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及生态效应”已被批准立项,并将于1992—1995年内付诸实施。本项目研究内容涉及典型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及降解的化学过程;在多介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模型;生态毒理学效应;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和预测;以及生态调控对策等五个课题。它是一项涉及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和环境预防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项目。此项目科学意义重大,不仅是因为它与我国国民经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因为它的研究将促进我国有关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它将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生态效应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积累方法学经验,从而为我国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环境化学》编辑委员会于1992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环境化学》编辑部工作总结,议定了《环境化学》编委会的改选方案,同时,出席了“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最后,会议选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环境化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龙珠 《环境化学》2003,22(5):418-419
1995年经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组讨论 ,确定了我国环境化学学科近十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是 :瞄准世界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 ,协同其他学科 ,为预防与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发挥指导作用 ;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发展方向 ,进一步完善环境化学的学科体系 ,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做出贡献 .围绕该战略目标 ,通过全国本领域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 ,十年来环境化学得到迅速发展 ,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趋于成熟 .1 环境化学学科研究体系  目前 ,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农学、土壤学以及化学工程与生物工…  相似文献   

4.
旅游与环境是1993年要在欧共体内生效的《共同体协助旅游业行动计划》的主题之一。欧共体最近征求旨在开发可持续旅游模式的项目的资助申请。它也鼓励欧洲旅游业多样化和政府、环境组织与旅游业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环境化学》2005,24(4):418-418
《环境化学》(双月刊)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国内核心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环境化学》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惟一科技期刊.《环境化学》主要刊登我国环境化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技术成果以及国外环境化学研究趋势.范围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生态、工程等各个层面,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与健康、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和绿色化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制、上海科文光盘公司出版的《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光盘(CCBD-CD)已制作完成,1993年起可向海内外发行。该库收录了1983—1992年中国科技人员在化学、化工、医药、生物化学、农业化学、石油、冶金、环境化学、轻工、材料科学、地球化学、海洋化学等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工作报告、综述、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郑明辉 《环境化学》2022,41(1):前插1-前插2
《环境化学》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唯一的专业学术期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环境化学》迎来创刊四十周年.在过去40年发展的历程中,《环境化学》见证了我国环境化学学科从艰难起步到日益成熟的跨越式发展之路.2021年底,《环境化学》编委会完成换届和新老交替,第九届编委会新设...  相似文献   

8.
环境化学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静宜  陈定茂 《环境化学》1996,15(6):481-4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对环境化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促进了环境化学的发展.由于人类对环境化学品的利用和控制以及对环境的合理管理等需要,从追溯、监测、分析、鉴定化学沾污物/污染物来源,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变化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健康影响中的化学问题、污染化学防治和控制的方法等,环境化学家利用化学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手段,研究和改造复杂的人类环境  相似文献   

9.
前言     
正2017年10月19—22日,美丽的杭州迎来了"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6000多名海内外环境化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精英汇聚杭州,交流环境化学研究的最新体会,探讨环境化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为环境化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为环境化学研究的创新再一次提供了新的可能.此次会议主题是"环境化学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宗旨是"创新、参与、合作、前瞻",目的是促进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推动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合作,加快环境化学的科学建设与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环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82年创刊,迄今为止,《环境化学》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惟一科技期刊.《环境化学》主要刊登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及电子废弃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阔的海岸带的经济发展始于20世纪。大规模开发则始于1970年代末。环境保护需要和资源利用需要(这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必需的)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影响环境和长期发展潜力的问题包括水污染、淤积和海水侵入。 已经开展了几个旨在促进海岸带开发、管理和保护的研究项目。1980年至1986年,对中国大陆沿海滩涂和整个海岸带进行了一项综合考察。1988年开始的一个全国性海岛调查将于1993年完成。最近已制订了沿海开发计划,设立了行政管理机构,包括一个自然保护区系统,也制订了一些关于沿海地区和海域的规定和立法。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补蚌地区望天树林近20 a来物种多样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8年和2006年西双版纳补蚌地区望天树林样方资料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望天树林群落近20a来在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年的样方中,望天树仍然具有最大的优势度,该群落仍然是以望天树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在群落自身演替以及外界环境干扰的影响下,幼树、灌木和藤本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而草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减少.分析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变化发现,尽管2006年样方在植物种类和数量上都要高于1988年样方,但辛普森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未增加,很可能是样方中形成了林窗的结果.另外,乔木层中物种优势度变化非常明显,少数优势种衰退了,少数变得更优势.1988年的两个样方中分别有50%和40%的物种被后来的物种所取代,物种替换现象特别显著,外界环境的干扰可能是导致物种成分替换的主要原因.图2表1参23  相似文献   

