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研究了抚顺地区典型区域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并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抚顺地区多环芳烃总量处于较高水平,且以4环芳烃为主。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抚顺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处于重污染级。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哈尔滨地区8个采样点同时安装了PUF大气被动采样器,研究了该地区2007年春季(1月末~4月末)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UF大气被动采样器主要采集了大气气相中三环和四环的多环芳烃,占总量的91.22%~96.37%,PAHs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差异,依次为:市区(356.49 ng/d),郊区(162.65 ng/d),农村(278.35 ng/d),偏远地区(183.99 ng/d),市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浓度是农村的2倍,偏远地区的3倍.污染源是影响大气中多环芳烃含量高低的主要因素,通过特征分子含量比值法对该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来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城市大气中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燃煤,农村大气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秸秆的燃烧.利用毒性当量因子法对该地区大气气相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具有与浓度分布类似的功能区差异,表明市区和农村地区大气中PAHs对于人们的健康存在较大潜在威胁.通过安装平行采样器,PUF被动采样器具有很好的重现性,研究表明,可以用于城市尺度多个采样点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同时研究.  相似文献   

3.
天津局部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分布状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津市内的几个典型地区大气颗粒物进行测定,检测出58种多环芳烃,并对11种多环芳烃进行定量测定。其结果表明,所涉及 的区域在采暖期内大多数点位的苯并(a)芘超标,超标倍数在1.1~4.6之间;交通繁忙地区的多环芳烃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地区;笔者还对多 环芳烃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特征、苯并(a)芘与大气颗粒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集北京城乡结合区和郊区冬季12个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不同粒径样品,用色谱-质谱技术分析鉴定了75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并对各粒径中美国EPA优控的16种多环芳烃做了定量分析,研究其在不同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城乡结合区大气颗粒物中优控多环芳烃总量明显高于郊区;郊区和城乡结合区大气分别有68%和85%的优控多环芳烃吸附在粒径小于2 0μm颗粒物上;可吸入颗粒物中都相对富集高环数的多环芳烃;2个地区主要污染源可能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燃煤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黄海中部4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总有机碳,粒度,多环芳烃和甲基菲等GS-MS定量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分子组成,评估南黄海中部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并识别其来源.研究表明,南黄海中部14种多环芳烃总量(ΣPAHs)在81.63~6567.31 ng/g之间,其中优控多环芳烃(ΣEPA PAHs)11种,含量为29.2~1029.1 ng/g,平均含量255.1 ng/g,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有机污染水平为中-低;苝为研究区内主要多环芳烃,分布较为广泛,其含量占所有PAHs的6.40%~88.85%,低含量苝与人为活动有关,而高含量苝代表了陆源有机质输入;多环芳烃组成,异构体分析和甲基菲特征表明,研究区优控多环芳烃主要为煤和高等植物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物以气溶胶形式输入,但部分样品表现出明显的石油源特性也证实了石油燃料,原油泄露产生的多环芳烃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西部地区表层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加速溶剂提取和GC-MS分析技术,测定了采自环渤海西部地区30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区域表土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范围为(546±854)ng·g-1.16种多环芳烃表现出典型的土壤谱分布形式,即三、四环化合物含量较高.高浓度样点多分布在京、津、唐地区,河北省西部包括邯郸西部、邢台西部、石家庄西部、张家口南部,以及山东省的济南和淄博;而浓度低值点-般位于河北省北部包括张家口和承德北部地区以及山东西北部的冲积平原地带.这些分布特征与区域排放源分布相关.低分子量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浓度变异幅度小于高分子量组份.  相似文献   

7.
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环芳烃对环境的污染分析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多环芳烃,它是人类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有机化合物,由于科学的发展,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量变对人类产生了影响,本文介绍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探讨了多环芳烃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探讨了多环芳烃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多环芳烃对水环境的影响和多环芳烃对土壤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多环芳烃的途径和方法。如微生物降解法、吸附法和光解法。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一些菜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珠江三角洲中心区经济发达地带的多环芳烃污染水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分析了55个分别采自广州、东莞以及佛山郊区表层菜地中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的含量.16种EPA(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含量为58~3077 μg·kg-1,均值为315 μg·kg-1,相对于土壤标准和世界其它地区的检测结果属于中等程度污染.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同土壤总有机碳、碳黑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几个常用参数分析得知,广州、东莞及佛山的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于石化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生物质和煤炭的燃烧.据估算,广州、东莞及佛山0~20 cm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类的储量为1292t.  相似文献   

