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南输场地的地质情况,提出了处理油罐地基的方法.针对技术要求进行选择场地,分区进行强夯试验.利用科学仪器对强夯效果进行检验及评价,得出强夯施工参数的结论,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吉大港新锚地集装箱码头位于孟加拉国Karnaphuli River河边,基底地层主要以填土、淤泥质土和粉细砂为主。对地基处理前集装箱堆放区和龙门轨道处的地基沉降量进行估算,总沉降量分别为462.2mm和562.4mm,均不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结合地基的加固要求。提出采用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各项技术参数,并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利用此方法进行强夯的计算设计方便快捷、有效、减少计算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真空击密法是指通过真空排水-击密多遍循环,从而对淤泥粉质黏土进行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高真空击密法在京唐港首钢码头有限公司矿石、原辅料及成品泊位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并通过高真空击密法检测试验确定了地基处理施工参数,经处理后的地基增加了土体的密实度,表层形成了固结硬壳层,完成了大部分工前沉降,且地基承载力超过150kPa,能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表明该地基处理方法在本工程中的应用是成功的,对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流相软土为例,应用检验合格的Bp网络模型,对影响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到了液性指数I_L、被加固土层厚度h、排水设计、施工工艺与加固效果之间定量的关系,对实现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某地铁工程为例,通过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对地基土标贯试验指标N值与土体部分物理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线性拟合关系式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一般性黏土和老黏土的压缩模量、内聚力及内摩擦角,砂土的变形模量、承载力、内摩擦角、剪切波速及动弹模量都与标贯击数N值成正比关系;对于不同的地层类型,其拟合精度也有所区别,而对于该工程地基土,砂土的预测精度普遍高于黏土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1强夯概念 强夯是使用吊机设备,将具有较大质量(一般为8~14 t,最重达20 t)和一定结构规格的夯锤起吊至较大高度(一般8~20 m,最高达40 m)后,使其自由下落,强大的冲击能量(一般为1100~4000 kJ,最大达8000 kJ)使地基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很高的动应力,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土体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并可改善砂土地基抵抗震动液化的能力,消除黄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是种快速加固软弱土体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贵州岩溶地基评价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恒 《地球与环境》2006,34(3):87-91
以贵州为例,将山区岩溶地基分为岩石地基、红粘土地基、岩土地基三类,对各类地基评价方法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评价方法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处理对苯二甲酸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有机黏土为载体的两段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对苯二甲酸(TA),研究其处理有机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在TA负荷低于3.5kg/(m3穌)时,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能稳定运行,前段出水中TA和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分别大于97%和96%.在高负荷时,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平均去除率比不加黏土的活性污泥对照床高15%,出水水质也相对稳定.因此,有机黏土生物流化床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9.
雷春生  朱晓峰 《环境工程》2016,34(6):95-100
以乙醇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和三乙醇胺为胺源,采用水热法对凹凸黏土进行胺化处理,制备甲醛吸附剂。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分析光谱仪、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样品粉末进行表征测试,探究不同胺处理的黏土对甲醛吸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黏土经胺化处理后,表面带有氨基,对甲醛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乙醇胺处理的黏土样品吸附性最强,循环吸附6次的过程中,试验箱内甲醛浓度均低于0.1 mg/m3。  相似文献   

10.
地基处理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改良地基的性质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根据地基处理技术所具有的特征及其处理效果,同样可以将它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在考察不同地基处理技术的原理及工作方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将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及解决有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及其方式,对使用地基处理技术解决环境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