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非程序升温单桩色谱仪上,采用双柱温法对CO/CO2加氢反应混合物进行在线分析,设置条件为3m长的色谱柱GDX-403,柱前压和检测温度固定不变,氢气为载气,TCD为检测器,结果表明:在柱温313K,可以分析CO、CH4、CO2。在柱温368K,可以分析H2O和甲醇。通过计算反应前后2组物质浓度的变化,可以快速、准确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Amine-basedcarbon-capture technologi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nergetically expensive and to caus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and epidemiological impacts due to their volatility.Bicarbonate formation from carbon dioxide's reaction with water 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effective alternative for capturing CO_2;however,the thermodynamics of this reactio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This study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sodium bicarbonate(Na HCO_3)decomposition to sodium,water,and carbon dioxide;the study also compared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to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Using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tion and thermodynamic relationships,the unitless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the forward and reverse reactions were calculated accurately(error±9%and±4%,respectively).Equilibrium data were calculated using enthalpy and entropy values of each component of Na HCO_3decomposition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25 to 155°C 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offer more data essential to optimizing Na HCO_3use i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nextgeneration CO_2-capture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氨法脱碳过程中吸收剂中CO2负载量对CO2脱除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CO2脱除率随着负载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小,高负载量(≥0.4)时,增加吸收液中总氨质量分数(吸收液中所有包含氨分子和铵离子的物质,并统一换算成NH3的质量分数)并不能有效地提高CO2的脱除率.同时,分别对有机和无机添加剂进行筛选,选取哌嗪(PZ)和十二水磷酸钠(Na3PO4·12H2O)对吸收剂中高CO2负载鼍条件下的氨水溶液进行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哌嗪(PZ)浓度与总氨浓度之比为0.08,在吸收荆中CO2负载量为0.4、0.5和0.6的条件下,CO2脱除率可分别提高29.4%、31.0%和21.7%;当Na3PO4·12H2O浓度与总氨浓度之比为0.10,在吸收剂中CO2负载量为0.4、0.5和0.6的条件下,CO2脱除率可分别提高11.0%、11.7%和17.1%.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陆CO人为源排放清单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31  
在经济部门、燃料类型、燃烧方式/工艺技术3个层次对排放源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各类源的能源消耗/产品产量及相应的排放因子,建立了中国大陆2001年分省区CO人为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中国大陆2001年CO人为源排放量为1·5×108t.生物质、煤炭和汽油是CO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总排放的35·24%、31·67%和20·31%;CO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32·15%)、工业燃烧(23·77%)和机动车排放(21·75%).CO排放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山东、河北、山西、辽宁等12个省区的年排放量在5·0×106t以上,集中了全国总排放的2/3;上海、北京和天津3市的年均排放强度最高(大于100t·km-2·a-1);而西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4个省区的CO排放强度均不足5t·km-2·a-1·  相似文献   

5.
在变频器的基础上,增加了负载跟踪功能,实现了变频调速和实时跟踪负载双重节电。  相似文献   

6.
水中CO2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制一种测试管,能简便、快速的测定水中的CO2。该测试管尤其适宜于现场即时监测。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装修结束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以及COD与CO、CO2浓度之间的关系.选择装修十年以上(对照组)、装修一年左右、装修三个月左右、正在装修的住宅,分别测定通风前后居室空气中的COD、CO、CO2的浓度.结果表明:装修结束后的时间不同,室内空气COD浓度明显不同(P<0.05);本研究中新装修的住宅内空气耗氧量与CO、CO2浓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COD可作为评价室内空气污染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结合地质调查项目——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项目的研究,详细阐述了本项目中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对大气环境、土壤表层环境、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考察Cu2O、CuO、Cr2O3、Fe2O3、MnO2、Ni2O3、V2O5等金属氧化物对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的催化作用,同时,分析了NOCOCO2N2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Fe2O3、Ni2O3、CuO等对NO的去除显示出较强的催化作用。金属氧化物存在条件下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较为复杂,NO/CO气相直接反应、低价氧化物对NO的还原作用、金属氧化物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及金属氧化物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等都可能存在。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以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为主,而Ni2O3的预还原试样对NO的直接分解反应表现了极强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overall CO2 balances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plants with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in Kraft pulp and paper mills. The CHP plants use biomass-based fuels and feature advanced gasification and combined cycle technology. Results from simple process simulations of the considered CHP plant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ose result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jor direct and indirect changes in CO2 emissions, the study shows that implementing CCS leads to steep emission reductions. Furthermore, a preliminary cost assessment is carried out to analyse the CO2 mitigation cost and its dependence on the distance that the CO2 must be transported to injection sites.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用真空浸渍法、沉积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负载Cu,制备Cu/海泡石催化剂,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该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对比评价催化剂活性的同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载体的改性以及铁组分的掺杂对催化氧化CO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真空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的样品中,负载量为5%(质量)的Cu/海泡石催化剂对CO氧化有较高的活性。载体的改性亦对Cu/海泡石催化剂产生较大影响;Fe的加入并没有明显改善Cu/海泡石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鸿峰麟商贸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应用,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本公司推广的GOLDSAVER系列节电产品一经投放市场,就以节能效果显而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的大力推介并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GOLDSAVER节电产品将成为高科技节能产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应用车载式尾气排放测试设备对北京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公交车和国Ⅲ排放标准压缩天然气公交车在实际道路上的尾气CO2排放特征进行了实测研究,测试时间为30 787 s,行驶里程达到168.58 km,共获得30 787组有效数据,测试数据能够反映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排放特征。3种类型车辆测试期间在实际道路上的CO2排放因子分别为(1.10±0.24)g/m、(0.99±0.23)g/m和(1.02±0.21)g/m。车辆的排放状况与车辆的行驶工况有密切关系,车速较低,加速度越大,CO2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越大,车辆在匀速且车速较快时排放速率和排放因子较低。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停车场,其排放的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最大,但是,鉴于经费制约,实测比较困难.确定排放量最关键的参数为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本文用五种方法对其进行拟和,并通过结果的比较,认为小型车适用指数法,大中型车适用多项式法(二次),并给出了CO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拟和公式,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最后给出了停车场CO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广大环评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18.
碳封存发展及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震 《环境科技》2010,23(2):71-73,78
分析了CCS目前在技术、法律、经济、社会公众接受度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障碍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实验、实际的一系列问题.提出CO2的捕获和封存是目前被认为减少对大气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科学、技术、法律、经济、社会公众接受度的原因致使CCS目前不能广泛应用,对此,应由联合国相关组织、各国政府主导建立具有前瞻性的、明晰的碳封存法律框架、政策框架来推动CCS的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A new process to remove carbon dioxide (CO2) from the atmosphere, by combining commercial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with ocean liming and CO2...  相似文献   

20.
Mn-Cu-O负载型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ZrO2或Al2O3负载Mn-Cu-O体系催化剂CO催化氧化活性,以及物相结构,表面氧性能与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锆基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明显优于铝基催化剂,起燃温度T50低达50℃,ZrO2载 利于活性组份形成高活性物相,并促进表面吸附氧的脱附,表现出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脱附温度高低次序与其氧化活性有一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