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 时 间 名 称 地 点1月 陨石学和早期太阳系会议 美国5—9日 METEORITES AND THE 亚利桑那EARLY SOLAR SYSTEM 图森(Conference)8—10日 海洋盆地岩浆作用会议 英国MAGMATISM IN THE 莱斯特OCEAN BASINS(Meeting)  相似文献   

2.
土包山金铁矿床产于石英闪长玢岩火山—侵入体裂隙中的矽卡岩内,与岩浆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所形成的贯入型矽卡岩有关,其成岩温度380℃—515℃,磁铁矿成矿温度300℃—380℃,硫化物和自然金的形成温度200℃—310℃,碳、硫、氢、氧同位素资料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的岩浆,而成矿溶液主要为岩浆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大陆岩石圈发展历史中的核阶段、克拉通阶段和大陆海洋阶段的岩浆建造为线索,着重介绍了岩浆岩建造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指示作用,以助人们了解具体的大型大地构造及其个别单元的岩浆作用演化的规律性,以及正在演化的岩石圈内岩浆作用变化的总趋向。  相似文献   

4.
闽东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沿线出露大面积白垩纪花岗岩岩基,普遍存在岩浆混合现象,肖厝侵入岩是其中的代表性岩体。野外观察和化学分析表明,肖厝侵入岩由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以及该两种混合端员岩浆混合形成的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过渡岩类组成;岩石总体富碱、富LREE和LILE、贫HFSE;A/CNK=0.82~1.05,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部分受流体交代的岩石A/CNK值可升高至1.69;岩浆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的选择性富集/亏损和同位素组成的均一化,(87 Sr/86 Sr)i为0.7055~0.7061,εNd(t)为-1.9~-3.0。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肖厝侵入岩的岩浆混合开始于约136Ma,于121Ma时初始侵位于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肖厝侵入岩的成岩机制,提出岩体侵位早于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两者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118~100Ma时该构造带曾发生过深层次地壳逆冲推覆,使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和肖厝侵入岩共同快速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5.
<正> 尽管普遍认为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上新世—更新世岩浆区产出的以硅质为主的岩浆起因于地壳深熔作用和沉积物的大规模同化作用,但是与日俱增的论据表明,类似于罗曼更新世—全新世岩浆区中产出的那些岩浆,至  相似文献   

