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再生水常用处理技术入手,重点介绍了土壤渗滤处理技术,并将土壤渗滤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进行比较,指出土壤渗滤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对土壤渗滤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水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估准则的基础上,对水污染防治成套技术成熟度进行研究,并以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为例进行实例验证。成套技术成熟度不仅与技术成熟度有关,还与技术之间的集成成熟度有关,采用系统成熟度矩阵算法计算成套技术成熟度。通过对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十一五之前"、"十一五"、"十二五"系统成熟度评估,对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掌控,结果表明发展程度较低的技术是制约整个系统成熟度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电炉及烧结冶炼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并对烟气二恶英治理技术的技术特点、应用现状等进行整理,其中四项技术已有工程应用案例:急冷技术、吸附技术、催化降解技术,及二级除尘技术。对这四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分别进行深入研究,最终结合技术指标及经济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急冷技术长期运行费用最低,且脱除效率高,适合于高温烟气二恶英的治理;吸附技术初期投资最低,但运行成本过高,该项技术的推广需要深入研究经济性及技术可行的吸附剂回收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电除尘技术发展过程进行简单回顾 ,对近十多年电除尘技术新进展进行总结 ,提出了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除尘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中对电除尘技术发展过程进行简单回顾,对近十多年电除尘技术新进展进行总结,提出了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柴油机排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NOx与PM的生成机理,重点从燃油技术、机内净化技术、后处理技术三个方面对现代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实践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就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特别介绍了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对石油、PAH、氯酚、PCDDs等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成功实践,阐明了生物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人工浮岛技术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浮岛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有许多报道。本文概括了人工浮岛技术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人工浮岛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人工浮岛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Fenton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是处理难降解的废水是常用的技术之一。本文对Fenton氧化技术原理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Fenton氧化技术在电镀废水、染料废水、造纸废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城市热环境调查及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3S技术,此后对于3S技术中的RS、GIS及GPS技术在城市热环境调查分析中的作用和此次试验的技术步骤及关键性技术处理进行了论述。并对此次试验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环境对飞机典型结构部位疲劳寿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型机机身连接壁板、机翼壁板、机翼内部大梁结构、平尾接头及垂尾接头的典型模拟件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室加速腐蚀与随机载荷谱交替试验、载荷谱疲劳试验,分析环境对典型结构部位模拟件表面涂层损伤、疲劳断裂位置、疲劳源及中值寿命的影响,建立环境对结构部位疲劳寿命影响关系。结果 采用载荷作用后结构部位模拟件疲劳中值寿命与加速腐蚀环境-疲劳寿命后试样的疲劳中值寿命比值,估算环境对结构部位模拟件疲劳寿命的影响,比值k=1.2~2.5,且比值k越大,说明环境对试样的疲劳寿命影响越大。结论 采用载荷作用后结构部位模拟件疲劳中值寿命与加速环境-疲劳寿命后试样的疲劳中值寿命比值,可初步估算环境对结构部位模拟件疲劳寿命的影响,且试验结果表明,外部环境较内部环境对试样疲劳寿命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江河入海径流通量是影响流域排海污染物通量的关键参数,也是实施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的技术难点。本文对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监测的两项关键技术,即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和流态监测技术方法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比对河口的河流段、过渡段和潮流段地理位置以及水动力特征,分析在不同河段设置入海径流通量监测断面的可行性。同时,研究分析入海河流过渡段流态监测的4种方法即代表点、代表层、代表垂线和组合式测流法的技术特点及适用条件。最后以闸坝影响、过渡段、地形复杂和水深较浅的辽河在线监测试验基地为案例,利用其2016年丰水期在线连续监测数据,对入海径流通量监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江河入海径流通量的状况,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江河污染物入海通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环境污染的经济负外部性对污染者具有激励作用,因此,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对污染者加以管制。作为管制者的政府,需要了解排污者的污染严重程度.井据此限制和惩罚排污者的负外部性,作为被管制对象的排污者,有的要隐瞒真相,逃避惩罚。本文在环境污染的经济外部性和一般消除对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环境管制过程中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之间的博弈对策和行为,说明了惩罚的轻重程度导致的结果决然不同。