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城 《环境导报》2003,(4):20-20
肉食品中是否含有激素以及这类激素对人的健康是否有害,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媒体关于“瘦肉精”的报道,在消费者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瘦肉精”作为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无疑对人畜都是有害的。但肉食品中的激素会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呢?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一些超市在出售的某些肉食品包装上打上了“不含激素”的字样,表示这种商品是“绿色”环保的。这一来就更激起了消费者对“激素”的疑惧,肉食品中到底含不含激素?激素是不是有害物质?肉食品中的激素会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弄清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激素”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激素”这个名词,人们已不陌生。然而,对“类激素”即“环境激素”可能还不很了解。 人类用化学方法制取的一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中经消化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起到了类似激素的作用,成为干扰人体内分泌不可低估的一种力量,致使  相似文献   

3.
生物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莉君 《环境导报》2003,(18):31-32
课堂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我们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的知识点,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教材中直接体现环境教育的内容,如高中生物中的“生物与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章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共同分析讨论,获取知识。对教材中未直接介绍环境知识,但与环境保护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如“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一课,讲到运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以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此,我们联系生产实际,从昆虫激素在生产上的应用,化学农药的污染及危害等方面进行引申、扩展和…  相似文献   

4.
“环境激素”一词是1996年环境记者戴安·达玛诺斯首次提出的。她说:环境激素并不作为有毒物质直接给生物带来危害,而是以激素的面目出现,即使极微量摄入也会使生物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导致激素异常生成、释放,乃至生殖器官畸形、癌变等严重后  相似文献   

5.
X592 200100259环境激索问题浅析/江田汉…(华东师范大学)刀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20co,(5)一40一42 环图X一7 环坑激素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通称为“外因性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目前约有70种(类)可能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其中约有40余种是农药的组分。环境激素作用方式主要是与人体激索或动物体激素竞争靶细胞上的受体、产生阻碍作用、影响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互动作用,造成生物体生殖机能下降,降低生物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开发安全食品发展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尽快发展安全食品当前“餐桌污染”状况触目惊心。由于吃了用激素饲料喂养出的畜禽肉用生长素和化肥催长的鱼虾、施用大量农药化肥的蔬菜和增白剂超标的面粉导致妇女更年期紊乱、孩子性成熟加快、男性生育能力降低、人类疾病谱和死因构成发生改变。人们惊叹:“还有什么可以放心吃的东西!”对“菜篮子”产生了“信任危机”。因此,能否拥有更多的安全优质食品,是中国小康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解决农产品安全性的问题迫在眉睫。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植物性农产…  相似文献   

7.
白扬 《环境》2001,(12):4-5
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的今天,走进各地的菜市场,果、蔬、肉、蛋、鱼应有尽有,人们切实感受到了“菜篮子”前所未有的丰富。但同时,人们也发观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果蔬食品个大色艳却食而无味,鱼肉价廉却不鲜美——农药、化肥、激素等隐形污染正逐步侵袭了我们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8.
刘媛媛  冯慧  张云  叶亮  钟琴  邹华 《环境科学》2023,44(8):4364-4373
污水处理厂是控制甾体激素环境排放的重要屏障之一,研究不同种类甾体激素在不同工艺污水处理厂中的赋存特征和行为归趋是提高污水处理厂对甾体激素处理效能的重要基础.对无锡市两个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中22种甾体激素的赋存情况进行8个月的监测,比较了厌氧-缺氧-好氧工艺(A2/O)和倒置A2/O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甾体激素的进出水总浓度分别为27.7~256.8 ng ·L-1和5.7~211.0 ng ·L-1,剩余污泥中激素总含量为36.3~123.6 ng ·g-1,主要检出雄酮、雄烯二酮、雌酚酮、雌三醇和孕酮.进出水中大多数激素的浓度随降雨量和温度的升高而略有降低的趋势,而冬夏的季节差异未对甾体激素的去除率产生显著影响.污水厂的二、三级处理工艺对激素的去除效果优于一级处理,倒置A2/O和传统A2/O相比对甾体激素的去除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甾体激素在污水和污泥间的分配系数lg Koc为2~4.5,在厂A中的lg Koc略高于厂B,激素的泥水分配可能影响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环境激素对水生动物干扰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威胁水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文章介绍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提出了环境激素污染的防治措施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的今天,走进各地的菜市场,果、蔬、肉、蛋、鱼应有尽有,人们切实感受到了“菜篮子”前所未有的丰富。但同时,人们也发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果蔬食品个儿大色艳却食而无味,鱼肉价廉却不鲜美-农药,化肥,激素等隐形污染正逐步侵袭我们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11.
偶氮类染料属于人工化学合成的染料,品种有很多。这类染料由于染色鲜艳、染着度牢固、价格较便宜,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棉、麻、毛等动植物纤维的染色工艺中。然而正是这种色泽“美艳”的染料,却被环境科学家证实为“环境内分泌扰乱物质”。环境内分泌扰乱物质最典型的是农药、化肥、多氯联苯、二恶英等。它们大多具有类似生物体内激素性物质,其作用是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使人体出现各种机能障碍,导致癌症或遗传变异。由于偶氮类染料能分解成有致癌性的有毒芳香胺物质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国家环境标志产品《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HJBZ30-2000)严…  相似文献   

