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简讯     
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在南昌市召开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11月1—2日在南昌市召开。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全球自然基金主席玛丽安女士,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27个国家的代表,60余个湖泊成员机构的代表,驻华使节和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出席本届会议。国家环保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祝光耀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由于人口激增、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湖泊湿地的危害也日益严重,不仅水资源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浓度控制”管理湖泊水环境,没有与湖泊水体的稀释扩散自净特性及其环境容量相关联,因而难以控制水环境质量。采用“决量控制”,则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具有湖泊水质污染可控、合理和经济等3个优点,使湖泊水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浓度控制”管理湖泊水环境,没有与湖泊水体的稀释扩散自净特性及其环境容量相关联,因而难以控制水环境质量。采用“总量控制”,则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具有湖泊水质污染可控、合理和经济等3个优点,使湖泊水环境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长江水灾与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经验与教训1湖泊和湿地生态破坏严重,导致蓄水调洪能力降低湖泊退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也是长江的主要调蓄湖泊分布区,目前湖泊萎缩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严重。50年代江汉湖群的湖泊数为1066个,到90年代初减少为182个。建国后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全国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研究"的调查资料,在对全国24个湖泊水库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在主成份分析法评价的基础上,对本世纪末的营养物入湖量、营养物及叶绿素a浓度做了宏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4个湖泊可分为三种类型,代表了湖泊演化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大部分城市湖泊达到了重富营养化,有些正在由响应型湖泊向非响应型过渡;湖泊的功能将消失,逐渐到达消亡阶段,应引起注视。 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对策,应按照我国国情而倾向于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具体技术方法中的前置库生化削减法和水生生物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并从湖泊治理人才队伍的组建、控制目标的设定、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控制、内源性营养物质的控制、湖泊生物-生态修复、管理等10个方面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的防治对策,指出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控制污染源出发,重点开展生物-生态修复、完善管理对策,有计划分层次地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云南省内较少关注的水面面积<30km2的小湖泊开展了调查工作,以调查所得的水质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因子分析方法和Arc GIS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内的20个小湖泊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Arc GIS的统计分析工具,进一步对云南省小湖泊的水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发现,云南湖泊空间分布呈现出相对集中的特征,小湖泊水质状况也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滇东南片区的湖泊形成一个冷点区域,即滇东南三个湖泊的水质均较差。滇西北的大理和丽江区域形成一个热点区域,以茈碧湖为代表的湖泊水质总体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8.
“国际湖泊污染与恢复会议”(Inlernational Congress on Lakes Pollution and Recovery)于1985年4月15—18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欧洲、北美、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二百多名有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中国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会议中心议题是解决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对酸雨与湖泊酸化问题也作了讨论。会议反映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尽管在近一、二十年内普遍采用了污水二级处理,但并没有能控制  相似文献   

9.
山区湖泊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类湖泊通常对大气污染输入和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而,山地湖泊提了更大范围环境变化的早期警告,在挪威山区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具有结晶在岩的山地湖泊,湖水化学调查清楚地表明,由于稀释作用这些湖泊的基性阳离子浓度,碱度和SO^-4I浓度一般很低,山地湖泊的总磷和TOC浓度也很低,无机和有机离子的低浓度可归结于集水区的低风化率,薄土层,高水通量和稀疏植物被等几个主要因素,而另一方面,山地湖泊的NO^-3浓度与对于同一地区的低海拔湖泊通常很高,原因是山地集水区对大气沉降性氮的持留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0.
叶春  李春华  邓婷婷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2):1283-1289
湖泊缓冲带在湖泊保护和流域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湖泊缓冲带是保护湖泊的隔离生境,是缓解或减轻湖泊水生态系统受流域内各种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的破坏、干扰和污染的空间. 湖泊缓冲带应具备缓冲隔离、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实施特殊的环境经济政策与生态补偿等3个主要功能,其宽度需考虑生态环境目标和环境准入标准、生态环境现状、技术经济约束和社会与管理制度制约等4个影响因素. 湖泊缓冲带的生态环境建设一般遵循控源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自然恢复与人工强化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技术体系包括湖泊缓冲带内的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和湖泊缓冲带缓冲体系改善技术. 湖泊缓冲带的管理主要涉及通过环境管理优化经济发展、生态工程长效运行管理和环境经济政策与生态补偿等3个方面. 未来湖泊缓冲带的研究方应包湖泊缓冲带范围的合理设置、相关生态学模型的引入、缓冲带建设的长效运行和管理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湖泊水资源及主要环境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湖泊分布及成因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湖泊水资源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文中剖析了内蒙古的主要典型湖泊,特别是淡水湖如:呼伦湖、乌染素海、居延海等历史及现状,提出了内蒙古湖泊环境目前的主要问题为:1、湖泊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生态环境极度脆弱。2、湖泊水源补给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干涸。3、农牧业活动污染是内蒙古湖泊的污染的主要原因。4、湖泊的泥沙淤积。5、湖泊的管理薄弱。本文针对内蒙古湖泊主  相似文献   

