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一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消防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确保完成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大火灾防控力度、推进消防科技应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等各项“主要任务”,并从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提高消防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和促进规划组织实施到位等方面加强保障。《规划》对全省“十一五”期间的消防工作提出了八项具体指标:一是全省完成总体规划的城镇,消防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相似文献   

2.
消防部队作为应对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的主导救援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从法律优势、体制优势、装备优势、经验优势、信息化建设优势、地域分布优势和群众信任优势等7个方面获得充分论证。从政府加强法制建设,扩充现有消防人员的编制,进一步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以及加强技术培训、提升消防部队整体实战能力等4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消防部队主导地位的措施。笔者认为:只要保障有力,在我国典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的过程中,组建一支以消防部队为主导的能够承担多种灾害紧急救援任务的专业化综合救援队伍是可行的,消防部队作为主导救援力量具有其他任何应急救援组织无可比拟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松江区行政村一级的消防安全管理,完善基层组织消防器材装备建设,日前,松江消防救援支队为50个行政村配备微型消防车。为了使辖区微型消防车更好地发挥作用,松江支队专门举行培训班,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灭火战斗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消防部队作为政府领导下的一支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面对安全需求激增、救援任务多元化、复杂化等新形势,还存在着人员不足、素质不高、装备落后、教育训练模式滞后和缺乏高效社会联动救援机制等问题,消防应急救援整体水平亟待提高。通过深入分析消防应急救援工作形势及现状,从改革执勤战备、加强救援力量建设、创新训练方式、优化装备结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救援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消防应急救援工作水平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一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消防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确保完成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大火灾防控力度、推进消防科技应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等各项"主要任务",并从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提高消防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和促进规划组织实施到位等方面加强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为公共安全带来不少问题。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消防救援力量需要不断加强。高负荷、大面积现代火灾,化危品泄露等重大灾害事故形势日益严峻。消防安全管理是科学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企业单位及社会各领域。我国消防安全管理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消防宣教体系不完整等制约性因素导致消防安全管理承受巨大压力。随着消防事故的增多,消防员进入火场次数频繁,面临生死挑战。目前消防队伍在灭火救援安全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研究消防队灭火救援中安全管理现状,分析消防救援中安全管理问题原因,探讨加强消防救援安全管理有效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琼色介绍,当前,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要由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组成,共编制19万人,是我国应急救援的主力  相似文献   

8.
近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了《福建省十一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消防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确保完成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大火灾防控力度、推进消防科技应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提升灭火救援能力等各项“主要任务”,并从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消防工作经费保障、提高消防法治建设水平、加强公安消防队伍建设和促进规划组织实施到位等方面加强保障。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消防部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防消结合为基本出发点,立足现有消防装备和兵员结构,建立了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的编制模式与方法.着重论述了预案编制方法的基本思路、预案的框架结构以及编制步骤,并从预案编制对象、灭火救援资源、灭火救援行动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数字化灭火救援预案编制模式与方法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重特大事故多发的今天 ,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立法的现状 ,论述加强我国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提出重大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要从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3个方面进行 ;同时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救援的分级响应制度、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应急救援资金补偿制度、应急救援的奖惩制度等急救援工作制度体系。最后 ,还强调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对于提高政府对国家危机的管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力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正不断地向高空发展,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数量日益增多。然而,高层建筑在朝向现代化、大型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同时,也由于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像一般建筑从外部灭火,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困难。本文作者对火灾进行了分类分级,建立了火灾蔓延模型,依据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基层中队进行灭火救援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过火面积等不同情况,提出了高层建筑火灾第一救援力量调派方案,建立了增援力量模型,有利于快速生成救援力量方案,为消防队有效调度和科学利用消防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的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实现快速灭火提供了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规划消防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点布局,进一步提高消防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从当前我国消防战勤保障物资储备点的建设现状入手,研究了消防战勤保障物资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物资储备点的布点原则和选址方法,建立了储备点选址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得到若干个备选地址;然后在综合考量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通过灾害发生区域相对集中的规律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筛选出最佳选址。最后讨论了部局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的布局现状及建议。结果表明:储备库的选址应在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点选址基础上,与部局、总队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相互依托、互相补充,从而形成一套符合我国消防力量建设实际的消防战勤保障物资储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城市综合体人员数量众多、火灾危险性比较高、救援难度相对较大的特点,以某建筑项目为例,提出城市综合体消防联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解决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统一指挥难、行动协调难、资源调配难和协同效应难等问题,基于网络在跨区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协同原理理论,提出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概念,并分析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在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最后提出了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制。结果表明:协作网络与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研究构建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影响因素、可行性、实用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和宏观运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消防服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消防服在材料、舒适性、行业标准要求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城市构造的变化,火灾原因向着多样性方向的趋势发展,整个行业潜在的问题将再次暴露于行业关注者的视线下。本文就我国消防服行业现状做出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分析预测了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井下属于受限空间,一旦发生火灾,避灾和救护都比较困难。发生矿井火灾时,火灾参数不易测定,但在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时,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数值模拟就成为一种分析矿井火灾的有力工具。笔者利用地下工程火灾理论,从流体网络的角度给出了污染范围的确定及最佳避灾路线的数学模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根据金川公司二矿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了金川公司二矿区矿井火灾救灾决策支持系统;可为火灾时期火情预测、避灾、救灾及制定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城市消防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火灾及其他各种社会灾害时有发生,消防部队在处置城市相关灾害、执行灭火与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发展起来的消防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建立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对于加强城市安全至关重要,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火灾的主要因素,讨论了消防站的布局问题,分析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消防车道、消防指挥员和消防兵素质、消防装备以及训练效益等方面对灭火救援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城市灭火救援能力评价体系,为提高消防部队更好的服务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可以预计,该评价体系对于城市消防管理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安消防部队 昆明指挥学校, 云南 昆明〓650208)  相似文献   

19.
Mine gas explosions present a serious safety threat in the worldwide mining industr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mining, many coal miners have been killed due to the explosions. Accordingly, on a regular basis, mine operators should get air samples from the underground atmosphere. At the same time, monitoring and tracking the explosibility of the air sample should be done as a timely matter to avoid any potential explosions. All these works can provide ve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assist the mine operators to well understand the mine atmospheric status and its trends. In additional, when facing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mine fire events, or other chemical reactions related mine accidents, determination of explosibility is a definitely significant work for the safety of miners and mine rescue personnel especially when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any mine rescue strategies. For many years, mining engineers and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a number of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explosibility of the air–gas-mixture. Their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baseline for judgments of the mine gas explosibility and in determining the extent of change. In this paper, main popular and typical methods used in mining industry to determine the mine gas explosibility are introduced and reviewed. Case demonstrations for each method are also shown and can be used to instruct readers to understand how to apply them. Finally, a brief discussion about the current methods is presented and some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are also listed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the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