博彝的最优策略表明。只有一定数额的排污罚金才可以起到惩治的作用,高额罚金不仅可以激励排污者真实披露污染信息。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降低政府的检测概率,减少政府在管制过程中的盘易成本,因此,以高额度的罚金管制污染者应成为政府重要的管制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10-2017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低氧区监测资料,分析长江口夏季低氧区发生位置、范围大小的年际变化特征,并对低氧区历年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长江口外31°N,123°E附近海域几乎每年均会出现低氧区,低氧严重的年份在长江口北侧(32°N以北海域)会同时出现低氧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低氧区的历年变化很大程度上受台湾暖流影响,台湾暖流较强的年份,低氧区范围大,位置偏北;受台湾暖流影响导致的低氧区水动力环境变化以及台湾暖流底层黑潮次表层水的低溶解氧和高营养盐特性,是影响低氧区底层水体复氧和耗氧水平的重要因素,台湾暖流的强弱及其底层黑潮次表层水的特性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低氧区的年际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传统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依赖于高精度仿真耗时过长的问题,为有效提高气动优化设计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气动外形优化方法。方法 以12.7 mm制导子弹为研究对象,通过CFD仿真,分析尾翼收缩段长度、弹底半径和尾翼收缩扩张段交界处半径对制导子弹飞行过程中阻力系数的影响。基于代理模型技术,综合运用试验设计、参数化建模、CFD技术和四阶响应面模型,构建制导子弹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代理模型,以制导子弹飞行过程中的最小阻力系数为优化目标,结合遗传算法对制导子弹外形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对比四阶多项式响应面和Kriging模型建立的代理模型预测精度,与测试样本点CFD仿真计算结果相比,四阶响应面代理模型阻力系数预测值的平均误差为0.386%。表明四阶响应面代理模型能够有效替代CFD仿真,可用于预测不同外形参数下制导子弹的阻力系数。结论 相对于最初的制导子弹外形,制导子弹的阻力系数下降了14.59%,有效减少子弹飞行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缩短了优化时长。该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减少了制导子弹的设计周期,为相关工程应用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喀喇昆仑山—西昆仑山地区属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寒冷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带,是连结高山荒漠和山地荒漠的关键区域。根据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及各分带的组合配置形式,可区分出干旱、极干旱、高寒干旱及高寒半干旱四种结构类型组。垂直自然带的区域变化明显,喀喇昆仑山与西昆仑山育显著不同,不仅南北翼有别,东西方向的递变也很突出,反映出大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全新世以来,干旱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突出,建议对雪岭云杉和昆仑圆柏等采取保护措施,并在羌塘高原腹地建立高原自然景观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三维溢油动态预报模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基于“油粒子”概述建立了模拟海上溢油行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型运用确定性方法模拟平流过程,采用随机性方法模拟湍流扩散过程,“粒子扩散”方法避开了“平流-扩散”传统数值方法所导致的伪扩散效应,同时将油由于自身特性和扩展与受环境动力作用的被动扩展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油膜的扩散和破裂问题,通过模拟结果与卫星遥感监测资料的比较表明,模拟的溢油漂移方向误差不超过20°,厚油区的分布面积与卫片资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李靖  李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73-175
通过安徽吉阳核电厂址气象塔观测系统获取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地区的风频规律性,并按南沿江流、北沿江流对塔层风速分布进行幂函数近似拟合,估算了地表粗糙度。结果表明:本区主导风向多集中在偏东北风上,而且频率很高,次主导风向则略有差异;塔层风廓线分布基本符合幂函数关系,由廓线求出的n指数推荐值为:A类0.165,B类0.167,C类0.192,D类0.313,E类0.406,F类0.463;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547 063 m,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738 45 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远地式辅助阳极发生电流单元的改变和距离平台的相对位置对平台电位分布及保护程度的影响。方法以位于渤海湾JZ120-1在役导管架平台为原型,构建了一个1∶20的缩比模型。在平台底部一定距离处放置一座远地式辅助阳极,研究恒电流下辅助阳极与平台底部间距和辅助阳极发生电流单元的改变对平台电位分布及其保护程度的影响。结果单座远地阳极即可实现对整座平台的腐蚀控制。辅助阳极距离平台越远,平台表面电位差越小,电位分布越均匀;辅助阳极距离平台越近,单支阳极较四支阳极保护下的平台表面电位差越大,距离越远,电位差越小,距离相同时,4支阳极较单支阳极保护下的平台表面电位差小,电位分布更均匀。尽管海水稀释20倍,钙质沉积层的沉积与覆盖仍是影响平台表面电位分布的重要因素。结论辅助阳极发生电流单元的数量、距离平台的相对位置以及钙质沉积层的覆盖是影响平台表面电位分布和保护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减少或避免服役飞机机体的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开裂.方法 采用短波长特征X射线衍射技术和仪器无损检测飞机铝合金装配模拟件的内部残余应力和装配应力的分布.结果 0.5 mm矩形间隙使下缘条根部上表层产生高达110 MPa及以上的拉应力;0.3 mm矩形间隙使下缘条根部上表层产生约80 MPa的拉应力;0.5 mm楔形间隙使下缘条根部上表层产生的拉应力平均值约55 MPa.结论 利用短波长特征X射线衍射技术能够无损测定和表征铝合金装配件内部应力及其分布,装配间隙使下缘条根部上表层产生较大拉应力,这与服役飞机机身螺接件出现较多非典型裂纹的部位吻合.矩形间隙装配件下缘条根部上表层的拉应力大于相同间隙值的楔形间隙装配件下缘条根部上表层的拉应力,并且,装配间隙越小,产生的拉应力越小.减小螺母靠根部处的装配间隙与螺母靠根部处到壁板距离的比值,将减小装配件的拉应力,减少或避免SCC&CFC的发生,以及非典型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