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萃取与净化方法的比较选择,建立了一个同时检测环境介质中(水、沉积物)五种激素类物质与六种本分美内分泌干扰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回收率在70%以上,应用此方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段江水样品和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浓度均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天然和人工合成激素类物质和其他国家和地区浓度相当或略高。  相似文献   

2.
环境激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激素(环境荷尔蒙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一类具有高稳定性、难生物降解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因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环境激素类干扰物质的来源、种类及与生物体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它们进入人体的途径以及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通过调查国内环境激素污染问题,指出环境激素污染存在的广泛性,需要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防治环境激素污染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3.
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和人体的内分泌机能造成影响。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作用机理及特性。重点阐明了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分布及去除。提出纳滤去除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必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文章从多个方面较详细地综述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大都为环境雌激素,其来源有 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人类的生殖障碍、发育异常、某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详细剖析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有害影响及机理,概述了其活性的鉴别方法和以色谱为主的检测分析方法。最后,结合雌激素降解的研究,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迁移、转化及降解等进行分析,指出环境内分泌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迁移、降解;一般情况下多数不易降解、易富集;研究其降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环境激素类有机氯农药的用途和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环境中被报告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的化学物质清单>中16种环境激素类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基本概况、用途、危害以及针对有机氯农药污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激素行为与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健彪 《福建环境》2002,19(5):50-51
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内分泌的干扰作用巳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该文叙述了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环境激素行为,来源及环境空气、水体、生物、底质中的存在情况。并介绍了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环境荷尔蒙物质的种类、危害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荷尔蒙物质是指环境中存在的 ,可以侵入人和动物体内、扰乱其内分泌功能 ,进而影响免疫、内分泌、生殖、神经等系统功能的化学物质。本文对环境荷尔蒙物质的种类、对人体和动物的危害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环境荷尔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荷尔蒙及其种类 众所周知,代谢调节物质在人和其他生物体内含量甚微,但作用却是巨大的。自然界中,生物得以进行正常新陈代谢、世代相传的重要原因就是生物能根据自身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合成自身所需的各种代谢调节物质。这类代谢物质通常称之为内分泌激素或体内荷尔蒙。而环境荷尔蒙指具有类似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的一类物质,能引起生物内分泌紊乱。因其为生物机体之外存在的,故又称之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 这类物质除众所周知的二恶英外,目前已探明的就有近70种之多,主要为杀虫剂(六六六、甲氨甲酸萘酯、氰丹…  相似文献   

9.
化学污染的现状及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全球和我国化学污染的现状.目前化学污染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新化学污染物质不断涌现并对自然界和人体造成潜在的和深层次的危害、化学污染成为危害公共安全重要因素、危险化学废物越境转移频繁.当前化学污染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二[口恶][口英]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污水中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例如,药物、个人护理产品中的添加物、家用化学物质和工业化学等物质都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这些污染物质的大部分在环境中含量非常低,范围在pg/L至ng/L间,因此,被称为微量污染物.这些微量污染物质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表现在内分泌干扰作用、化学敏感作用,污染混合物的交互作用以及长期暴露下的慢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激素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合成物质,会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引起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环境激素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并能被积累于周围的环境中。综述了环境激素对各生物类群和人类生殖机能和其它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就防治环境激素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环境激素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合成物质,会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引起生物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环境激素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并能被积累于周围的环境中。综述了环境激素对各生物类群和人类生殖机能和其它方面造成的影响,并就防治环境激素污染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全球和我国化学污染的现状。目前化学污染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新化学污染物质不断涌现并对自然界和人体造成潜在的和深层次的危害、化学污染成为危害公共安全重要因素、危险化学废物越境转移频繁。当前化学污染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杌污染物和二(口恶)(口英)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环境雌激素是指一类外源性化合物,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干扰体内正常分泌物质的合成、释放、运转、代谢、结合等过程,对生物和人体的内分泌机能造成影响,有关环境雌激素的研究在整体上尚属起步阶段.本文从环境雌激素的检测方法、环境化学行为以及污染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综述了环境雌激素的研究进展,并为预测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以及选择最佳修复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就该类化合物在今后的污染防治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两种二氯苯胺对鱼类血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2,3-二氯苯胺、2,4-二氯苯胺对斑巴鱼(Brachydanio rerio)的96h急性毒性,并将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梯度浓度的2,3-二氯苯胺、2,4-二氯苯胺2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白对照组和染毒组鲫鱼血清的睾酮、17β-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二氯苯胺类化合物对鱼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为可疑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再生水与地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北京己投入运行的再生水厂及北京地区典型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双酚A和雌醇类物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再生水中所含内分泌干扰物与地表水没有明显差异。壬基酚在再生水和地表水中都有检出,其浓度在30~300 ng/L之间,而双酚A除方庄和吴家村再生水厂外,其余各水样均有检出,其浓度在0~30 ng/L之间。各水样中均有雌醇类物质检出,但含量极低。再生水处理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浓度水平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内分泌干扰物健康效应的解释,及其对环境雌激素作用的新认识和男性生殖健康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环境雌激素对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造成男性生殖健康不良效应的可能作用机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对环境雌激素健康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根据报道,环境雌激素可以通过模拟天然雌激素的受体结合机制,干扰生物体内正常的内分泌生物机制,并使生殖系统的肿瘤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8.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前处理方法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其能够紊乱生物体正常内分泌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内分泌干扰物在水环境中浓度极低,水体中复杂机质的干扰较大,在分析监测前一般要经过样品前处理过程,以起到富集痕量组分、消除基体干扰、提高方法灵敏度的作用。针对不同环境样品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前处理方法不同,分别介绍了液体、固体或类固体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提出了各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并展望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氧化处理水中典型酚类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激素是一类能干扰人类和动物正常内分泌的外源性物质,对生物体的生理过程产生很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水处理中,典型酚类污染物氧化剂降解技术的机理、特点、应用以及局限性,主要介绍了Fenton试剂、O3、二氧化氯等氧化剂及高铁酸钾新型氧化剂在酚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复合氧化剂、新型氧化剂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酚类废水氧化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的定义、性质、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并对其目前的监测分析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