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并评估了异辛烷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混合标准样品的量值不确定度。通过分析PCBs纯品中结构相似物、水分、无机物等杂质的含量,采用质量平衡法对PCBs纯品的纯度进行了定值。结果显示,7种指示性PCBs纯品的纯度为98.24%~99.92%,纯度不确定度为0.08%~1.28%。采用称量-容量法制备了各组分浓度均为50.0 μg/mL的异辛烷中7种指示性PCBs混合标准样品,全面分析了各组分的量值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样品配制、均匀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该标准样品中,7种指示性PCBs组分的合成扩展不确定度为0.7~1.7 μg/mL。该标准样品量值准确且具有计量溯源性,可为我国PCBs相关国际履约监测和新污染物监测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瓶装1μmol/mol臭氧前驱体物监测用氮气中57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该气体标准物质严格按照《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第1部分:称量法制备一级混合气体》(GB/T 5274.1-2018)所规定的配制气体标准物质的方法采用称量法制备。建立了GC-MS联用结合选择离子扫描(SIM)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在气瓶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57种目标化合物完全满足美国环保署光化学评估监测站(PAMS)关于臭氧前驱体物VOCs在线监测的技术要求。将气体标准物质分别送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良好,表明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较好的压力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使用要求。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k=2),使用有效期为1年,取得国家二级标准物质证书,证书编号为GBW(E)083966。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甲醇气体标准样品的制备和定值方法,考察采用重量法制备氮气中甲醇标准气体样品的重现性、标准气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表明,甲醇气体标准样品在气瓶内均匀性良好,在12个月研制期间没有不稳定趋势.摩尔分数为149.2×10-6甲醇气体标准样品,扩展不确定度为3%,能够满足环境污染源废气中甲醇气体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理解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础上,对按照国家标准GB5468-19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和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规定的测定方法,监测热电厂锅炉排放烟尘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对影响测量结果的系统效应、随机效应产生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评估,计算得到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10%,扩展不确定度U为6.4 mg/m3(k=2).  相似文献   

5.
以便携式GC-MS测定气体样品中6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乙苯、间二甲苯和1,3,5-三甲基苯)为例,应用不确定度理论,从检测过程和计算方法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标准气体定值、标准气体稀释、工作曲线的非线性及重复性测定。对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和评定,同时采用稳健统计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准确度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便携式GC-MS测定气体样品中VOCs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标准气体定值和工作曲线的非线性,其次是重复性测定,标准气体稀释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小。当VOCs组分含量为200 nmol/mol浓度水平时,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14~17 nmol/mol,测量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7.1%~9.2%(k=2,置信水平为95%),相对误差为1.5%~4.0%。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异辛烷中2,2',4,4',5,5'-六溴联苯(PBB-153)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PBB-153原料进行纯度分析,测定了原料中水分、杂质的含量,利用质量平衡法计算得到纯品纯度为99.0%,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2%(k=2)。异辛烷中PBB-153标准样品采用称量-容量法制备,配制浓度为50.00μg/m L,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监测,结果显示均匀性良好,稳定性可达18个月以上。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4%(k=2)。该标准样品与国外同类样品具有量值一致性,能有效支撑中国六溴联苯的履约监测与环境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称量法制备瓶装1μmol/mol氮气中42个组分挥发性有机物(VOCs)标准物质的研制方法。建立了选择离子模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对目标组分在气瓶中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所选择的42种目标组分完全满足中国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4—2013)和美国环保署《使用特殊处理的采样罐/气相色谱仪检测环境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EPA TO—14A)这2个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有害成分的监测要求。将研制的气体标准物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分别进行了比对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比对结果与国际等效度。结果表明,1μmol/mol氮气中42种组分VOCs标准物质的有效期为一年,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0%(包含因子k=2),并取得国家标准物质证书GBW(E)062231。  相似文献   

8.
李宁  范洁  王倩  樊强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5):101-104
介绍了1μmol/mol氮气中5种氯代烯气体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这5种氯代烯包括氯乙烯、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其中氯乙烯常温下为气态,其他4种为液态,并且沸点低,将这几种氯代烯制备成气体标准样品存在制备精度低、气液转换不完全等困难。经研究,采用2步称量法制备5种氯代烯气体标准样品,重复制备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建立了5种氯代烯标准气体瓶内均匀性的实验方法,并通过考察样品量值伴随样品压力的变化来评价样品的均匀性。结果显示,5种氯代烯标准气体是均匀的,最低使用压力为1 MPa。依照ISO 15000.3来考察样品的时间稳定性,样品有效期为12个月。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置信度为95%)。  相似文献   

