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仪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用AFS-310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选择了最佳的仪器条件,及酸度,硼氢化钾浓度,同时测定砷、汞。结果:本法线性关系砷为0ng/mL-10ng/mL,相关系数0.9994。汞为0ng/mL-1.0ng/mL,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砷为0.003ng/mL。汞为0.002ng/mL。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快速,便于推广,适于土壤中砷和汞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在稀H:sO。介质中,以L-半胱氨酸作预还原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锑。L-半胱氨酸的存在,改善了氢化物发生条件和增敏光谱测定信号,当在低酸度下发生锑的氢化物时,过渡金属离子的干扰显著地得到了抑制,灵敏度提高,方法的检出限为0.13μg/L,回收率为92.5%~106.5%。  相似文献   

3.
在稀H:sO。介质中,以L-半胱氨酸作预还原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锑。L-半胱氨酸的存在,改善了氢化物发生条件和增敏光谱测定信号,当在低酸度下发生锑的氢化物时,过渡金属离子的干扰显著地得到了抑制,灵敏度提高,方法的检出限为0.13μg/L,回收率为92.5%~106.5%。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用SK-2002 AFS analyser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的砷、汞、硒的测定。在5%的酸度条件下加入5%硫脲+5%抗坏血酸,20g/L的硼氢化钾为还原剂,调整仪器的空气和辅气流量及分析条件为文中条件,取水样中分别添加砷,汞,硒,使它们的浓度分别为2μg/L,0.4μg/L,4μg/L,连续测定12次,以砷,汞,硒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1.1%,1.2%。取水样加入As,Hg,Se标准分别为2.0ng,0.6ng,4.0ng,测定的添加标准回收率分别为99.5%,97.5%,95.8%。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干扰少,检出限低等特点,适合于测定地表水和饮用水中砷,汞,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是评价某办公楼室内装修后空气中有害物质污染水平。方法用随机抽取不同类型。布点39个,对空气中甲醛、苯、氨进行监测。结果为该办公楼室内甲醛、苯、氨平均浓度均超过国家(GBFF18883—2002)卫生标准,平均超标分别为1.1倍、1.7倍、0.3倍。苯监测合格率最高,为36%;甲醛最低,为12.8%。不同楼层甲醛、苯、氨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楼层不同类型房间室内甲醛、苯、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是控制室内装修污染要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加强室内通风换气,选择合适的装修季节。  相似文献   

6.
黏土材料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以黏土材料为吸附剂,以F02试剂为还原剂对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试验表明在不改变原水的pH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2.5g/L,还原剂用量为0.5g/L,能使废水达标排放,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建立了清洁地表水中的铅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通过对样品酸度、还原剂浓度和仪器工作条件的探讨,并对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1.0%的硼氢化钾-1.0%铁氰化钾混合溶液为还原剂,1.0%的盐酸为载流液,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0 μg/L,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5 μg/L,精密度为1.52%~2.79%,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2%~107%.此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酸雨污染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青岛市酸雨污染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青岛市酸雨污染相当严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近年来,青岛市降水酸度pH峰值的平均值为3.48,降水酸度pH的平均值为4.47,酸雨的频率大于63%。研究还表明,SO4^2-和NO3^-是降水的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平均值为194μeq/l;而SO4^2-是降水的最主要的污染物,平均浓度为181μeq/l。青岛市酸雨污染属于硫酸型污染。预测表  相似文献   

9.
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苯胺类化合物。其毒性较大,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并有致癌作用。工业废水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3毫克每升。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在《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废水部份)中已有叙述。在实践中,我们对该法的蒸馏方法、还原剂、显色时间以及温度、酸度的影响等,作了一些改进,并  相似文献   