9.
对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在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进行了探讨。在石景山、前门、农展馆、十三陵等地区的气溶胶有机污染物中均检测出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在一年中,冬季有机污染物浓度大约为春季或夏季的10倍左右,夏季有机污染程度最低。冬季(12月24日)大气中强致癌的多环芳烃BaP在所有地区均超过国家标准(10ng/m^3),农展馆地区超标2.5倍,前门地区超标5倍,石景山地区超标7.5倍,这些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的不完全燃烧,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0.
浙江沿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海洋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研究始于1977年。多环芳烃是现代沉积物中一种常见的微量混合成份,在全球范围内,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从偏远地区的几个ppb到城市和工业中心附近地区的几百个ppm(1)。我国东海沉积物中含有一些芳香度不同的多环芳烃,如(?)、甲基(?)。苯并茈、(?)、苯并(?)和晕苯等(2)。(?)是陆源物质的标志;(?)和苯并茈(苯并(a)茈和苯并(e)  相似文献   

11.
X5 200400791 拉萨市城区大气和拉鲁湿地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祁士华(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3,23(4).-349-352 环图X-58 对拉萨地区大气及郊区湿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表明,大气中的多环芳烃,颗粒物占27. 69%,气相状态占72.31%;由于高原高强度的紫  相似文献   

12.
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空气颗粒物及气相中多环芳烃的采样分析新方法,城市大气及居民室内外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及其来源,简单介绍了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水平,指标及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概况,共引文献129篇。  相似文献   

13.
大清河流域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集大清河流域72个表层七壤(0~20cm)样品,利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分特征,根据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苯并[a]蒽/(苯并[a]蒽+麓)和荧葸/(荧蒽+芘)比值分析了其污染来源,并初步评价了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54.2-3231.6μg·kg-1,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05.1和233.2μg·kg-1.多环芳烃组分特征表现出以萘、菲等2-3环多环芳烃为主,其含量占到总含量的49%,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31%和20%.大清河流域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并表现出以生物质和煤的燃烧为主要来源的特征.相对于国内外其它地区多环芳烃检测结果和土壤标准,大清河流域土壤多环芳烃处于中等偏低污染水平,Nap和Fla是主要的超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北京石景山地区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北京石景山地区大气中有机质浓度、各族组成及其饱和烃、多环芳烃的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大气中共检测出40多种多环芳烃,其中很多属于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优先控制污染物,以及具有致癌和怀疑有致癌性的多环芳烃。其主要来源于煤的不完全燃烧,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其中煤比石油所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多环芳烃(PAHs)在大气中的相分布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通过对广州市老城区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表明 ,该区多环芳烃的污染相当严重 ,不同季节测定的多环芳烃总量差别不大 ,但颗粒相多环芳烃在春季占的比例 (44 8% )要高于夏季 (9 4 % ) .气相中主要以芴、菲、甲基菲、荧蒽、芘等低环数的多环芳烃为主 ,而高于四环的多环芳烃主要是分布在颗粒相中 ,苯并 (ghi)是最主要的颗粒相多环芳烃物质 .  相似文献   

16.
对某工业遗弃区土壤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 PAHs)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采用Har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及多介质环境目标值评价法对土壤中重金属及多环芳烃( PAHs)进行生态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以汞、铜、锌、镍为重,污染排序为汞>铜>锌>镍>砷>镉>铅>铬;多环芳烃(PArs)中污染主要以...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及周边地区非取暖期植物叶片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采集了北京大学校园内及周边交通干线附近6种植物叶片样品,分别测定了叶蜡和叶组织中的多环芳烃含量,同步测定了叶蜡、叶脂、气孔密度等参数,藉以探讨机动车尾气排放对植物叶蜡和叶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结果证实:交通干线附近样品叶蜡和叶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显著高于校园对照.叶蜡中多环芳烃含量较叶组织高1~2个量级.叶蜡和叶组织中16种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布谱相似,但高环化合物更多在叶蜡中聚集,而低环多环芳烃在叶组织中占优.叶蜡多环芳烃含量与单位叶面积中的叶蜡含量成反比,叶组织多环芳烃含量与气孔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成都经济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GC/MS分析成都经济区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含量及分布特点,得出成都经济区不同高度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检出率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0~58.09 ng/g;剖面I中多环芳烃含量随高程增加而减少,多数物质最高值出现在海拔433 m处;剖面Ⅱ中多环芳烃含量随高程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人体接触多环芳烃的指标—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对尿中1-羟基芘的研究意义,方法,在不同环境领域中开展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所取得的成果做了系统介绍,尿中1-羟基芘是人体接触中多环芳烃的一个灵敏和有实用价值的指标,它在工业卫生,工业污染地区,城市环境和关系到多环芳烃污染的职业人群中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为多环芳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依据,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滨海新区局部区域汉沽和大港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不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不同期别污染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采暖期多环芳烃和可吸入颗粒物中苯并[a]芘浓度均远远高于非采暖期。多环芳烃在不同期别也有不同的分布特征,非采暖期均是高环类多环芳烃占主导地位,比例超过60%;而在采暖期则是中环类多环芳烃占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