12.
环境农药激素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匡少平  张书圣 《环境保护》2002,(7):25-26,41
农药激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严重损害动物和人类的生理、生殖机能,其危害具有持久性。为了控制农药激素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应对已污染的土壤采用生物技术及时修复,同时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生态农业。广泛开发、生产和使用生物农药,减少或完全淘汰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是一项有效防治环境农药激素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三省畜禽养殖类固醇激素排放及其潜在污染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北三省畜禽养殖数量统计数据和养殖结构分析为基础,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省畜禽养殖类固醇激素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初步探讨了畜禽粪便中类固醇激素对当地水体的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由于养殖数量的增加,东北三省畜禽粪便所排放的类固醇激素量均持续增大.在1998~2008年的10 a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类固醇激素排放量分别增长了2 272.7、1 951.1和1 634.8 kg,并且省会城市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增长最为明显.东北三省各城市中畜禽粪便类固醇雌激素排放量最大的是长春,达到874.7 kg;哈尔滨和沈阳的排放量在各自省份中也是最大,分别为652.7 kg和603.1 kg·辽宁省的畜禽类固醇激素排放总量在东北三省为最多,所排放类固醇雌激素的雌二醇等当量浓度EEQs预测值也最高,达到17.1ng·L-1.如果以英国环保署(Environment Agency,United Kingdom)建议的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10 ng·L-1为参考依据,辽宁省在目前的畜禽养殖规模和结构下,所排放的粪便类固醇雌激素极有可能会对地表水体中的水生生物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孕期低剂量镉暴露对胎盘激素合成功能的毒性效应,选择雌三醇和孕酮激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的孕期低剂量镉暴露小鼠模型,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检测镉暴露小鼠的血液和胎盘中的雌三醇和孕酮激素含量及其合成底物浓度,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对胎盘中相关激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孕期低剂量镉暴露可导致小鼠血清和胎盘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为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江苏省将选择苏北地区的淮安市淮阴区、苏中地区的泰州兴化市、苏南地区的南京市溧水县,开展典型区域耕地环境调查。对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气候与气象,水文状况;土壤类型,土壤背景值,土地利用和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农灌用地表水或地下水、农田土壤、大气质量现状;农用化学物质,如农药、化肥、地膜、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抗菌素等的使用情况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6.
杨雷  张晋娜  徐敏  彭涛  史文俊  石义静  应光国 《环境科学》2019,40(11):4879-4888
近年来,类固醇激素在淡水水体中不断被检出,但是其在海水中的污染特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中国南海流沙湾进行样品采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研究了33种类固醇激素的污染特征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均检出7种类固醇激素,含量范围为0. 003(甲羟孕酮,MP)~9. 023(去氢孕酮,DGT) ng·L~(-1)和0. 017(1,4-雄烯二酮,ADD)~9. 281(雄烯二酮,AED) ng·g~(-1).在海水中,类固醇激素浓度高低顺序为合成类高于天然类,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养殖区高于非养殖区.在沉积物中,类固醇激素在时空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海洋环境中类固醇激素的主要来源为水产养殖人为饲料添加和废水排放.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ED处于低风险,其他类固醇激素处于无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洋环境中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分布规律与盐度、水温、颗粒物(SS)和化学需氧量(COD)有关.本研究有助于认识流沙湾地区类固醇激素的污染特征,并为其生态风险评价和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环境激素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激素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的激素,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威胁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文章阐述了环境激素给野生动物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可能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控制方法和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3,(5):61-61
俄罗斯专家最近用杂交法培育出一种蚯蚓“清洁工”。这种蚯蚓能以城市污水中的部分沉淀物为食,并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据介绍,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种红蚯蚓常在污水池和牲畜饲养场的土壤中生活,其主要食物为有机肥和其他有机废物。科研人员用这种蚯蚓与原产于吉尔吉斯斯坦的一种蚯蚓杂交,培育出了生存、繁殖能力更强,食量更大的新品种蚯蚓。该杂交蚯蚓能在缺氧的条件下,进食污水中的致癌盐类、苯酚、有毒碳氢化合物等物质,之后再将“食物”残渣转化成可促进植物生长的腐殖质、激素等无毒物质,并将其排出体外。此外,这种蚯蚓还能净化公…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是河北省迁安市转型攻坚、科学发展、再创辉煌的关键时期,也是打造“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攻坚时期。编制好《迁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对扎实做好“十二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北京、天津、重庆及上海4个直辖市畜禽养殖的统计分析,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估算了各直辖市畜禽养殖业类固醇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年排放量,并初步探讨了各市单位耕地面积的类固醇雌激素承载量及类固醇雌激素对地表水体的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4个直辖中,重庆市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年排放量处于4个直辖市之首,2008年两类激素的排放量分别达到1283.0和136.1 kg.北京和上海市类固醇激素总排放量均较10年前有所减少,尤其是上海市,10年间类固醇激素排放量减少了1/3.相反,天津市和重庆市的畜禽养殖业类固醇激素排放量却在增长.北京市单位耕地面积畜禽粪便类固醇雌激素的承载量最大,且明显增大,2008年达到839.1 mg·hm-2,是1998年的1.5倍.根据英国环保署(Environment Agency,United Kingdom)建议的最低可观测效应浓度10 ng·L-1,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畜禽养殖排泄物有可能对当地地表水系统产生生态危害.在3种类固醇雌激素中,雌酮的排放对耕地承载的贡献最大.因此,各直辖市尤其是北京市和天津市亟需加强规模化养殖业管理,加强畜禽养殖业排污中类固醇激素的去除,保障城市的耕地及地表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