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检修线路和电气设备之前装设接地线时,应切实遵守以下要求:(1)在装设接地线作业时,必须由2人进行,1人监护。(2)装设接地线作业,必须在验明线路和设备上无电压后方可进行。对带有电容的设备,在挂接地线之前,应先进行放电。(3)装设或拆除接地线时均应戴绝缘手套。(4)装设接地线时,其作业程序是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电端;拆除接地线的顺序,应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2.
接地与接零,是用电安全的两个重要技术手段。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接地体通常采用直径40 mm以上的钢管或30×30×4 mm以上的角钢制作,每根长2.5 m左右,且接地极不应少于2根。在土壤电阻率大的地方,接地极数目还要相应地增加。接地极的间距一般为长度的2倍,相互间由水平接地体连接,水平接地体可用25×4 mm以上的扁钢或  相似文献   

3.
侯磊  李树文 《安全》2008,29(12):40-42
《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中塔机部分8.7.1规定:起重机上允许用整体金属结构做接地干线,金属结构必须是有可靠电气连接的导电整体。如金属结构的连接有非焊接处时,应另设接地干线或跨接线。起重机上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变压铁心及金属隔离层等均与金属结构间有可靠的接地连接。  相似文献   

4.
为了防止产生静电,要求设备的相应部位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1)车间内每个系统的设备和管道应可靠连接,接头处接触电阻在0.03Ω以下,两个螺栓正常拧紧时,要有金属跨接线,至少有两处接地。桥架等处的平等管道,其相距约10cm时,每隔20m要连接一次;相交或相距近于10cm的管道,应在该处连接,管道与金属架在相距10cm处也要连接。 (2)气体产品输送管干线头尾部和分支  相似文献   

5.
石油工业动火安全防护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油生产设备设施的建设安装和检修动火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创造发明了防护盲板、防护接地、加装管道扫线接口和绝缘螺栓四种防护方法。防护盲板主要应用于隔离动火一方与不动火一方的防护,防止在动火管线可能着火放炮时,保障动火安全;防护接地是为防止被动火设备因电焊机杂散电流引起火灾而设置的专用接地线,把杂散电流引入大地;扫线接口既可用于管道的排空,又可利用此接口输入气体或液体对管道进行扫线;绝缘螺栓应用于管线法兰与容器法兰之间加绝缘盲板的临时固定,以隔离管线与容器法兰的电焊杂散电流通路。为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发供电企业电气事故中,因人为引起的恶性误操作事件仍时有发生,除了造成发供电设备中断供电外,还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在《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明确规定:“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不论有无后果,均应定为事故。”由此可见,防止电气误操作是电业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分析电器误操作事故原因并采取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孔令文 《安全》2008,29(5):50-52
(1)临时用电设备接地或接零现状笔者通过我校学生,对我市三区九县农村、城镇临时用电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临时用电的设备几乎100%没有采用保护接地措施,极个别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但不规范。例如用一根导线与大地连接,或用钉子钉在墙上或地下,甚至用导线往大地上一丢就算接地。这些简单的接地方法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8.
《劳动保护》2012,(3):I0008-I0014
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各类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6008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氯乙烯合成、精馏、聚合系统属第Ⅱ类防雷建、构筑物;防雷接地线与防静电接地线应分别设置,单独接地。防雷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静电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OΩ。  相似文献   

9.
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离不开接地系统的可靠性,针对智能建筑的用电特性,对智能建筑的供电接地系统应采取的各类接地措施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与分析,并对智能建筑应采取的接地方法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用电系统的接地保护是防止人身受到意外电击(间接接触防护)的一种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保证电网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系统接地保护型式主要有:TN、TT和IT系统。其中,TT系统也是目前起重机较为常用的一种接地型式。按照TSGQ7015—200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规定:“采用TT接地系统时,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电源保护接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Q或者起重机械金属结构的接地电阻与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乘积不大于50V”。针对这一规定,笔者就其漏电保护器(以下简称“RCD”)的动作参数选择要求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们黑龙江青岗化工厂在黑火药粉干燥室外面电焊暖气管道,突然室内药粉爆炸了。为何室外电焊竟在室内发生爆炸呢?这要从被人们忽视的“接地”谈起。 在易燃易爆作业的室内,电气设备和金属结构若不接地,即使电压小到6伏所产生的微弱火花也可能引起爆炸。因此按规定,在这类建筑物内不但对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结构部分(如电机、电器外壳、金属灯具等)都要进行接地和接零,而且为了保证接地电流路径不中断,还必须将整个电气设备和其他金属设备管道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要在管道接头处敷设跨接线使之成为连续导体。这对保证安全生产是…  相似文献   

12.
防范电气设备倒闸误操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设备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或改变电气系统运行方式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操作称之为倒闸操作,这是一项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与设备正常运行的复杂而重要的作业。发生误操作的主要表现为: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合上接地隔离开关;带接地线合上隔离开关而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为了防范误操作,对于手动操作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一般采用电磁锁进行联锁。若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装在一起,则两者之间应采用机械联锁。因此,配电装置的防误操作联锁应具备以下“5防”功能:(1)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2)防止带地线合闸;(3)防止带电挂接地…  相似文献   

13.
起重机械检验人员在设备检验过程中,发现用电设备的接地保护存在多种方式,本文对有些交流供电起重机械电气设备采用,TT接地系统保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起重设备的使用和用户电路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使它的金属外壳以及电气设备所接触的其他金属物上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最常用的方法是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中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通过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进行接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工作的需要,要求电气设备采取接地措施。甲常按接地目的的不同,一般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三种。  相似文献   

16.
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第3、4、8条规定;“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可靠的接地,检修时应保持接地良好。”这里所说的“接地”有两方面的含义,即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能将“接地”狭义地理解为保护接地,而将保护接零置之度外。 在起重机械的实际检验工作中,我们发现企业在安装、检修和使用过程中,很难达到保持接地良好的要求,有的甚至将它遗忘了。例如:接地体的最小尺寸不能满足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五篇(接地装置篇)中规定的要求。接地体没有足够的埋设深度,有的甚至…  相似文献   

17.
起重机械电气设备可靠接地是起重机械安全的重要前提,针对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理解上常见误区,对起重机械电气设备接地的要求进行了的阐述,列出了详细的检验内容、检验方法和检验中应关注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接地保护是维护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同时为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是电梯检验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文章先对接地保护的概念进行澄清,接着介绍低压系统的几种接地型式,通过比较得出适用于电梯的接地系统,最后结合检规的要求介绍了有关的检验方法并指出日常检验中接地线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起重机的接地检验.是起重机电气检验的重要步骤。根据《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要求,起重机接地检验分为电气设备的接地检验和金属结构的接地检验。  相似文献   

20.
在发供电企业电气事故中,因人为引起的恶性误操作事故仍时有发生,除了造成发供电设备的中断供电外,还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在<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明确规定:"发生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不论有无后果,均应定为事故."由此可见,防止电气误操作是电业安全生产的一件大事,必须认真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并采取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