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公平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的内涵;然后,提出了代际财富转移的公平性模型;最后,讨论了自然资源消耗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代内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2.
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20世纪80—90年代产生的环境公平概念自然成为其题中之义,并成为其“中心问题”,即居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地位;之后又出现了环境效率概念。本文在介绍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环境公平、环境效率的概念,并对环境公平居于可持续发展中心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中国入世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及影响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应包含:当代人要重视发展和持续性,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满足一个地区、国家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国家的需求,并努力补救上代人所留下的资源、环境创伤。我们应认识七种要素: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知识和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必须协同处理。自然资源是发展的基础。中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已有2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多进展,目前需对严重环境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讨论了中国入世后面临的企业、农业、人才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法制建设等问题,并着重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文明观、加强绿色管理和绿色产品开发、知识经济和环保产业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及改革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里约+20"峰会的两个主题。首先,绿色经济是体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低的自然资源消费、低排放、低污染,达到高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高的生活水平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将引发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虽然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也必须探索新型的绿色低碳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应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新的经济、贸易、技术竞争规则和格局的变动,加强先进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低碳竞争力。其次,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代际公平",又要关注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别公平"、"人际公平"。因此,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要体现世界各国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全面均衡地反映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国家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在公平享有全球环境空间、公平获得现代优质能源服务、公平适应全球环境变化、公平承担责任义务及公平的国际制度和机制。中国需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走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最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又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协调推进。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在国内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主要战略对策包括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节能优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的过快增长;加强能源结构的低碳化,逐步建立并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地区平衡,促进生态城市建设;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的趋势,加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抓住机遇,顺应世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到新型的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发展方式上来,基本走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理性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规范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对于可持续发展学的构建 ,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与施行 ,对于规范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对于系统反思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行为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以对“人地关系”历史的正确认识、对“发展”涵义的正确认识和对“人类的位置”的正确认识为理性基础的 ,并对此逐一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概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哲学、伦理、生态学、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深刻背景,并从“天-人”、“人-地”和“人-人”关系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阆中的实地调研,结合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阆中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保护、经营、传承三方面总结了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环境规制不仅作用于城市环境系统,还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系统,进而改变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文章运用城市“两个半球发展”理论及其效率评估思想,构建了环境规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探究环境规制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各影响效应主从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环境规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规律,并基于2011—201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另从城市特征要素外部影响视角,对规制与效率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拓展研究,识别了影响规制作用效果的关键要素并探明了其影响规律。研究发现:(1)不同强度阶段下,环境规制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主导效应不同,规制对城市三大系统的影响均呈现非线性,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影响近似于“N”型,对城市环境系统的影响近似于“倒N”型。(2)随着规制水平由弱到强,环境规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倒N”型曲线。(3)经济、人口、产业、交通和利用外资等是影响环境规制作用效果的关键要素;城市的经济贡献度越高、人口集聚程度越大、公共交通规模越大,环境规制对效率的促进作用效果越强;产业结构中二产比重越高、利用外资程度越高,规制的促进效果越弱。研究认为,政府应着力调控环境规制强度保持适度水平,并不断优化影响规制作用效果的关键要素,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理论中,包含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着邓小平理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正值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初期 ,为适应学科发展和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势要求 ,经山东省科委、山东省编委批准正式成立了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其宗旨是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 ,促进学科发展 ,并为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心设有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室和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实验室 ,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两个硕士点 ,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共同主办全国唯一以宣传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国家级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在泰安、日照设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化研究分部…  相似文献   

11.
从"两条主线论"考察中国文明进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审视,在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除了存在传统史学所强调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条主线外,还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主线,本文以中国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为例证,初步论证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中国文明发展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公平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以对“人地关系”、“发展内涵”和“人的位置”等的系统认识为理性基础.所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非常强调公平性。经典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对“公平性”的理解,主要是强调时间维度上的代际公平。我们从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认为公平性不仅是时间维度上的代际公平.而且是空间维度上的地域公平和群际公平。就地域公平而言.我们认为.它不仅包括相关地域的公平性而且包括次级地域的公平性和背景地域的公平性。地域公平性的这样的理论认识。在指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内涵与我国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区际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如何协调区际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Earth System Analysis was postulated as a theory by Hans-Joachim Schellnhuber in 1998 as a way to characterise the Earth System—the coup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s. Within this theory is the notion of Geocybernetics—management of the Earth System in order to achieve strategies and mechanisms of co-evolution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s. This is regarded as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whilst fundamental definitions in Earth System Analysis are presented for the coup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s, no such definitions exis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in the Earth System context.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provides for the fundamental abstraction of the key concepts and parameters necessar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occur. The model utilises basic mathematics to detail these concepts and parameters,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s requir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occur. The model presented is, in some regards, a work in progress, and further refinements will be made given the nature of the research performed to this point, i.e. the fundamental mathematical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However, the research conducted thus far has made it reasonable to communicate the findings made up to the present point. The paper also provides a brief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to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a metro rail scheme in India,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the lev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f appropriate) for the project under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是促进中国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剖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城市化进程缓慢根源的基础上 ,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相依关系 ,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功能、目标和原则 ,旨在能裨益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理论分析与重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从《21 世纪议程》所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解释出发,首次定义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概念,全面阐术述了能力建设的基本概念和实质内涵;同时,从理论上论述了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能力建设的途径以及能力建设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空间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为基础 ,构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分析和阐述该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可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21世纪议程》发布10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问题进行了广泛地研讨,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的反思,实现途径、实现途径、实现模式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对学术界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对推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础论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多个层次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新秩序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和培育文化力 ,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战略主导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教、生态、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评估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实际,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建立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的评估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