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微波高温热解污水污泥各态产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iC及污泥本身的热解固体残留物分别添加到污泥中,实现污泥在微波场中的快速升温及高温热解,并对其液、气、固3态产物的特性及再利用价值加以分析.实验表明: 添加SiC及固体残留物的污泥微波高温热解液态产物的热值可以达到37 MJ/kg以上,多环芳烃(PAHs)含量低于5.37%; 气态产物中H2和CO的体积分数在54%以上,热值达到9 420 kJ/m3; 添加热解固体残留物的污泥微波热解固态产物的比表面积达到305 m2/g.污泥微波热解产物的特性为其用作燃料和吸附剂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
火灾荷载作为判断建筑室内火灾危险程度的依据之一,是火灾模拟中设计火灾的重要内容.鉴于宾馆类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为了获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火灾荷载数据,采用直接称重和间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145家中档宾馆进行了火灾荷载调查,得到了关于房间尺寸、通风开口、可燃物类型及分布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宾馆客房总火灾荷载密度均值为516.3 MJ/m2,标准偏差为92 MJ/m2,整体服从正态分布.火灾荷载密度与宾馆装修水平呈正比,与房间地板面积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将微波辐射应用于城市污水厂活性污泥脱水前的预处理,研究了微波辐射150 s内污泥浊度、沉降性和脱水性的变化,考察了自然沉降后上清液浊度、污泥沉降比(SV30)、离心后含水率和胞外聚合物(EPS)浓度的变化,并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随辐射时间的增长,上清液浊度升高,而SV30和含水率均先减小后增大。在EPS质量浓度约120 mg/g的条件下,微波辐射处理前后的污泥含水率由84.32%降到了约76%。  相似文献   

4.
以海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支持下,根据流域的土壤类型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了海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土壤1 m厚度以内土体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在1.62~49.49 kg/m2,其中低于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的土壤有11种,所占面积比例为55%.海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上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并且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海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约2 481.94 Tg,其中褐土有机碳储量最大,约为流域总量的1/3;潮土是分布最广的土类,也是流域最重要的农业耕作土类,蕴含着688.98Tg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及草地,所占面积比例约94%,各自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农业土壤潮土的大面积分布、成熟林和高覆盖度草地所占面积比例低是造成流域土壤有机碳储量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呼吸性煤尘与尘肺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6个煤矿3082名煤尘接尘工人,其中包括51名尘肺患者接尘资料,首先通过比例换算法,按总煤尘EIC/TWA为1.5、总煤尘TWA/呼吸性煤尘TWA为3.82,将总煤尘EIC转换为呼吸性煤尘TWA;再用寿命表法分析累计接尘量与尘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得到回归方程logit=5.714lgd-18.902(r=0.939),采用区间估计法,得接尘30年尘肺累计发病率为1%时,呼吸性煤尘TWA为6.52mg/m3,对估算结果取1.2的安全系数,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为5mg/m3。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边界层模式(CBLM)和随机游动扩散模式连接,组成城市地区应急污染物扩散模式,利用该模式模拟瞬时源(35 t氯气)泄漏后污染物在城市地区的扩散特征.通过平地、3种理想城市建筑和实际南京城市建筑条件下风场和污染物扩散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了建筑高度和密度对城市风场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此外,结合美国环保署的毒物浓度伤害准则AEGLs,评估了城市地区氯气泄漏后危险区域的变化特征等.结果表明,污染物质量浓度在地面随时间逐渐减小,质量浓度最大值在泄漏后10~60 min从约139 mg/m3降低到1 mg/m3,外围最小值也从约10 mg/m3降低到0.1 mg/m3.且质量浓度中心随气流向下游移动,在一定时刻内,水平分布尺度逐渐增大.由于建筑拖曳力影响,模拟区域风速变慢,污染物在模拟区域停留时间延长,质量浓度中心值衰减减缓,扩散面积衰减减缓;且建筑高度越高,建筑密度越大,以上特征越明显.污染物在实际扩散中,扩散特征随着建筑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所设置的气象条件及事故发生条件下,事故发生30 min后可解除重伤区警报,事故发生1 h后可解除危险区警报.  相似文献   

7.
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水体悬浮物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因子的变动规律,有效调控水体环境质量,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rnei)为试验对象,研究了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过程中水体溶解氧(DO)、悬浮物(SS)、pH值和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设计了3种不同循环处理量组,即20m3/h组(P1组)、40m3/h组(P2组)和60m3/h组(P3组)。结果表明:不同循环处理量组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均能有效提高水体中DO质量浓度,相对空白对照组,P1、P2、P3对DO质量浓度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8%、15%、18%;各循环处理量组水体pH值均稳定在7.84~7.96;P1、P2对SS处理效果不明显,P3对SS的相对降低率达到34%;P1组Chl-a质量浓度变化不明显,P2、P3组Chl-a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3%和28%。综合比较分析: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能明显提高水体DO质量浓度,维持水体pH值稳定平衡,降低水体SS和Chl-a质量浓度;60m3/h循环处理量组对水质调控效果最好,40 m3/h组次之,20 m3/h组较差。  相似文献   

8.
火灾荷载对于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其确定需要大量复杂繁琐的工作,国内少有人去做。本文介绍了火灾荷载的分类和确定方法,对云南省高校73个学生宿舍的火灾荷载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计算。调查结果显示,云南省高校学生宿舍火灾荷载密度为380-720MJ/m2,均值为481MJ/m2,均方差为118.7MJ/m2。学生宿舍的火灾载荷密度的分布在不同年级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年级越高,火灾载荷密度越大;与中部发达省份同功能建筑火灾荷载相比,西部地区高校宿舍火灾荷载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对贵州省69座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显示,贵州省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有效性不高,84%的污水处理厂属非DEA有效,非DEA有效的污水处理厂均存在产出不足或投入冗余,其中输出指标的产出不足量分别为1 735.565万m3、7 702.694 t、1 051.673 t、17.164 t和10 380.1 t,输入指标的投入冗余量分别为137 396.69元/m3、32.663hm2和27.467元/m3,多数污水处理厂可优化提升的空间很大,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0.
混凝沉淀-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促进剂M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沉淀-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对橡胶促进剂M的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当原水COD约为5 g/L时, COD去除率可达96%以上,并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工段PAM的投加量为1%,混凝时间为0.5 h;微电解工段铁炭质量比m(Fe):m(C)=30:1,pH值2-3,微电解时间3 h;催化氧化工段H2O2(30%)投加量为2%,反应时间为2 h.废水中绝大多数的苯胺、促进剂M等有机污染物和毒性较高的还原性硫化物均实现了高效去除,废水中TOC(总有机碳)、COD浓度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