13.
1993~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丘陵区稻田N2O排放的特点结果表明稻田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分落干期间,淹水状态下几乎没有N2O排放。由于早稻稻草还田,晚稻稻田N2O排放量即使在水分落干期间也不高。稻田N2O排放员随地形降低而逐渐增加,1993~1994年两年中被底、坡腰和坡顶稻田水稻生长期平均N2O-N排放通量分别为10.90、5.60和2.11μg/(m2·h)。  相似文献   

14.
《环境化学》2008,27(1):F0003-F0003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82年,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涉及废水处理液膜分离、多功能水处理药剂、废水生物反应器与工程技术、废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地下水污染评价、清洁生产与环境评价等领域.迄今培养博士研究生45人,硕士研究生280余人.20多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主持承担了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部委科技攻关项目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社会服务与技术开发项目24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厅、局级奖10项,有2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800多篇.  相似文献   

15.
郝彦菊  唐丹玲 《生态环境》2010,19(8):1794-1800
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建成运行。文章研究大亚湾长时期的生态和环境变化,分析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上升的相关性。研究显示,网采浮游植物种类数目在1994年后减少了16种;1994—2004年间,网采浮游植物细胞相对密度以2.13×107m^-3·a^-1的速率下降,而在1985—2004年间核电站建站的下降速率为2.85×106m^-3·a^-1;与1982年和1994年相比,1998年的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中细胞个体相对较大的种的比重下降,细胞个体相对较小的种的比重上升;从1985年到2003年,叶绿素a(Chl-a)质量浓度的上升速率为0.069mg·m^-3·a^-1,而1994年到2003年的上升速率加快,为0.076mg·m^3·a^-1。与此同时,大亚湾的水温在1994年后明显上升,海水盐度、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和营养盐在1994年后变化幅度也增大。研究结果揭示,核电站热排放导致的水温上升是影响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1月5—8日,广州)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环境化学学科不仅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加大,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化学污染物的检测、环境行为、演变趋势、生态效应、毒理与健康风险和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经济永续  相似文献   

17.
<正>《环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82年创刊,迄今为止,《环境化学》是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惟一科技期刊.《环境化学》主要刊登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固体废物处置及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污染物的生物效应等方面新近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跟踪最新学术进展,涉及行业有:科研、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全国环境化学导向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会和《环境化学》编辑委员会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南京大学召开。 我国环境化学在基础理论研究的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仍要重视环境化学在污染控制、环境管理、学科发展等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全球性的大气污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委员会和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环境化学污染物和健康”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7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医科大学举行。大会由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蔡宏道、徐厚思,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静宜主持。会上进行交流的学术论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反映了国内环境医学、环境化学与生物学效应、健康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水平。它们也表明了环境医学和环境化学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进展,这些论文突出地体现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20.
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1988年和2001年2个时相的Landsat-TM/ETM影像为信息源,选取斑块数量、斑块平均面积、边界密度、斑块密度、形态指数和斑块分维数等6个代表性格局指数,对辽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1年,水田、内陆水体和养殖用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苇田、光滩、河口潮间带水域和碱蓬面积呈减少趋势。受人类的区域综合开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区斑块数量和边界密度分别增加了32.76%和21.4%,而斑块平均面积减小了30.2%,平均斑块密度由17.43个/km2增加至24.21个/km2,斑块形态指数由84.03增至103.20,斑块分维数由1.057增至1.0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