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2004年,全国拉闸限电的省份达26个, 电力缺口为3500万千瓦,缺电500亿千瓦左右;2004年12月下旬,北京用电连续3 周保持在860万千瓦的高负荷状态,到12月30日,用电创下冬季负荷之最,达864.9万千瓦。据统计,近5年来全国普遍性的"电荒" 现象给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就已多达1万亿人民币。2004年,堪称中国的"电源建设年":  相似文献   

2.
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表示,我国近年出现的电力紧张状况与能源利用效率低、电力浪费现象等因素直接相关,各行各业和全体居民应当大力节约用电。而不少专家早就发出呼吁:尽快加大研究开发力度,用科技调控辅助自觉意识。据悉,“缺电”现象是2003年起供应开始广泛关注的。由于当年夏季高温,上海、广东等地电力供应开始紧张。当时多数人还认为,这只是高温造成居民用电高峰的个别现象,然而到了2003年底,一些省份竟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冬季拉闸限电”情况。去年,为了保证北京、上海等重点地区用电,…  相似文献   

3.
气候异常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在今年冬天表现的淋漓尽致,北京下了两场薄薄的雪,还未过夜,便已融化,而南方,下起了暴雪,大雪封路,拉闸限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国家已经拉响了暴雪红色警报。有一种说法,冬天如果异常,那么夏天也会相应的与往年有些不一样。这不禁使人对今夏将要举行的奥运会产生些许忧虑。气候异常相当大的原因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在通过绿色奥运的路上,让我们用碳足迹来标记下我们的环保脚印吧。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称,一些地方为了完成“十一五”的目标,采取拉闸限电等措施是不妥当的。他表示,向社会做出检讨,“十二五”期间将避免拉闸限电这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汪永晨 《环境教育》2004,(11):77-77
就在今夏.我们的生活因“拉闸限电”不方便的时候,我在德国一家民间环保组织“拯救我们的未来”办公室里踩上了一辆小小的自行车。随着我脚下越蹬越快的车轮转速的变化.对面放着的一个灯箱里装着的大大小小的灯,一个个亮了起来.而且越来越亮。当我连“吃奶”的劲也使上后.最大的那个灯也亮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从基尼系数的角度研究中国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的变化特征,依据电力消费在不同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之间的分配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反映电力消费结构对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总体呈不断扩大趋势.②第二产业对电力消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的主要因素.③居民生活用电起着缩小省际间电力消费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等地拉闸限电,甚至有的地方直接让企业停产,把老百姓的用电也停掉,以求突击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批评有些地区采取极端措施不妥当,他表示,节能减排应该常态化,不应该采取运动式或一刀切。  相似文献   

