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某自1957年起开始在某区石棉制品厂上班,1984年办理了退休手续。2007年,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出《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诊断杨某惠5期尘肺。同年7月,该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认定杨某符合《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标准三级。杨某随即向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该局经审查后,认为杨某超出申请期限,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结论。请问,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2.
《劳动保护》编辑部: 贵刊1992年第9期推荐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其内容是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显然是在重伤范围之内,但又只讲“伤残等级是伤残待遇的依据”,没有明确与重伤的关系,即《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与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的关系。我们认为,“致残”已达到重伤范围。可是《鉴定标准》只讲工伤待遇,不明确与重伤关系。到了企业,不论工伤、重伤还是工伤的待遇都在劳动工资部门处理。可否把《鉴定标准》作为《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的具体补充文件来处理重伤定性政策…  相似文献   

3.
GB/T 16180-2006 2007年5月1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职工工伤致残劳动能力鉴定原则和分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劳动科学》2007,(12):50-52
案情简介 2005年5月14日,付某在某橡胶厂工作时被炼胶机挤伤左手,伤后被送到医院治疗,由某橡胶厂承钽了所有治疗费用。2004年1月7日,付某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被告知某橡胶厂未经工商登记,其系非法用工,不能认定工伤。5月10日,付某的伤情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六级,无护理依赖。6月22日,付某持上述结论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某橡胶厂按非法用工标准一次性支付其相应待遇。  相似文献   

5.
《安全》2014,35(6):60-61
人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贯彻《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为工伤职工提供公平公正、方便快捷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以下简称《条例》)对劳动者工伤认定管辖权的确定作出了明确规定。《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似文献   

7.
<正>劳动能力鉴定是我国社会保险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公正、准确地实施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正当的伤残等待遇的前提,也是完善我国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要求,对化解和协调与人身损害有关的劳动争议、民事损害赔偿争议也具有重要意义。《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施行,对于我国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制  相似文献   

8.
<正>《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于2014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负责人就《办法》出台的意义、主要内容、实施办法等进行了解读。2014年2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贯彻《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为工伤职工  相似文献   

9.
施倚 《劳动保护》2007,(5):106-106
编辑同志: 我公司一名职工于2005年1月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工伤(右肘受伤),经当地劳动鉴定部门鉴定为十级工伤。同年11月,该职工再次发生工伤(右脚受伤),经劳动鉴定部门鉴定为九级工伤。2007年1月,该职工提出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其两次工伤的一次性医疗补助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劳动科学》2009,(4):64-64
津劳社局发[2009]46号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委、局(集团总公司)劳动保障部门,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贯彻《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现就工伤认定工作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一般应向用人单位坐落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似文献   

11.
第三讲《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主要内容1996年8月12日,原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同年3月1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这两个文件...  相似文献   

12.
第五讲工伤评残标准和实施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技术基础。本讲围绕《试行办法》第三章“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的内容,讲述工伤评残标准的制定、内容和实施,并涉及劳动鉴定的沿革。一、劳动鉴定的作用和政策依据劳动鉴定就是对伤病残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  相似文献   

13.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给劳动保护工作提出新任务劳动部社会保险司司长胡晓义8月12日.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这个《试行办法》将与今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GB/T16180)同时于10月1日正式...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3月9日,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劳动鉴定无统一标准的状况,为准确评定残情等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个标准是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为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由劳动部、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的。制定过程中,吸收了有关科研、医疗单位的十余个临床学科的数千名专家参加。 新颁发的标准规定,职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十级,其中一、二、三、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某公司职工缪某在检查施工质量时,被一滑下的钢梁砸中胸部倒地受伤致残,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评定为六级伤残,公司在收到有关缪某伤残等级鉴定书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未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再次鉴定中请和复查鉴定要求。公司未为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缪某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起中诉,要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的规定,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关系,由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就医的交通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共计20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劳动法》的贯彻执行,保证工人的安全、健康和福利待遇,劳动部于1996年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批准并印发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国家标准,GBH161801996,以下简称《评残标准》),于1996年10月实施c《评残标准》中界定:听功能障碍包括长期暴露生产噪声所致的职业性噪声聋……等产生的听觉伤害。达到一定程度的听功能障碍,分别可评为4至10级致残。一、职业性噪声聋的认定《试行办法》中规定: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人社局近日出台了《关于实施〈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曾经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父系(包括退休)后,未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且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经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可享受工伤相关待遇。  相似文献   

18.
某胶鞋厂职工韩某,1985年进厂,1997年9月至1999年9月从事接触苯的工作,1999年10月8日由当地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001年12月25日该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中毒诊断组《鉴定意见通知》结论:慢性职业性重度苯中毒。2002年4月29日该市劳动保障局据此作出工伤批复单认定韩某属于工伤。胶鞋厂不服,7月12日向该市政府申请复议,9月5日市政府复议维持劳动保障局工伤认定决定,  相似文献   

19.
常熟市某纺织公司42岁挡车女工顾某于2006年4月在车间工作时,右手中指不慎被机器轧伤致残,经劳动能力鉴定为伤残10级。《工伤保险条例》和《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颁布施行后,企业发生工伤事故的成本大大增加。在大量的职工工伤致残事故中,属于7-10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情形的占到整个重伤致残事故的90%左右。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