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山爆发可以分为岩浆爆发和蒸气爆发两个端员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即蒸气岩浆—岩浆蒸气爆发类型。火山碎屑涌流是由蒸汽—岩浆蒸气产生的,是一种低密度火山碎屑流,沿火山斜坡或地面湍急流动侵位,形成火山碎屑涌流堆积,其冷凝固结所形成的岩石称为流凝灰岩。火山碎屑涌流分为地面涌流(即干涌流)和基底涌流(即湿涌流)两种。地面涌流是属于普林尼型喷发往式火山爆发初始阶段产物,岩浆内含有大量蒸气而具有蒸气岩浆爆发性质,火山喷发产物形成具有较高前峰的热气底根携带着细粒火山碎屑沿火山斜坡运移前进,同时又将地面的一些…  相似文献   

2.
黄韬 《环境》2010,(12):6-9
自10月26日开始断续喷发以来,印尼默拉皮火山已夺去数百人的生命,还有近40万人不得不因此撤离家园。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吃了不少火山的苦头,有的人失去了生命,有的城镇一夜之间消失不见。然而火山本身也算是一道风景,火山喷发时的景象被人称为“奇观”……到底火山内部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火山的喷发有何深层次原因,对未来的人类生活将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人们将继续对这些问题探究下去。  相似文献   

3.
火山沉陷是指由若干火山口(或火口构造)及其组合所构成的大型洼地,其四壁陡峻,内部平缓而近于圆形,直径一般在三十公里以上。它通常经历了喷发和喷发后的沉陷(下陷)两个演化阶段。前者以猛烈喷发形成山火碎屑岩及熔岩堆积为特征;后者是在强烈喷发之后,由于火山产物与下伏岩浆房之间压力失去平衡,使火山洼地的中间地块沿环状断裂发生下陷,形成以沉积岩、火山沉积岩为主的湖相或河湖相沉积为标志。继下陷之后,当下伏岩浆房重新获得岩浆补给并在其压力作用下,原来下陷的地块又以构造隆起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现有的关于爆发火山作用的许多知识,是由观测火山喷发、直接研究其动态过程得来的,或者是由分析沉积物得来的。然而,重要的是还要考虑超级火山喷发的证据,这种火山喷发即使在人类历史上有过文字记载,但也是很罕见的,可是留有丰富的地质证据。这种火  相似文献   

5.
黄韬 《环境》2010,(12)
自10月26日开始断续喷发以来,印尼默拉皮火山已夺去数百人的生命,还有近40万人不得不因此撤离家园。自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吃了不少火山的苫头,有的人矢去了生命,有的城镇一夜之间消失不见。然而火山本身也算是一道风景,火山喷发时的景象被人称为"奇观"……到底火山内部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火山的喷发有何深层次原因,对未来的人类生活将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人们将继续对这些问题探究下去。  相似文献   

6.
素荷 《沿海环境》2002,(4):10-11
尼拉贡戈火山是非洲中部最危险的活火山。25年来,它一直来都很安分守己,但2002年1月17日凌晨,它突然发威,顷刻间便使100多人丧命,50万人无家可归。有专家说,火山喷发的熔岩、火山灰、含硫气体给当地的生态带来灾难,而且灾难刚刚开始。“到处都是火,到处都能闻到硫磺味。”尼拉贡戈火山海拔3469米,位于刚果(金)、卢旺达和乌干达三国交界处,是8座火山中的一座。1月17日凌晨5时,尼拉贡戈火山突然喷发,熔岩从山侧三处缝隙涌出,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向四周蔓延,所到之处万物烧毁,场面相当惨烈。尼拉贡戈火山以南20公里的戈马市居…  相似文献   

7.
作者根据野外填图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对老黑山、火烧山的锥体结构、熔岩构造、火山碎屑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提出了新的认识.确定老黑山是复合锥.火烧山是套迭锥.火山通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断裂(通道)倾向北西.因此火山碎屑物呈椭园形分布于火山锥的东南侧,这一结论否定了火山碎屑物的分布是受风力影响的说法。火山以间歇喷发与喷溢为特点,形成了三层碎屑物和十七个流动单元的熔岩,覆盖面积约70km~2.恢复后的火山喷发过程,可划分为六个阶段,分析了火山的喷发机制.推测五大连地火山群似有再喷发的危险,应加强观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科学有时得益于自然灾害。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长达两个月的喷发给菲律宾造成巨大损失,但这次灾难性火山喷发也给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世界气候模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验证火山喷发对臭氧层影响的机会。火山喷发将数百万吨硫化物喷火大气层,SO2以悬浮微粒形式与水蒸汽混合形成减少臭氧反应的重要催化剂硫酸。美国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利用三维全球气候模型曾预测1992年至1993年冬季地球的臭氧层将减薄12%。此后,由卫星技集的数据表明该年度地球臭氧层减薄了15%。三维模型还预测,火山喷发后环绕北极地区的旋风比…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我国现代火山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将其划分为四种构造类型,即环太平洋火山、陆缘火山、碰撞带火山和大陆板内火山。分析了我国现代火山在时间上的活动特点.喷发频率、火山喷发类型及其现代活动表现。提出了我同现代火山活动监测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多火山国家之一,但现代火山(有历史记载的火山)仅有10余座。五大连池火山群是最著名的现代火山景观之一,其火山景观素有天下称奇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之美称。这里以山奇、石美、水秀、泉甜、泥怪著称于世,火山喷发遗迹方圆 70km~2,珠链般的五大连 池湖,环绕着火山熔岩分布,湖光山色把这座北国小城打扮得分外妖娆。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 中外游客来此疗养旅游,已成我国著名的火山景观旅游疗养城市。  相似文献   

