地下水不能直接进行灌溉,否则会造成盐害进而引起抑制植物生长,南部的水质优于北部;此外,3种灌溉水质评判方法均表明泾河流域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水质整体上优于渭河流域.本研究能对渭河和泾河流域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开发治理提供依据,并为黄土高原主要流域和其他类似地区水质管理及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定性及定量识别地下水中氮的污染来源及迁移转化特征,本文在水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及SIAR模型对渭河流域关中段地下水补给来源、地下水中氮污染特征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关中段地下水的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型,地下水由降水快速入渗补给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氮污染以硝态氮形式为主,在所采集的34个地下水水样中,硝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154~36.717mg/L,平均含量为6.17mg/L,其中硝态氮含量超过Ⅲ类地下水标准的采样点共有2个,超标率为5.9%.氮循环的主导作用为硝化作用.地下水δ15N-N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08‰~+16.42‰,δ15O-N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9.38‰~+12.514‰,硝态氮污染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有机氮、粪便及污废水和大气沉降是地下水硝态氮的主要贡献者,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4.65%、40.03%和15.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