10.
还原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铬渣中含有毒性较强的六价铬化合物,其严重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等还原剂对铬渣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解毒效果。探讨了还原剂的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六价铬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浓度为1mol/L、pH9.5和反应时间为15min时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土壤碱解氮传统检测方法的应用及分析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次试验,总结出检测过程中几个重要实验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改变扩散皿底部的深度,提高样品和还原剂的混匀程度,选择合适的碱性胶液和恒温培养箱的优化条件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铬(Ⅵ)在铁(Ⅲ)-丙酮酸盐体系中的紫外光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初步研究了含有Fe(Ⅲ)及丙酮酸盐的溶液在紫外灯照射下对铬(Ⅵ)的光还原反应.考察了溶液pH值、Fe(Ⅲ)浓度、丙酮酸钠浓度、Cr(Ⅵ)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分析了光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及反应机制.结果表明,铁.丙酮酸盐体系能够光还原Cr(Ⅵ);最佳pH为3.0;Cr(Ⅵ)光还原的初始速率随着加入的铁(Ⅲ)、丙酮酸盐、Cr(Ⅵ)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动力学方程为-dCcr(Ⅵ)/dt=0.023[Cr(Ⅵ)]^0.25[Fe(Ⅲ)^0.96[CH3COCOONa]^0.66;Fe(Ⅲ)-丙酮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的Fe(Ⅱ)是Cr(Ⅵ)的主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用PS-Ⅰ型极谱工作站测定水中总铁含量的新方法。底液最佳条件为0.01moL/L酒石酸钾钠-2%乙二胺。检出限为0.04mg/L的铁。铁在0.04~0.80mg/L的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100.7%,变异系数为2.8%。实验了多种共存离子对铁的催化波的影响,表明方法有较好选择性,适用于各种水样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常用的铬渣处理方法存在铬形态不稳定、残留的酸溶性Cr(Ⅵ)易淋出等问题,该研究以添加还原剂的偏高岭土基矿物聚合物来直接处理铬渣,探索铬渣的一步解毒/固化及无害化利用。实验中将铬渣和偏高岭土混合用于制备矿物聚合物,加入Na_2S、Na_2SO_3、FeSO_4和FeCl_2作还原剂,改变还原剂的添加比例,对比制备的偏高岭土/铬渣基矿物聚合物固化体的浸出性毒性实验中Cr的浓度,选择最佳还原剂种类及比例。并在最佳还原剂的基础上,探索铬渣的最大处理量。  相似文献   

15.
用周期浸泡加速试验方法研究pH为5.6、3.5和1.0时浓度为0.0、0.06、0.1、0.2mol/L大种模拟酸雨对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的影响。观察材料的外观、质量和体积的变化,并根据模拟酸雨侵蚀材料前后的酸度和化学组分的变化,得到酸雨溶解材料的速率和材料中各组分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16.
黄孢原毛平革菌在多种氨氮浓度下木质素降解酶的产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在氨氮浓度0.0308-0.924g/L,下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在空气环境中进行自由悬浮振荡培养,在氨氮浓度0.0308-0.308g/L下可检测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酶活为42.8U/L;在氨氮浓度0.0308g/L和0.154g/L下可检测到漆酶活性,最高酶活为35.0U/L,在氨氮浓度不低于0.154g/L时,葡萄糖消耗速率大致相当,明显高于在氨氮浓度0.0308g/L下的葡萄糖消耗速率;氨氮在葡萄糖耗尽时达到最低值,然后开始增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性峰与葡萄糖和氨氮的最大消耗基本对应。实验结果对木质素降解酶发酵和白腐真菌在环境工程中的直接应用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酸度和Fe2+、Fe3+的浓度作为指标,考查环境温度、细菌、水封、疏干、初始酸度等因素对酸性矿井水生成的影响,并探讨了它们在预防酸性矿井水的生成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HNO3-H2SO4-HCIO4混合酸进行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体中As。本法克服了以HNO3-HCIO4混合酸放置过夜、消解不完全和消解慢等弊端,同时研究了消解方法、酸度、还原剂浓度以及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的影响。通过对标准样品消解测定,测定结果满意,相对标准偏差为2.3%,完全满足生物体中As的分析要求,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陆磊 《环境导报》1995,(6):20-20
锅炉烟尘排放浓度受许多因素影响,按现行标准测试均不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提供合理的环境管理依据,应对之加以探讨,选择合适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PM_(2.5)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10 余年来在中国的城市地区和清洁地区进行了PM2-5 的采集和分析,其中包括PM2-5 的质量浓度、离子和元素成分、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以及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PM2-5 的污染较重,不论是质量浓度,还是各种主要成分浓度,在TSP 和PM10 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而PM2-5 的酸度也远远高于TSP 和PM10 ,特别是近年来PM2-5 污染还有相对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