12.
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因子涉及水文、物化、生物等多方面,具有复合性和非线性特征,定量化其与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识别影响湖泊营养状态的关键因子,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较短的时间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云南高原湖泊具有易发生富营养化的自然和气候特征,对其富营养化发生条件及影响因子的分析可为科学的控制决策提供参考.本文选取云南滇池、程海、抚仙湖和异龙湖4个高原湖泊,比较湖泊自然特征与流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异同;构建包括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APCS-MLR)、结构方程模型(SEM)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的综合分析方法,重点关注并确定浮游初级生产力的代表指标(叶绿素a,Chla)与相关影响因子间的定量相关关系.研究发现:14个湖泊中,对Chla浓度变化影响最大的均为理化因子,但在各湖中该影响的正、负性及不同理化因子的贡献权重有较大差异;2流域污染源构成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入湖的氮、磷负荷,使4个湖泊表现出不同的营养盐限制性特征;3流域面积、湖泊形态及湖体水动力条件影响着营养盐在湖体中的迁移转换,造成4个湖泊富营养化的差异性特征;4对Chla与影响因子间因果关联的识别须结合深入的机理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梁子湖水系湖泊营养状况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c),对梁子湖水系的4个湖泊营养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4个湖泊的8项主要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洋澜湖、严家湖均呈富营养状态,武四湖、红莲湖分别呈中富营养及中营养状态。磷、硅对第1主成分贡献最大。氮对第2主成分贡献最大,4个湖泊的水质受水中磷含量影响最大。此外,4个湖泊中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数量和生物量与TSIc呈高度一致性。作者认为,对湖泊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时,既要选准评价因子,又要对水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绝大部分湖泊正处于富营养状态.作为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生产者,细菌群落在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其组成及种间关系对富营养化过程的响应机制仍不明确.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技术探讨了长江中下游10个湖泊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其网络拓扑关系等特征.结果表明:①根据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指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可分为中度富营养湖泊和重度富营养湖泊两种,并且这两种湖泊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在这两种湖泊中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基本一致,如在纲水平上均以Actinobacteria、Acidimicrobiia、Sphingobacteriia和Betaproteobacteria为主,在属水平上均以Hgcl_clade和CL500-29_marine-group为主.然而,与丰富种亚群落相反,稀有种亚群落在这两种湖泊中具有显著的区别.③中度富营养湖泊中细菌群落生态网络的节点和边的数量均小于重度富营养湖泊,并且前者网络具有更多的物种协作关系,其网络的中心性也显著大于后者.研究显示,湖泊富营养化的加剧使得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组成,尤其是稀有种亚群落发生了显著的演替,并且明显地削弱了细菌群落物种之间的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湖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对高原湖泊特征的比较及动态过程,对数字湖泊及决策支持、评估系统的开发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数据库,从基础研究和应用层面为湖泊治理技术的系统化组织提供认识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基于物理化学和生态机理的湖泊大型水质模型的方法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太湖环境质量调查研究》,由无锡市环保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所等八个单位组成课题协作组,经过三年的努力,已按计划完成。六月初在无锡市召开了成果评定会。评审小组在代表们讨论的基础上,对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审定,并根据国内外湖泊环境质量的研究情况,提出了评审意见。评审小组认为:《太湖环境质量调查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对大型湖泊环境  相似文献   

17.
云南高原湖泊环境的独特性及其研究方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自然特征和经济地位两个方面探讨云南高原湖泊的独特性,分析目前急需加强研究的环境问题,进一步概括出富营养化、湿地、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总量控制四个方面的湖泊环境研究计划,提出优先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8.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淑芳 《环境科技》2005,18(4):54-56
对于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并在其中不断积累,引起部分藻类和水生生物过度繁殖,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现象。成为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着重从控制外源输入、降低内源负荷、去除营养物等3个方面。对现有的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措施进行了概括和比较,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骆马湖水体的营养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湖泊富营养化是因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而引起的一种水体效应。它不仅突出表现为水中藻类和大型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同时还伴随一系列的水质变化,如pH增高,深层水缺氧,氮、磷等营养盐含量增高,有机耗氧物增多,水体产生不良异味等,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影响供水、渔业、娱乐等多种功能。因此,湖泊水质调查是揭示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状态、制定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对策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工作[1]。 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北平原,面积260km2(水位23.0m),是江苏省第四大湖泊,年水位涨幅为1.90~5.…  相似文献   

20.
从琵琶湖开始,正当世界大部分重要淡水湖都陷入深划的水质污染之际,由日本滋贺县等发起的,以"寻求人类与湖泊共存之道"为课题的世界湖泊环境会议,已于一九八四年八月末在日本召开了.以日本各地方自治团体为中心,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和行政官员、居民等聚集一堂,讨论了人类的共同课题,因为这是初次尝试,所以有来自海外的三十个国家,共七十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