11.
海南琼北火山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海南琼北火山地区火山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分析,阐明了以马鞍岭——雷虎岭火山为代表的历史喷发形式、构造类型、岩浆流的范围以及流向,论述了琼北火山是一个较典型的城市火山,是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具有喷发危险的火山,并通过国内外火山活动监测与分析方法的对比,确定海南琼北火山活动监测、应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了近300年的新生代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时间是1720年。火山锥顶部的火山口湖面标高达2194m,故称“天池”,是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火山湖。火山湖周围有16座由火山熔岩堆积成的单面山峰,形成奇异的火山地貌景观。出白天池的湖水形成落差高达70m的长白瀑布,来自地下的气液流体形成了著名的长自温泉群,水温高达80℃,四季地面热气腾腾。  相似文献   

13.
团山子远古火山口,位于山东省昌乐县中部,1982年被当地农民凿岩时发现。经北京、南京矿业学院地质专家实地考察鉴定,此为1800万年前火山喷发时形成的古火山颈,处在地壳郯庐断裂带上,由新生第三世纪橄榄玄武熔浆构成,其剖面呈40度自然喷状节理,远视宛如一把倒垂的大折扇,近视如见当年熔岩喷发冲天之势。  相似文献   

14.
火山碎屑流与火山碎屑流堆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内涵。狭义的火山碎屑流是指火山爆发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炽热火山碎屑物质从火山口喷射入高空形成喷发往,后崩塌坠落形成高密度碎屑流,沿火山斜坡或低洼地汹涌湍急地流动运移侵位的机理,它与形成熔岩的“熔岩流”含义相类似。火山碎屑流定位后的堆积称为“火山碎屑流堆积(Ignhobrite)。由其熔结冷却固结所形成的岩石总称为“熔结火山碎屑岩”,由于定位的火山碎屑物质在火山碎屑流堆积中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部分馆结、部分不懈结的现象,其中熔结部分称…  相似文献   

15.
菲尔德斯半岛火山活动有两个高峰期,相应分为两个亚族回.火山机构有二类,一类以火山颈相岩柱为标志,另一类发育着火口相、近火口相集块岩、集块熔岩.据形成时间又可分为早期和晚期火山机构.火山活动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为典型的裂隙中心式喷发,形成本区NW向、间距约为2km的火山喷发带.早期活动遍及全区,具有自SW向NE迁移的总体演化趋势;晚期沿火山喷发带自NW向SE局部性迁移.  相似文献   

16.
<正> 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经123年休眠以后,于1980年3月27日开始甦醒,至9月共有5次大喷发,喷发规模以5月18日为最,而且喷发状态之多样化亦为近年所罕见。 喷发活动使圣海伦斯山降低了400米。喷发期间地震活动频繁。山体以1.5米/日惊人速度膨胀是喷发的前兆。喷发时发生大规模的山崩,造成岩石崩落物的急流和山麓泥流,而岩石的崩落又引起强风。此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莲花山火山的火山景观、喷发时代、岩石学和岩石化学、构造和经济地质。根据莲花山火山石龙岩同位素测年和第四纪地层层序资料,其喷发时代属早更新世。新取得的岩石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幔源包体和巨晶资料表明其岩性和五大连池相似,又略有差别。作者认为莲花山和尖山为五大连池火山往-西南的延伸。广义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包括五大连池、莲花山和尖山,共21座火山锥。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代地质科学转型,拓宽服务领域之趋势,提出火山学与环境地质学科交叉形成的生长点一火山环境地学。火山活动以其高温有毒气体、炽热熔岩流、高温火山碎屑流、空落火山灰云、火山泥石流、伴随火山活动的地震与海啸等形式给人类造成灾害,近400年全球有26.5万人丧生于火山活动。火山事件还影响全球气候及生态环境,造成气温、降雨量异常、大气污染、臭氧层被破坏、加剧温室效应及厄尔尼诺现象等,危及人类生存空间和环境。提出火山灾害的评估与监测、火山环境地学研究思路、发展目标及有待研究的问题,旨在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20,(2):108-115
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活动贯穿整个第四纪,旋回性明显,发育良好的冰川遗迹,为火山喷发与冰川作用的耦合性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通过对长白山天池第四纪火山喷发旋回及火山岩分布特征研究,收集火山喷发年代学与冰期-间冰期旋回年代学数据,并利用卫片解译了火山喷发与冰蚀U谷的关系。在年代学数据的约束下,根据天池火山锥体周边广泛发育的U谷遗迹,将研究区冰川作用分为3个冰期:锦江冰期、漫江冰期和二道白河冰期,分别对应中国东部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和庐山冰期。长白山天池火山造锥阶段喷发形成的白头山组3个阶段(Ⅰ、Ⅱ、Ⅲ),与上述3个冰期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天池内部冰斗为白头山冰期(即中国东部东山冰期,MIS4)产物,经黑风口冰期与气象站冰期(即中国东部蒙山冰期,MIS2)、全新世冰川作用及火山作用的双重改造,其基本特征保存至今。长白山天池冰盖消融导致的释压反弹,可能诱发了天池火山呈旋回性喷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评述了水在火山喷发过程中的两种作用——流体化作用和岩浆蒸气爆破作用。指出了这两种作用的普遍性及其在火山喷发的不同阶段的意义:在火山喷发初期可能主要是岩浆蒸气爆破作用,结果使周围岩石强烈破碎,形成各种角砾,而流体化作用则在火山物质的搬运、分布、沉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