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荣伶 《环境工程》2022,(2):309-310
<正>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日益完善,以及人们对于生态宜居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微型居住空间的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其不再局限于传统建筑设计在建筑结构形态与空间布局上的要求,而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态健康居住理念渗透。通过对微型居住空间健康适居性的探索,为人们提供更加环保、健康的居住空间,改变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下的单一空间结构形态和布局,推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改革,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态体验。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2021,39(1)
<正>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在现代社会里,绿色的、生态的居住理念就是在坚持保护环境、注重生态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人们享受舒适的居住环境,这就需要注重以绿色生态的理念来指导住宅建筑的外部空间的安排和设计。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适合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推动了建筑、设计和生态的融合,以达到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促进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绿色理念。  相似文献   

3.
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在于更加功能性的理念和讲究节能的实用思路,这也是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建筑设计的客观要求。文章简要论述现代建筑关于体现节能减排功能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在于更加功能性的理念和讲究节能的实用思路,这也是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建筑设计的客观要求.文章简要论述现代建筑关于体现节能减排功能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石化行业向着高科技高效益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介绍现代石化建筑的HSE理念,探讨现代石化建筑的设计思想及手法和努力创造“以人为本”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工作场所,说明现代石化建筑设计应该致力于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住宅小区居住环境中产生空气污染对人们健康危害的各种因素,提出通过规划和建筑设计,提高居住环境空气的清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湛江市某商业大厦绿色建筑设计为例,阐述该大厦计划采取的一系列创建绿色建筑措施,综合分析了绿色建筑在应用中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能较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为人们提供生态节能、舒适健康的居住、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生态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赖以生存的空间质量,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通过对生态宜居社区内涵的理解,探讨了生态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居住环境、生活方便、生活水平、生态技术、管理服务五方面选取指标,结合苏州市特征构建了一套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实践毫无疑问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减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态问题.而在建筑设计领域,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减少,生态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注重生态问题。而在建筑设计领域.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理念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张磊 《环境工程》2022,(5):322-323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有了新的要求。绿色节能环保逐渐成为人们对建筑空间的主要追求之一。在此背景下,建筑环保装饰产业发展迅速,体现在绿色环保建材种类增多、节能环保施工技术愈加先进,绿色节能建筑让人们享受到不一样的居住体验。室内装饰设计是绿色建筑施工的重要部分,在完成室内空间规划平面设计的基础上,用环保建筑材料对居室三维空间进行点缀装饰,达到美化室内环境、提供绿色舒适居住体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武晓楠 《环境工程》2022,(2):253-25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提升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健康问题愈发重视。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室内设计这一方面,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推崇。《绿色室内设计》一书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以来的设计经验,用简单易用、活泼有趣的设计理念和方式向读者们证明了在室内设计上是可以实现风格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在书中,作者秉持着绿色的理念,倡导减少废弃和污染,把住宅打造成美观大方、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将如何把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张恬 《环境工程》2023,(1):254-25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环保、生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的景观设计中,人们应该更加重视环保、低碳和节能,在每个景观的设计环节中融入环保发展的理念,将创新思维与现代化景观设计结合,不断寻找适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的环保景观设计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的相关理论快速发展,现代化景观设计与环保理念融合的理论也更加完善。在景观设计中,这些理论为设计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要注重环保理念与美学概念的协调统一,在保证景观设计质量的基础上,运用与环保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景观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结构的搭配、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挥战略环评作用 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坦  乔盛  白宏涛 《环境保护》2016,(12):16-20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十余年来,我国在规划环评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如何从生态文明的新高度和角度来处理我国复杂的环境问题,这既是战略环评工作面临的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理念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到四大建设全过程,战略环评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完善决策的理性工具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提升环境保护理念,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环境质量以及生态健康等,战略环评可以以此为契机,总结过去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进行自我提升与制度完善,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提高,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舒适性的层面考虑,空调是能够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的首选方式。暖通空调的应用则极大程度地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中空气和温度的要求,为人们更加舒适的居住提供了保障。面对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对于建筑和生活提出的节能方面的要求,如何更进一步进行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是我们今天需要更加科学、慎重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保护实践来说,合理运用现代生态保护理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生态保护中现代生态保护理念的应用,做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应用策略,共享给行业人员。  相似文献   

18.
建设城市生态型居住环境符合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也符合人们对未来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城市生态型居住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划设计,生态型居住环境的内在特点也要求城市规划设计应体现生态型居住区的特点,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共生、协调发展的城市居住区。  相似文献   

19.
谢骏 《环境工程》2022,(4):339-340
<正>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保障社会的健康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民的生活,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生态价值是一项重要的话题。我们必须要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更加和谐安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从生态学的理论和角度来关注生态相关的问题,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利用生态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理念,为维护生态平衡奉献自己的力量。由杨增岽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析引论》一书书对思政教育中生态价值理念的利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环境工程》2021,39(1)
<正>在能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的社会背景下,室内装饰设计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成为趋势,有利于打破传统室内装饰设计的单调局面,促进人与室内环境的和谐。因此,应当将绿色环保理念引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绿色简约的室内装饰设计。该室内装饰设计以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尽可能使用自然原生态的建筑材料作为室内主要装饰材料,减少了玻璃、漆等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简单但精致,时尚却舒适,符合当下人们对于居住空间回归自然、结合自然的风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