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了生物强化技术及其降解理论,分析了生物强化法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详细列举了直接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谢基质类物质、固定化生物强化技术、引入生物强化制剂、生物强化工艺等四个方面的生物强化技术,分别介绍了废水、废气处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典型应用实例,并指出了生物强化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类型,重点分析了微生物、植物对土壤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11种生物修复技术,探讨了土壤污染生物修复工程设计,最后对生物修复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的适应方式,总结了污染防治及研究的几个热点。  相似文献   

4.
安青  陈德珍  钦佩  岳霞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720-4735
回顾了常用的生物炭活化方法,包括酸活化、碱活化、气体活化、等离子体活化以及金属浸渍活化等,并且针对不同的活化方法对生物炭的孔径分布、比表面积、活性基团和活性位点的密度等理化特征及其对生物炭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最后,进一步探讨了采用不同的活化方法获得的生物炭的应用场景,以期为定制型功能生物炭及生物炭的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的生物控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控制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大气污染控制新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其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深入研究,生物控制技术必将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处理废气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及现状,并分析了生物处理工艺的使用范围,设计要点,运行效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阐述了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类型,重点分析了微生物、植物对土壤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的修复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11种生物修复技术,探讨了土壤污染物修复工程设计,最后对生物修复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生物流化床在污水处理中较传统的处理方法有明显的优势,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特定污染物的处理、传质研究、流化床动力学研究和生物流化床的工业化应用。生物流化床动力学研究仍制约着其工业化应用。文章对生物流化床动力学研究中所需参数的测量技术及生物流化床中载体颗粒流动规律的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在生物流化床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对流化床的改进研究。通过对生物流化床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生物流化床放大存在的问题,对生物流化床的工业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周建 《环境保护》2007,(7A):9-1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21世纪正步入生物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在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生物产业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经济中继信息产业之后的一个主导产业。然而,这个产业的基础是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及其丰富度。多年来,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公司一直重视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搜集和生物技术开发,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刺激了生物技术公司对生物物种及遗传资源的获取、开发和基因资源的垄断。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虽然生物资源丰富,但生物技术落后,并受制于知识产权保护,常常造成利益损失。面对国际上的资源竞争和知识产权垄断,国际社会一方面需要通过国际谈判,建立公平惠益分享的国际体制,维护资源原产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遗传资源进出境管理。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利用知识产权手段,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知识创新,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发挥生物多样性丰富大国的优势和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微藻生物柴油的优势及技术进展,以及国内外培养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微藻生物柴油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微藻生物柴油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还原法是一种修复铀污染地下水体的有效方法,值得开展广泛研究。文章在阐述铀种类及迁移性的基础上,从生物还原机理及主要微生物等方面对生物还原法进行概括介绍;同时探讨了生物群落结构、氧化剂、电子供体等因素对生物还原效率及产物稳定性的影响,总结并提出了生物还原的一系列强化方法及实地应用,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生物还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毒性及生物有效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5,自引:7,他引:118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环境化学中与生物毒性有关的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研究。同时归纳了环境因素对形态分布及生物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如何建立起形态和毒怀两者间的联系,即由物理化学测试给出生物毒性和生物有效性信息,是形态分析的发展方向,在形态与生物毒性上建立起飞析的水质标准,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归纳了有关气溶胶吸湿性的测量方法以及过去近30a来文献中报道的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种类生物气溶胶之间吸湿性的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生物气溶胶粒子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当相对湿度为90%时,吸湿增长因子约为1.04(真菌孢子)~1.22(细菌),花粉颗粒物吸湿后的质量与之前的比值为1.30~1.55.最后,提出了目前关于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归纳了有关气溶胶吸湿性的测量方法以及过去近30a来文献中报道的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不同种类生物气溶胶之间吸湿性的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的生物气溶胶粒子都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当相对湿度为90%时,吸湿增长因子约为1.04(真菌孢子)~1.22(细菌),花粉颗粒物吸湿后的质量与之前的比值为1.30~1.55.最后,提出了目前关于生物气溶胶吸湿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常用的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作了简要的总结、比较。介绍了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一些特殊作用及一些新的生物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污水生物处理模糊控制的研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模糊控制的应用及开发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简要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工艺难于控制的原因,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结果表明国外模糊控制发展迅速并且应用领域遍及污水生物处理的各个方面,国内在这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简要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模糊控制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生物炭作为1种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可有效去除并回收水体中的磷,由此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炭吸附磷酸盐及磷素回收研究现状,主要总结了控制生物炭吸附磷酸盐的4种主要机制,阐述了影响生物炭吸附除磷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目前应用研究的方向并提出生物炭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海滩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探讨了油污染海滩的生物修复技术,以及适合采用该技术的海岸线类型。主要内容有:生物修复常用的几种方法;每种方法的作用机理及在溢油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各种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及最新研究动态。文章认为,溢油生物修复的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应是多种方法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简要论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重点剖析了生物传感器在水、大气及其他环境监测中应用,展望了生物传感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概貌、生物资源特点及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和对策,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通过测定生物体液、细胞和组织的各种反应,用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等方法,来指示污染物的存在与否及生物个体的反应。它能够直接以生物体内靶细胞或靶分子为反应终点,十分敏感。检测结果能够说明生物个体内的细胞和组织是否已经暴露于超量的污染物中,环境污染物是否已对生物靶诱发了毒性效应,以及毒性效应是否会对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引起连锁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