9.
将振荡天平技术与国内污染源废气监测方法标准相结合,建立了废气中颗粒物现场测定方法--便携式振荡天平法。新建方法以重量法为原理,检出限为0.2 mg/m 3,全程伴热以消除湿度干扰,测试前后以标准滤膜量值验证的方式对称量结果进行质量保证,实现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的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建立后与国标法《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进行实际样品测定比对,结果表明,2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新建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过程误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根据CO标准气体干扰SO2 测定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并在实验室用CO标气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用该数学模型对5家企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SO2 监测,将测定结果与碘量法的测定结果比对,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岷江成都段有机物污染进行了调查。共设置7个监测断面,共定性检出431种有机物:经过筛选确定苯系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和挥发性卤代烃为主要污染物。对这5类有机污染物定量分析,并对其时空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有机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增加的很快,我国目前对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评价标准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建议在严格控制现有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多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突发性污染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和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结合3个具体案例,介绍了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突发性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方法。提出,在检测未知挥发性有机物时,首先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污染物进行初筛,再用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做准确定性;在检测未知半挥发性有机物时,主要采用液液萃取法进行前处理,采用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污染物定性。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鉴定出样品中未知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可为今后类似的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it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from pyrogenic or petrochemical sources is a matter of concern in many aquatic ecosystems. For field monitoring purposes, PAH metabolite levels in fish bile samples can be used as biomarkers of exposure, but previously there were no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 or quality control.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prepa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two fish bile materials. BCR 720 is a pure bile material from sediment-exposed flounder (Platichthys flesus) and BCR 721 is a pure bile material from oil-exposed plaice (Pleuronectes platessa). Homogeneity and stabilit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nd a group of 12 expert laboratories was assembled for the certification measurements. The methods applied we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r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metric detection. In BCR 720 three PAH metabolites were certified: 1-hydroxyphenanthrene, 1-hydroxypyrene and 3-hydroxybenzo[a]pyrene. In BCR 721 1-hydroxypyrene was certified. The fourth target compound, 2-hydroxynaphthalene, could not be certified, but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listed. The major findings from earlier feasibility studi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optimal use of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are also included.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加强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置监测点位时,既要考虑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又要考虑监测点周围的人为活动、流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和面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环境空气和有组织废气排放模拟污染源,以玻璃纤维滤膜+玻璃棉和活性炭为吸附材料采集大气中氯苯类化合物,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考察氯苯类化合物在大气气相和颗粒物中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一氯代至四氯代苯类各组分主要分布在大气气相中,颗粒物中少有分布,说明现行环境监测方法以固体吸附剂采集测定大气中的氯苯类化合物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磷酸雾的检测并无统一的方法,相关含磷污染物的控制指标主要是磷化氢、单质磷以及五氧化二磷。在调研国内外分析方法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几种典型含磷污染源的实样测试,提出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磷酸雾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使用石英滤筒捕集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磷酸雾,采样效率可达98%以上。捕集到的总磷酸雾不仅包含磷酸,还包含磷酸盐以及含磷氧化物等,是一项综合指标。该指标能够反映含磷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可为未来此类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分别从实验室分析测试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不确定度、质量控制方式的选择以及实验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方法研究等方面,讨论了实验室质量控制过程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出现的误区和问题。对如何做好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从多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在使用分析校准用标准物质及水质质量控制用标准物质过程中,如何避免或减少分析误差的方法和措施。同时对计量、质量控制的重要工具水质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以及标准物质的规范应用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火电厂验收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火电厂中以煤、天然气、油或焦油、秸秆为原料时验收监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点提出了烟气脱硫、Hg、As、氟化物的污染以及多环芳烃、二的产生和以后环评、环评批复及验收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性是监测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为科学评价57种臭氧前体有机物混合标准气体量值的准确性,研究建立了定量环进样-中心切割-气相色谱-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方法与量值比对方法(En值法),并对市售6个品牌各2个批次标准气体开展量值比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牌标气量值一致性、准确性较好,2个品牌存在5~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