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详细阐述了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的过程, 指出将此法推广运用于建设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中,能进一步提高评价深度和评价质量,达到控制或消除工程中危险危害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预先危险分析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详细阐述了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的过程,指出将此法推广运用于建设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竣工验收检测评价中,能进一步提高评价深度和评价质量,达到控制或消除工程中危险危害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危险、危及和工伤事故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说明了危险、危及、风险和工伤事故4个基本概念;分析了从事故危险转变为事故危及,以及由危及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风险概念对危及进行量化;探讨了工伤事故防治的4条基本途径,即:排除危险、隔离危险、减少危及、适应危及。分析了它们各自在事故防治中的特点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危险化工工艺涉及的影响因素,在参考了日本劳动省"六阶段"定量评价表及危险度评价法并对危险化工工艺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危险度评价法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方法,为化工企业工艺危险的评估及安全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说明了危险、危及、风险和工伤事故4个基本概念 ;分析了从事故危险转变为事故危及 ,以及由危及导致工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用风险概念对危及进行量化 ;探讨了工伤事故防治的4条基本途径 ,即:排除危险、隔离危险、减少危及、适应危及。分析了它们各自在事故防治中的特点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电信企业线务从业人员安全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概念 职工安全度,就是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它是对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风险和对这种风险抗御能力的综合评价.劳动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绝对没有危险的劳动场所实际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板卷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的不锈钢板卷生产工艺状况 ,分析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同时对生产性粉尘、噪声和高温进行了劳动条件分级 ,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培训内容:这套为期4天的课程是关于健康与安全的完美入门课程。它包括危险因素评估和工作场所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方法,例如防火、搬运重物、安全用电、危险物质及其运输等。  相似文献   

9.
在安监总局划分的15类危险化工工艺的基础上,参考日本劳动省"六阶段"的定量评价表以及危险度评价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方法.此方法更便于区别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是否属于危险化工工艺,从而为政府及企业更好地管理提供便利,进一步实现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10.
“三同时”的关键是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采用系统安全措施优先顺序法,以解决安全卫生设施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同时运用危险评价表法定性评价“同时设计”前后系统危险性的变化,以便判断设计中采取措施后,系统的危险是否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危险化工工艺安全评估方法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模型亦是方法上均有所进步,但对化工项目进行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价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按照危险化工工艺表征涉及的影响因素,在参考了日本劳动省"六阶段"的定量评价表以及危险度评价法并对15种危险化工工艺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危险度评价法的更为全面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方法。该评价方法可用于确定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等级。为化工企业工艺危险的实时评估和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析安全、危险、隐患和事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安全与生产的辨证统一关系之后,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具体地揭示了安全、危险、隐患和事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了它们的本质。对安全和事故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的认识必将为安全生产和安全科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关于安全、危险、隐患和事故的探讨也是对安全科学进行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孟岩舟  王祥  尹洧 《安全》2021,42(3):31-35
为提升危险化学品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减少运输装卸、储存保管和使用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利用物联网、地理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化平台,采用智能化、信息化的监管模式,有助于危险化学品管理,减少事故发生。这种主动式、精细化、智能化的安全监管,是危险化学品监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预先危险分析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一九九六年劳动部第3号令颁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第十二条中要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劳动安全卫生专篇>中要有建设项目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采取的安全卫生措施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三同时”的关键是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采用系统安全措施优先顺序法,以解决安全卫生设施的最优化设计问题。同时运用危险评价表法定性评价“同时设计”前后系统危险性的变化,以便判断设计中采取安全措施后,系统的危险是否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预先危险分析”法的概念、步骤、危险程度等级划分进行了介绍,并运用“预先危险分析”法对管道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进行了分析,从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安全评价中危险辨识的地位、存在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生产企业、系统、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性程度 ,需按有关规定或技术要求 ,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危险评价 ,其中辨识危险在安全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论述了危险辨识在安全评价中的地位 ;指出了危险辨识存在的问题 ;从资料准备、企业调研、危险辨识方法、行业专家作用和人员素质等 7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方针 ,消除隐患 ,预防和预测事故 ,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培训等方面来阐述科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影响现场安全状况的系统划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通过对这五个因素的分析,识别出现场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再判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能控制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达到控制危险、有害因素、消除违章、避免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郭文光 《安全》2018,39(10)
地质勘探行业野外作业高度流动、分散,条件艰险,安全生产工作十分特殊,各种工程事故频发。本文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揭示系统内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规律,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