8.
陈晓侠 《环境教育》2005,(11):46-47
调查背景2002年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了二十年来最严峻的“电荒”,就连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也未能幸免,截至2004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4个省市拉闸限电,湖北省武汉市最严重时一天拉闸达600多次,范围涉及3 ̄4个中心城区,进入2005年以来,电荒现象仍在加剧,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家庭电力消费特征及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因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造成家庭电力消费特征与用电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家庭家用电器种类齐全、数量多,而农村家庭家用电器中单一、数量少;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家庭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农村家庭用电需求层次相对较低,主要侧重于最基本的照明、炊事和看电视,而城镇家庭用电需求层次相对较高,尤其是对生活便捷性、清洁度和舒适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资料报道,2003年7月底,上海莘庄工业区内崛起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这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投资6000万元,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0兆瓦以上的供电量。太阳能发电系统最适合夏季的用电高峰期,白天光照越强,太阳能的发电量越大。除了供给小区住宅内的通信、照明、电器用电外,用不完的电还可以直并入普通电网,以维护家庭用户的夜间用电。一套功率为3千瓦的太阳电池发电系统,足以满足一户普通家庭的基本用电需求。对于正处于“高温限电”的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生活用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是影响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用电的主要因素;家庭对大功率电器的拥有情况在较高的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活用电的水平;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其结论为研究中国居民生活用电特征及电力的开发利用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英国电力市场正在经历自20世纪90年代电力市场化改革以来的最大变革。本轮改革以促进电力低碳化发展、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和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为主要目标,提出一系列改革法案及电力系统配套措施。文章研究了英国本轮低碳化电力市场改革的四项核心内容与配套措施,分析了英国电力市场的低碳化改革政策,并提出了值得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个人排放交易被认为可以促进居民参与碳减排,但是因其减排收益难以覆盖高昂的建立和运行成本,降低了公众接受度。本文提出除了考虑碳减排的收益外,更需要关注个人排放交易机制的教育价值、形成正确的激励以及鼓励创新的价值,并提出可以基于当前国内多地实行的阶梯电价制度,利用电力系统现有的用户网络和账户系统,建立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以降低成本并实现上述价值。在此基础上,就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的配额设定与分配、配额交易以及清缴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绿色电力作为补充电力可以免费获得碳配额以促进绿色消费。同时,比较分析了在居民生活用电交易机制和阶梯电价制度下,不同居民家庭以及电力公司的用电成本(收益),指出了其在形成正确的激励方面的作用。最后指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交易机制可以扩展到居民的其他能源消费领域,以实现更为全面的个人排放交易。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电力趋紧,原国家电力公司实行拆分改革后,在市场推动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作用下,我国电力投资快速增长,西部电力投资进入了“爆发性增长期”。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电力建设热潮潜伏巨大风险,国家应高度重视电力工业的无序发展,防止出现新一轮大规模电力过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近几年,五大发电公司和其他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到鄂尔多斯投资,仅去年一年签订投资协议的电力总装机容量就已超过500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在晋峡蒙“金三角”,各大电力投资公司几乎圈尽了可圈的煤炭资源。目前,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下的智能用电技术与环境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用电作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自动化水平和很强的自愈能力。采用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将各种分布式再生能源迅速接入电网,对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介绍智能用电这一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及其关键技术,从能源防御体系、土地利用和电力生产等方面对智能用电与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智能用电技术可以减少碳排放,提高用电系统的抗击灾害能力,保护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是环境安全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  相似文献   

16.
以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实现全国20%的GDP、30%的进出口总额和40%的外资的长江三角洲,近年来遭遇愈来愈严重的“电荒”和环境压力。江浙沪已由过去的季节性缺电变为全年性缺电,拉闸限电频频出现,仅江苏今年缺电就高达750万千瓦以上,是去年的两倍多。专家测定,江浙沪每年用来照明发电的煤炭达180万吨,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有10万多吨、烟尘2万多吨,严重污染环境。痛定思痛,长三角建材市场紧急行动,解决照明大问题。他们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面启动了“绿色照明”工程,每年推广130多万件节能灯具,普及率高达…  相似文献   

17.
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地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 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 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 1930年12月1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在马  相似文献   

18.
在近七八十年里,生态环境脆弱的陇东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引起乱砍滥伐、过度放牧、陡坡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引起大量开垦坡地,广种薄收,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等等,出现了一系列人地矛盾.随着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止放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一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今后怎样保持和继续深化以及怎样在环境可承载下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从环境变化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并得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当你生活在这个到处离不开"电"的世界中,每天使用着电梯、电灯、空调……20年后,电力线不再简单传输电力,而是集合了通信、宽带业务和转播电视信号。现在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到秋冬季节,雾霾一词就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渐成常态化。2015年岁末,全国都笼罩在一片灰霾之中,多个省份出现所有地市"全军覆没"的现象。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雾霾高发2005年11月开始,全国猛然进入雾霾高发期,尤其是北方地区,半个中国都笼罩在雾霾当中。2015年11月8日,辽宁出现史上最严重雾霾,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污染最重,全省14个市中11个城市均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