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者平时在商店里买好散装食品,营业员都会给你包上一个塑料袋,然而你绝对想不到的是,这种小东西极有可能潜伏着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那么,这些食用薄膜塑料袋究竟是用什么原料做的呢?有关专家介绍说,目前常用的原料一般分为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三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影响相对较大的是聚氯乙烯。现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生产保鲜膜或食品包装袋,已经不再使用聚氯乙烯树脂作原料,尤其禁止使用苯结构类增塑剂来加工聚氯乙烯食品包装袋。为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国早就制定出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3种食用薄膜塑料袋的国家卫…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大气微粒(直径〈2.5μm)时空累积的成分特点、浓度特点,以及时空累积的光学效应进行了实地观测研究,研究表明:二次粒子和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在非采暖期均占PM2.5的30%左右,大气微粒的化学组成在市区的空间分布上是比较均匀一致;采暖期城区大气微粒浓度是近郊的1.5倍,呈现明显的局地性污染,城市能见度下降是北京大气微粒时空累积的主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环保局有关专家提醒广大市民 ,千万别忽视塑料袋有毒这一事实 ,随手抄起塑料袋就用来装食品 ,这是健康的大敌。据介绍 ,现在人们使用的塑料袋有三种 :一种是既不能沾皮肤 ,又不能放食物的 ,只能用来装建筑材料 ;一种是可用来装服装 ;还有一种是可勉强用来盛放食品的。这三种塑料袋大部分都含“毒素”,如聚氯乙烯塑料就是有毒的品种 ,其原材料是无毒性的 ,但在制作塑料的过程中加入了有毒的增塑剂。另外 ,有些塑料制品中加入了稳定剂 ,而这些添加的稳定剂主要是硬脂酸铅 ,也有毒性。这种铅盐极易析出 ,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造成积蓄性铅…  相似文献   

4.
李剑 《沿海环境》2002,(9):20-20
一段时间以来,有超市尝试用纸袋代替塑料袋,以此提醒广大市民减少、放弃使用对环境有损害的塑料袋。其实,远离塑料袋的呼声早就有了。环保主义者多年来不停地呼吁并且把这种倡议化作自己的行动。人们也知道塑料袋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但是由于塑料袋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要舍弃它实在难上加难。我们的生活好像已经离不开塑料袋了。用塑料袋装垃圾,下雨天用塑料袋套伞,买东西不忘向营业员要个塑料袋……虽然觉得既浪费又不环保,但生活中找不出一样东西可以用来代替塑料袋,总不可能用纸袋套伞吧。对于到超市去的人来…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的Ferruggi化学品公司声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真正的生物分解塑料。上个月该公司在推出75万只用这种塑料制作的“米老鼠”手表时,公布了这项发明。这种塑料已经申请专利,并打算明年投入生产。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阿米卡尔·科林纳说,该公司的塑料不同于目前用来制造用后随手丢弃的物品,如购物包装袋那样的生物分解塑料。那种塑料袋是由“缝隙”中含有淀粉的聚乙烯网膜制成的。土壤中的微生物只能分解淀粉,而不能分解聚乙烯,因此塑料袋只能部分分解。他们的新型塑料也含有淀粉即玉米淀  相似文献   

6.
爱尔兰塑料袋税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爱尔兰塑料袋税的成功经验,并将之与中国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爱尔兰塑料袋税具有强制性,以最大支付意愿为定价依据,对塑料袋减量有切实作用,其税收收入进入环境基金,获得公众广泛支持.中国应借鉴爱尔兰的经验,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塑料袋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7.
顾海伟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541-543
1 前言 ISO14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提出的适用于规范组织的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我国正在加强推行、实施。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是公司下属的骨干生产企业之一,厂区面积65hm~2,建设总投资额约20亿元,主要以生产高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聚丙烯树脂(PP)和聚乙烯薄膜、聚丙烯纤维等4大类流程性材料的产品。该厂为全国最大的聚烯烃树脂和薄膜生产厂之一,也是首批国家一级企业、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并荣获上海市工业系统标兵企  相似文献   

8.
小小塑料袋似乎不起眼,但由于使用数量巨大,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程度却是十分惊人,全国仅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这一时的方便却带来长久的危害。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污染外,它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对此,有专家表示,我国实施塑料袋收费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有望减少2/3,一次性塑料袋的回收率也将大幅上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塑料微粒在淡水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制品因其广泛的使用,其废弃物及残余物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水环境中。塑料微粒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近年来,塑料微粒的污染备受关注。该文主要介绍塑料微粒在淡水中存在的现状及危害,叙述了塑料微粒携带水中的微量污染物质的特征,分析了塑料微粒对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微生物在水中的迁移影响,总结了塑料微粒在饮用水中去除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塑料微粒在淡水中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有效地防范塑料微粒在水环境中的危害及减少对人体的影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救护关发式岩体的各期次花岗岩和暗色微粒包体中的整石标型特征及其与花岗岩成因的关系。钻石林型特征能反映花岗岩的形成条件(成分、温度、深度等)及成矿性,有时还能间接反映其成因。各期次花岗岩及其暗色微粒包体是由壳幔混合成因的同一钙碱性系列岩浆形成的,从早到晚.其形成温度逐渐降低,深度逐渐变戏,成分逐渐由中性向酸性演化。  相似文献   

