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能源,失去了能源的持续供给,人类社会必然消亡。目前人类使用的大都是常规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常规能源是地球在几十亿年漫长演化过程中一点一点积累储存起来的,人类无节制地使用,会在短短几百年中就将其消耗殆尽。据权威部门预测,按目前开采速度,地球中的石油将在30~40年内告罄,天然气将在50~60年内枯竭,人类有煤可用的日子也不超过200年。如果考虑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上的时间还会更短。  相似文献   

2.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目前现代工业化所利用的主要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裂变物质等又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能源战略作为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世界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吴博任 《环境》2006,(1):84-85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矿物,被称为“化石能源”。自18世纪工业革命队来,这三种能源成为支撑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5.
全球生物能源发展及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以生物质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以替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从广泛的定义来看,沼气、农作物秸秆能源、用作能源的树木、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都属于生物能源的范畴。生物能 源是目前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类型,约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15%。而近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生物能源主要是指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由于其发展迅速,并且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后面所讨论的生物能源主要指这两种生物液体能源。  相似文献   

6.
左申 《世界环境》2003,(5):64-65
据有关专家预测,地球上现有的矿物能源乐观估计也不过再用100年,加上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能耗的成倍增加,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人类面前。且不说矿物能源这种日趋枯竭的危机局面,仅从它们对环境的污染而言也足以令人扼腕了。人们长久期盼着能找到一种“石油植物”,像稻米的春种秋收一样,春播绿草,秋收石油。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5,(1):63-63
时代呼唤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能源人均消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按现在的开采水平估计,世界上的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在几十年内逐渐枯竭。如果不加紧开发新能源,几十年后人类社会将面临一个能源困境。  相似文献   

8.
<正> (一)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发展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同时,按人口平均消耗的能量,已被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志。工业发达的美国,按人口平均能量消耗已达到十瓩左右。能源的大量开发与使用,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却给环境带来了污染。现阶段,能源已经是人为污染源中最主要的污染源了。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石油占世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大量地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导致环境恶化。同时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大量使用的结果使其储藏量急剧下降,迫使人们不得不尽早寻找其他能源。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新能源应选择对环境污染很小或不产生污染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石油短缺,因此正在努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以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全球变暖趋势。在此紧要关头,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就显示出了重要性。由于目前西欧正逐渐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使得西欧在推行替代能源的过程中面临  相似文献   

11.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提供的能源占世界电力、加热和运输用能源的90%以上。其排放的污物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1979年世界矿物燃料的消耗量估计如下: 石油 3.15×10~9吨煤炭 2.74×10~9吨天然气 54.13×10~(18)焦耳 (140×10~9米~3) 矿物燃料的燃烧会释放出气体、颗粒物、痕量元素和热。目前全世界每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估计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中国能源的现状,其中主要包括能源储量和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低下;煤炭储量可观,但品质不高;能源生产增长迅速;能源短缺。尤其是清洁能源短缺,清洁能源危机将会长期存在。我国如此的能源现状已造成大气环境煤烟型严重污染。我国从石油输出国已变成石油进口国,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实施的“能源自给政策”急需调整。采用洁净煤技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确保经济在持续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大气环境免遭污染,即经济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06,(3):55-55
人类的衣、食、住、行,哪一项也离不开能源,可以说,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但有限的能源储量已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度增长,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会日益突出。更使人们感到不安的是,人类所消耗的碳载体矿物燃料,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达210亿吨,并呈上升趋势,而且还伴随有其他有毒物质,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8》中文版摘要中指出,现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将于2010年后不久超过天然气,成为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电力燃料。  相似文献   

15.
春播绿草秋收"石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申 《环境》2004,(1):45
长久以来,人们期盼着能找到一种“石油植物”,像稻米的春种秋收一样,春播绿草,秋收石油,以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功夫不负有心人,日本专家发现了一种芳草类植物,一公顷平均每年可收获、提炼12吨“生物石油”,比其他现有任何能源植物都高产。它就是一种理想的石油植物——象草。据有关专家预测,地球上现有的矿物能源乐观估计也不过再用100年,加上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能耗的成倍增加,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紧迫地摆在人类面前。且不说矿物能源这种日趋枯竭的危机局面,仅从它们对环境的污染而言也足以令人扼腕了。  相似文献   

16.
陈学俊 《环境》1999,(8):6-6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虽然1992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世界前茅,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但在另一方面,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为印度的2.2倍,为发达国家的4倍~6倍;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又造成能源的浪费,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再者,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一年总耗煤量约12亿吨,年排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金 《福建环境》2003,20(4):64-64
地球上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化石燃料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和生物质能 ;核能是核裂变或聚变过程释放出的能量。生物质是植物或动物的生物体总称 ,其主要是由有机物组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储存起来 ,我们通过合适的方法可以把这种储存起来的太阳能转化为直接利用的能源。人们称之为“生物质能”,美国科学家又称之为“生物矿”(bio- ore)。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地球上现有植物生物质存量约 1 841× 1 0 9吨…  相似文献   

18.
应春豹 《环境》2002,(12):38-38
60年后煤将退出能源舞台由于石油资源行将枯竭,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据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12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公元2000年,煤和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各占28%左右;而到2020年时,石油占的比例将下降到25%,煤则上升到34%,再次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称为第一次能源革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前夜。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煤10万亿吨(标准煤,下同)的地质储量,已探明的储量约3万亿吨,其中有开采经济价值的约6600亿吨。到2020年,世界煤耗量将达66-85亿吨;而  相似文献   

19.
应春豹 《环境》2004,(10):57
60年后煤将退出能源舞台。由于石油资源行将枯竭,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据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12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公元2000年,煤和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各占28%左右;而到2020年时,石油占的比例将下降到25%,煤则上升到34%,再次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称为第一次能源革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前夜。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能源植物的概念、开发利用能源植物的意义,以及能源植物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论述了上海地区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如何开发利用木本能源植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