6.
<正> 不同种类的石棉矿床所处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它们所属的成因类型:温石棉—热液型,直闪石石棉—变质型,纤兰闪石石棉—远成热液型(层状、非岩浆成因)或变质型。 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温石棉矿床的形成同花岗岩类对超基性岩的接触影响有关,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其形成同超基性岩的自变质作用有关。有人认为直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时间都早于日本约30Ma。西南日本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120~105Ma)是在大面积白垩纪岩浆作用的起始阶段由大洋俯冲板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标志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是板内环境的晶洞A型花岗岩和以流纹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在西南日本岩浆岩带是年轻地壳挤压重熔的S型过铝质石榴石/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流纹岩,不存在类似华南的壳源S型花岗岩,中国东南沿海没有代表洋壳俯冲的弧岩浆岩。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源区都以幔源为主并有前寒武纪再旋回地壳物质加入,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随时间推移,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中幔源组分增加,而西南日本则相反。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开始(170±5Ma)是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减薄,陆内深断裂再活化的结果。东亚大陆边缘在晚中生代(120Ma)进入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构造体系,但不同地段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8.
浙闽赣地区的火山金属矿床及其成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区内已知的Pb、Zn、Ag、Cu、Mo、Au和稀土等矿床确定出主要的火山金属矿床类型有五:火山热液型、斑岩型、火山沉积—热液迭加型、火山热液改造型和火山岩风化型。并简明地描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刑不同方法测定了火山矿床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根据火山岩中稀土和锶同位素组成确定了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来源。铅、硫同位素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的信息。氢氧同位索组成表明火山金属矿床形成时天水起了重要作用,提出天水—火山成矿体系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江西广丰岭底早白垩世破火山口进行了全面研究,选择军潭山—岭底实测火山旋回地质剖面作为该火山口基准剖面,厘定了该火山机构早白垩世中墩组第三旋回火山岩地层及其与晚期火山活动侵入的花岗斑岩的关系,划分了火山岩岩相类型、组合;对基准剖面采集样品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地层、岩相、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了火山岩相与火山喷发类型的成因机制,探讨了母岩浆性质、起源及火山—侵入作用的构造环境。研究认为,岭底火山岩为铝质A型流纹岩,形成于以挤压为主并转向拉张的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铜钹山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及区域岩浆构造演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球断裂带(格朗德河大地构造和岩浆作用)会议将于1978年10月8—17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圣菲举行。会议将讨论的议题有:区域.沉降、构造和理论摸型以及大陆断裂成因及其对板块构造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岩浆作用的表现形式、火山喷发方式、搬运方式、堆积环境、成岩过程以及距火山口远近等因素,将岩浆作用产物的岩相类型分为侵入岩相、侵出岩相、火山岩相等三大类十二种岩相类型.并详细阐述了区内火山岩相类型及其时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河南嵩县安沟钼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以构造控矿为主,石英-方解石脉是钼矿的主要矿石类型,属石英-方解石脉型钼矿。本文介绍了安沟钼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钼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义县大铁厂地区金钼矿床为浅成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受韧性剪切构造和岩浆活动控制。本文在详细研究了矿床地质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统总结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及侵入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微量元素以及Nd、Sr、O同位素资料,结合各构造岩浆活动区基底变质杂岩的性质,在Ⅰ型和S型分类的基础(依据源区岩石的性质)上,首次提出了I~S过渡类型的概念,它反映其源区岩石由火成岩和沉积岩以不同比例构成的一个“混合建造”。根据其性质与典型的I型和S型亲缘性的大小,进一步分出了IS和SI两种,并归纳了I型、过渡型(包括IS和SI)以及S型岩石在研究区内的一些综合标志特征,划出了它们在空间上的主要的分布区域。指出过渡类型岩石普遍发育是本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 ,卡林型金矿曾被当作典型层控矿床。但近年来在美国卡林型金矿带的一系列找矿新进展说明 ,地层对于成矿的意义不如构造和深源的成矿流体。对于第三纪热点活动、岩浆作用及卡林型金矿形成之间相互关系的新认识 ,为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滇黔桂、陕甘川等卡林型金矿集中区在许多方面可与美国卡林型金矿对比 ,在找矿方面也应打破单一沿层找矿的旧框框 ,开拓新思路 ,注意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及有岩浆或深源热液活动的部位找矿。  相似文献   

16.
白石嶂钼矿区归属于环太平洋钼成矿带华南褶皱系钨-铜-钼成矿省,成矿于中生代燕山期。矿床赋存于燕山二期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株南东端西侧与上三叠-下侏罗统地层的接触带,白石嶂断裂(F19)与杨塘断裂的交汇部位。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着重研究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并对矿床的成矿专属性作了初步探讨。文章对围岩及其蚀变特征与矿体/矿石赋存特征、矿体规模之间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总结矿化富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粤东地区钼矿成矿特征,总结出本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为粤东地区该类矿床的寻找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的岩浆岩在某些地区表现为由酸性→中性→基性的演化顺序,我们称之为岩浆的逆向演化.本文讨论了岩浆逆向演化的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及其产生机制,同时也论证了岩浆逆向演化与内生成矿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邦多—措麦地区新构造运动划分为冈底斯北缘稳定上升区、冈底斯掀斜上升区和纵贯南北的当惹雍错—许如错地堑区。概述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以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火山、地震活动等为主要表现形式。从现代地貌格局、活动构造形迹、近代岩浆作用和地热、地震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根据中新世以来的构造作用、沉积特征、岩浆活动等特征,对区内的新构造运动的演化作了初步总结,大致划分为4个强烈活动期,即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早更新世末和中更新世末—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9.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属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带,是连结高山荒漠和山地荒漠的关键区域。根据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及各分带的组合配置形式,可区分出干旱、极干旱、高寒干旱及高寒半干旱四种结构类型组。垂直自然带的区域变化明显,喀喇昆仑山与西昆仑山育显著不同,不仅南北翼有别,东西方向的递变也很突出,反映出大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全新世以来,干旱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突出,建议对雪岭云杉和昆仑圆柏等采取保护措施,并在羌塘高原腹地建立高原自然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安徽黟县西坑银多金属矿床的构造地质、地层与蚀变、岩浆作用、银矿体与矿石及同位素等特征,探讨了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