11.
塑料购物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文章以上海某超市为对象,采用现场观察实验方法记录了5 086份超市顾客塑料袋使用行为的样本,初步揭示了超市塑料袋使用情况和塑料袋使用的顾客行为特征,尝试为超市塑料袋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基础性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超市中主要有3种塑料袋使用方式,依次为购买塑料袋、自带购物袋、使用免费手撕袋,其比例为15%、29%、9%,说明目前塑料袋使用行为具有一定的多样性;(2)影响顾客购买塑料袋的因素为是否有会员卡、是否徒手购物、购物金额,其偏相关系数依次为0.114、0.085、0.042。占总样本63.4%的单人购物情境中,购买塑料袋的影响因素为是否徒手购物、是否有会员卡、年龄、购物金额、性别,偏相关系数依次为0.849、0.486、0.329、0.291、0.180;说明影响塑料袋使用的因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3)顾客购物金额、购物件数、结账时间与塑料袋购买比例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4)按照购买塑料袋的倾向程度,可将顾客分为高、中、低3类特征群体。其中,购买倾向最高的顾客特征为无会员卡的男性中青年、非徒手购物,购物金额较高。文章研究为解决环境管理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现场观察实验方法的案例参考,建议将定量、可重复、可检验、以现场观察记录主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各类环境问题研究和解决方案中,为环境管理提供更扎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能见度除了受气象因子如风速、风向、降水、相对湿度、风沙、雾、逆温等等的影响外,还受非气象因子的影响,如大气污染可以使能见度变坏。这是因为微粒物质对光有吸收和散射作用,致使能见度降低。当然它对能见度影响的大小与微粒的大小、浓度和性质有关,当微粒的浓度很低时,它对能见度几乎没有影响;当微粒浓度足够高时,一些气体可使空气变色,如高浓度的二氧化氮导致天空变成褐色。然而一般在污染的大气里能见度主要由其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今年1~6月赴意培训学习 ,对意大利的自然环境印象极佳。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们强烈的环保意识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对环境的珍爱 ,这种事例几乎可信手拈来 :防止白色污染———塑料袋要花钱买众所周知 ,塑料制品由于难分解 ,对环境构成潜在的极大危害。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人们平时购物 ,都自觉地随身携带一个购物袋 ,商店一般也用纸袋免费作包装袋。若在超市大量购物 ,所需塑料袋必须付费。如此“吝啬”的行为使得环境中绝无“白色污染”的烦恼。防止水土流失———石块路与鹅卵石小径意大利很多城市的街道都是…  相似文献   

14.
含放射性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开采作业场岩体放射性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和空气中微粒粉尘经人呼吸进入人身产生内照射,以及燃煤灰尘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某煤矿煤炭中的含铀情况,分析其放射性危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何健 《沿海环境》2002,(4):20-21
塑料食品袋谁能离得开?您知道塑料袋对环境不好吗?知道。您在生活中拒绝使用塑料袋吗?不。北京街头十位行人这样回答有关部门的咨询,大家关于塑料袋的态度惊人的一致:虽然人们也知道塑料袋不好,但是塑料袋因为使用方便,还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危害环境,大多数人不知道塑料袋在提供方便的同时,正在危害我们的健康。用塑料袋装食品,可能使身体摄入毒素早点、饮料、买菜、买水果、买小吃……平平常常的一天,一个人一天可能要用十只塑料食品袋。一位关注环保的王先生说,他家两个月内从农贸市场买菜使用塑料袋216个,商场购…  相似文献   

16.
PM10标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6月,美国环保署采用了新的环境大气质量标准。新的标准规定只测量悬浮物中,空气动力直径小于、等于10μm 的微粒。这种微粒是肉眼看不见,易于进入人体的。而且,其吸附有毒污染物的能力大于大颗粒物。由于这项新标准的公布,美国各州的环境质量部门就必须重新修订各州的大气质量标准,制订新的规划,以控制大气使其符合标准。显而易见,其工作量是极其繁重的,耗资也是巨大的。美国之所以采用新的大气标准,是因为大于10μm 的颗粒沉积在人体的上呼吸道之后,可在一天之内被排出体外。而小于10μm 的微  相似文献   

17.
一、回收现状 塑料绝大部分是热塑性树脂,约占85.7%;其余是热固性树脂,约为14.3%。聚乙烯(PE)最多,占塑料总量的22.5%,聚丙烯(PP)占17.1%,聚氯乙烯树脂(PVC)为16.2%,再次为聚苯乙烯(PS),ABS树脂(烷基苯磺酸盐树脂),PET(聚苯二甲酸乙二脂)。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树脂在处理彩色电影洗印显影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功能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与周围的外来离子相互交换。这种球状的颗粒,就是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在电影环保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废旧药液的再生回收利用。因为利用其它方法造成二次污染的机会比离子交换树脂要大...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微粒材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环境材料、智能材料和微粒材料等几个材料科学的新概念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介绍几种从不同角度考虑环境的微粒材料.认为采用智能材料如智能微粒材料构思来发展环境材料是可行的。呼吁科技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考虑环境及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塑料袋:存在是一种“痛” 超市提供的塑料袋的优点在于使人们购物时不需要携带任何购物袋,这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随后悄然而至的却是一场环保灾难,普及没多久的塑料袋无论是城市街道与公园,还是乡村河边与地头,到处充斥着这种白色垃圾。由于其生产材料的不可降解性,填埋后200年时间不降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使土地得不到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