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我们从1983年开始利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技术检测了农药和诱变剂损伤,1984年又进一步研究筛选出了对农药更为敏感的蚕豆品种——松滋青皮豆.本文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技术,直接监测湖北省黄石市青山湖的污  相似文献   

2.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物的诱变活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10份矿尘样品、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15份真菌提取物进行诱变性研究,结果有10份矿尘、AFB_1和5种真菌提取物能明显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增高;对其中5~#矿尘、AFB_1和杂色曲霉提取物进行剂量效应测定,显示了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具有诱变活性,这对当地的肿瘤发病率可能起重要作用。说明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研究环境诱变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刘灿辉 《环境与开发》1994,9(2):252-253
本文应用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对NaN_3和K_2Cr_2O_7进行诱变性研究,结果表明:NaN3和K_2Cr_2O_7能明显诱发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增高,并且浓度越高,微核率越高。说明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是研究和监测环境诱变剂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微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近年来我国利用微核技术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对微核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植物微核技术-紫露草四分体微核技术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目前我国微核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优化设计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了3种典型的人工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以期该方法可以作为人工纳米材料遗传毒性评估的实验教学方法,并能够推广使用。通过反复的实验,对传统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用这种优化设计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纳米铜、纳米氧化锌和纳米二氧化硅3种人工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优化了传统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的关键步骤,如:震荡设置、染毒时根尖长度、解离、染色时间等;(2)3种纳米材料均能诱发较高的微核效应,且微核千分率比较:纳米铜>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3)同种纳米材料不同浓度与阴性对照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种浓度的3种不同纳米材料间的微核率有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4)采用优化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去评估人工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科学性。通过该文的研究,以期优化的蚕豆根尖微核技术能够得到更广的应用,并为今后纳米材料遗传毒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会引起染色体畸变而形成微核.本实验表明农药甲胺膦对蚕豆根尖有明显的微核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微核率与实验用农药甲胺膦浓度成正比.当甲胺膦达到一定浓度时即成为诱变污染物,对遗传物质表现出明显的损伤作用.浓度越高,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除草剂异丙莠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以不同浓度的异丙莠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异丙莠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异丙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异丙莠浓度进一步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异丙莠能降低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并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一定剂量的除草剂异丙莠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8.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本省六家国有企业的排放废水进行监测,同时与污染指标CODcr进行比较,对各企业排放废水的污染水平及与理化指标的关系作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蚕豆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大,DNA含量较多,因而对诱变物反应敏感,利用企业废水对蚕豆根尖细胞核的诱变中微核数量的多少,即,微核干分率MCN‰大小来检测企业废水中致突变的能力,并且通过污染指数PI值来分析水质的综合毒性。  相似文献   

10.
乐知  王沁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2):81-84,92
本文选择两种洗发水为研究对象,以松滋青皮豆为研究材料,通过试验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并结合生物量分析检测洗发水的毒性,结果表明:两种洗发水均能使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显著上升,并且随着处理液的浓度上升,微核率也相应增大,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诱变效应;通过污染指数的分析表明,洗发水属于污染物,在极高浓度下具有非常强的致突变能力;生物量分析显示,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升高,蚕豆种子的生物量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低浓度处理液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洗发水的安全性状况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利用蚕豆很尖激核技术研究淮河水的污染情况及致灾变性。结果表明,多数月份该水能诱导蚕豆很尖做校率的明显增高,对综合评价水质提供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利用蚕豆根法细胞和人在淋巴细胞的微核试验对6种硝基芳烃化合物的致突变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邻二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6-二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和对硝基溴苯均能诱发两咱细胞的微核率增加,除了对硝基溴苯外均具有明显剂量一效应关系。引进标准剂量概念比较5种硝基芳烃人合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致突变性强弱依次为2,4-二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间二硝基苯〉2,6-二硝基甲苯〉邻二硝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Hg,As,Pb)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分别探讨不同浓度的HgCl2、As2O3、Pb(NO3)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gCl2可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上升,说明HgCl2对蚕豆根尖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诱发突变(微核)。不同浓度As2O3可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上升。说明三氧化二砷(As2O3)对蚕豆根尖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诱发突变(微核)。蚕豆根尖微核率在铅离子浓度0—25mg/L范围内,随着硝酸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硝酸铅是一种较强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14.
木质板材释放的甲醛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木质人造板材释放气体的遗传毒性,用木质人造板材释放的不同浓度的甲醛气体对蚕豆vicia faba根尖进行染毒,用显微镜观测根尖细胞的微核率.结果表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与甲醛气体的浓度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经1.24mg/m3和3.71mg/m3甲醛气体灌流染毒的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甲醛气体可以通过液相的吸收产生高浓度的蓄积,从而引起浸泡其中的根尖细胞发生DNA损伤.  相似文献   

15.
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淮南大通和谢二煤矿塌陷塘的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水体的氯化物、电导率、CODCr、BOD5、DO和总磷、总氮。结果表明:大通和谢二煤矿塌陷塘水质已经受到中度污染;蚕豆微核技术与氯化物、电导率、CODCr、BOD5、DO和总磷、总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甲醛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甲醛的遗传毒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蚕豆根尖细胞对空气中的甲醛非常敏感。当甲醛处理浓度为2.85mg/m3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就明显高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水平。随着甲醛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幼根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微核率与处理时间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松滋青皮蚕豆根尖细胞对甲醛污染的敏感性高于普通蚕豆。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核技术评价水质重金属污染的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技术和正交试验法,对含Pb、Cd、Cr和As的不同浓度组合的模拟废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徽核率与对照的微核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当污染指数<1.68时,水质基本没有受重金属污染物污染;当污染指数≥1.68-<2.98时,“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未超标;当污染指数≥2.98-<4.90时,污染物含量亦未超标,但已有1种以上污染物含量达到农用灌溉水质二类标准;当污染指数≥4.90-<5.38时,有1种或2种污染物含量超标;当污染指数>5.38时,至少有3种污染物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8.
蚕豆微核、发光细菌急性毒性、鱼类急性毒性等实验基础上,采用PEEP(潜在的毒性效应)和CHIMIOTOX(预测毒性)等指数对6个重点行业的10家受试企业的工业废水生物综合毒性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受试企业所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均较大,迫切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