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洗毛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处理洗毛废水。混凝沉淀-气浮在进水COD14500mg/L,处理水量2000m^3/d,COD去除率90%;HRT 32h生化处理时,出水COD为187mg/l,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洗毛行业)。  相似文献   

2.
造纸中段废水与生活污水合并深度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酸化+CAST+混凝+复合滤池与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复合滤池2种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合并处理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是切实可行的,二级出水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深度处理出水可达中水水质要求.其中以水解酸化+CAST+混凝+复合滤池组合工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湖南某造纸厂采用二相厌氧 混凝法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取得了显著效果 ,CODCr排放总量削减率达 80 % ,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调试。  相似文献   

4.
湖南某造纸厂采用二相厌氧-混凝法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取得了显著效果,CODcr排放总量削减率达80%,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设计及调试。  相似文献   

5.
制浆造纸中段水处理工艺优选属于多方案、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问题,本研究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优选理论中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制浆造纸中段水处理工艺优选的欧氏贴近度模糊物元分析法(FMEA),并通过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技术性能、经济费用和管理效果3个方面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和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BR法技术性能和经济费用最优,氧化沟法管理效果和综合评价最优,为不同条件下优选制浆造纸中段水处理工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预氧化 混凝沉淀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以氯化铁、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 ,氢氧化钙为助凝剂的混凝沉淀法和KMnO4预氧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预氧化 混凝沉淀法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效果 ,其CODCr的去除率达 93.4 2 % ,比混凝沉淀法提高了 2 6 .8%。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酸析-压滤-沉淀-AB法”工艺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的改造工程,认为采用酸析-压滤-混凝沉淀或微电解-混凝初沉作预处理,能保证AB法生物处理高浓度硝基苯类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8.
混凝-Fenton试剂氧化工艺处理机械厂洗涤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厂机械洗涤废水,采用混凝-Fenton试剂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聚铝(w(PAC)=5%)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PAC最佳投加量为1.5 mL/L(废水),絮凝后的COD去除率为29.6%;芬顿试剂最佳操作条件为:n(H2O2)∶n(Fe2+)=5∶1,m(H2O2)∶m(COD)=2.5∶1,废水pH=5,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经氧化后,COD的去除率为78.5%;经过混凝沉淀-芬顿氧化处理,COD的总去除率为84.9%,去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处理印染废水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 ,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CODCr去除率达 95 % ,色度去除率达 90 % ,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 ,脱色效果好 ,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废水的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化学沉淀-混凝气浮-活性炭吸附的物化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工程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总磷浓度高达100mg/L左右的工业含磷废水治理后出水中总磷≤0.014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该技术对总磷的去除率能稳定知99.9%左右的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活性污泥法对食品加工、造纸、含金属、含酚、煤炭加工业、垃圾渗滤、化工、农药等废水的处理能力,应用范围及其在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2.
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段废水是制浆造纸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及回用提出一套可行适用的工艺方案;对主要工艺环节参数、设备备有说明,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段废水是制浆造纸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对草制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及回用提出一套可行适用的工艺方案;对主要工艺环节参数、设备备有说明,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脱木素工艺为中小制浆企业的黑液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系统中酸化纤维污泥减小碱木素胶粒间的斥力 ,吸附废水中已析出的木质素和细小纤维 ;酸破坏了系统中胶体的水化膜 ,增大了胶体的粒径 ;混凝剂中和胶体表面电荷 ,增加颗粒间的接触机会 ,同时发挥了絮凝沉降的作用。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 ,减少了酸及混凝剂的用量 ,木素沉降速度快。当试验废水pH =5、绝干纤维污泥与进水CODCr质量之比为 1.1、硫酸铝投加量为 160mg/L时 ,CODCr去除率高于 63 %。  相似文献   

15.
The overall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evaluate five different technologies used for infectious medical waste treatment and select the optimum one by means of multicriteria analysis. Steam disinfection was selected as the optimum treatment technology, among others using incineration, microwave disinfection, chemical disinfection with sodium hypochlorite, and reverse polymerization with microwaves. The evaluation was based on four groups of criteria, specifically, environmental, economic, technical, and social criteria,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election among four commercial systems using steam disinfection was not possible, because it required additional site-specific criteria, e.g., loading capacity and requirements of local regulations.

Implications: The paper can help health care facilities to select the system for infectious waste treatment that best fits their needs. It was concluded that steam disinfection was the optimum technology, usi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 technical, and social criteria.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为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提供一个优化决策方法。在对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4项预选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首先从处理效果、技术性能以及经济性能三方面对各处理技术进行初级量化评估,再根据其评估数据对各项技术进行二级评估,最后结合淀中村自身特点筛选出较好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最适合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方案。纯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人工湿地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半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厌氧滤池+土壤渗滤和人工湿地+氧化塘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和土壤渗滤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采用絮凝、吸附氧化、纳滤以及吸附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工艺过程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工业废水的效果和费用。结果表明,废水经过絮凝-纳滤-吸附氧化处理工艺,使废水的COD降低到1 000 mg/L以下,氨氮含量低于25 mg/L,CN-含量降低至5 mg/L以下,满足丙烯腈工业废水处理出水指标要求,且操作费用适中,为实现丙烯腈生产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臭氧-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印染制革园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浙江省某印染制革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开展了处理规模36~120 t/d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中试研究,对臭氧预处理进行优化,考察了臭氧预处理优化后与不同填料BAF组合对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当臭氧预处理条件为投加量25 mg/L,三点投加且投加比为6:3:1,臭氧接触时间为42 min时,处理效果较好且最经济;在此臭氧预处理条件下,臭氧-活性炭BAF的出水COD能稳定在50 mg/L,色度稳定在5度,满足《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要求;臭氧-混合填料BAF的出水COD和色度也能基本达到一级B排放要求;而臭氧-陶粒BAF出水COD和色度都未能达到一级B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9.
MSBR法就其运行功能和效果而言,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由于运行过程变量多,它属于复杂的动态系统。目前采用的PID控制模式无法找到精确的模型来描述,故将模糊控制用于MSBR工艺系统控制中,对于处理效果有关的变量进行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处理效果的测试进行研究,并将该模糊控制算法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及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MSBR法就其运行功能和效果而言,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由于运行过程变量多,它属于复杂的动态系统.目前采用的PID控制模式无法找到精确的模型来描述,故将模糊控制用于MSBR工艺系统控制中,对于处理效果有关的变量进行模糊控制,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处理效果的测试进行研究,并将该模糊控制算法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及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