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用途广泛的工业化合物1.多氯联苯(PCB's)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工合成的有机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阻燃性、导热性,绝缘性.长期以来大量用来做变压器,电容器的浸渍液.也应用于液压系统做传压介质,导热系统做热传导介质.还用于制做粘合剂、阻燃剂、印刷墨水,染料等;以及做塑料、树脂、油漆、石腊、橡胶的添加剂.2.多氯联苯(PCB's)是联苯的1—10氯代化合物,有209种异构体和同系物(美国Accustan-dard INC.可提供这209种标准样品).工业上使用的PCB's粗品是含多种异构体的复杂混合物.美国产品的商品名是Aroclor,德国产品的商品名是Clophen.Aroclor分为两大系列:1200系列(1221,1232,1242,1248,1254,1260,1262,1268)和1016系列,共9种标号.每种标号的Aroclor都是含有30—120种单体的混合物.例如Aro-clor1254是含三氯——十氯的53种单体,商品牌号与它的含氯量对应,Aroclor1242含氯量42%.  相似文献   

2.
为评估珠江三角洲水体中PCBs(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及其生态环境影响,于2005年3月—2006年2月,采集并分析了珠江八大入海口水体中PCBs的残留状况. 结果显示,珠江八大入海口水体中ρ(PCBs)为0.19~7.04 ng/L,其中三氯联苯和四氯联苯占PCBs总量的70%以上,约40%的水样(主要为7—12月样品)ρ(PCBs)高于或接近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限值(2 ng/L). 组成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入海口水体中PCBs的分布特征与我国#1PCBs及国外Aroclor 1242和Aroclor 1016产品相近,低氯产品#1PCBs及Aroclor 1242和Aroclor 1016可能是水体中PCBs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废弃电容器、沉积物再悬浮、大气沉降及废水处理厂排放等输入源是水体的重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3.
多氯联苯降解菌Pcb6所含质粒的某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某些土壤微生物可以分解多氯联苯(PCBs)。笔者也曾报道过几株能够降解PCBs的细菌。细菌降解质粒可赋予细菌分解代谢各种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能力。Kamp和Furukawa等曾分别发现了能够将4-氯联苯和3,5-二氯联苯转化成对应的氯苯甲酸的质粒。 Pseudo monas.sp.Pcb6是一株含有质粒的PCBs降解菌,它对4-PCB、PCB-42、PCB-48和Aroclor1254降解效果显著,并具有明显的脱氯作用。本实验对该质粒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多氯联苯和三联苯多氯联苯(PCBs)和多氯三联苯(PCTS)是以混合物而不是以单一化合物的形式被制造和使用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76年发布的一份文件透露,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的环境空气、水、土壤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我国农村饮用水源地中内分泌干扰物——多氯联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华东某县的深层井水、浅层井水、地表沟塘水进行布点采样,采用SPE与GC-MS联用,定性定量分析水样中多氯联苯. 结果表明:华东某县多氯联苯同系物中仅有五氯联苯检出,检出率为100%;在深层井水、浅层井水和地表沟塘水中ρ(五氯联苯)分别为0.51~82.99,0.51~44.16和1.78~34.36 ng/L,枯水期平均值高于丰水期;枯水期ρ(五氯联苯)最大,超标3.15倍;丰水期超标倍数最大的样品为地表沟塘水,ρ(五氯联苯)超标1.28倍, 深层井水未超标. 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华东某县饮用水源地中的五氯联苯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五氯联苯的风险平均值为地表沟塘水>浅层井水>深层井水,枯水期健康风险高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6.
电容器油中的多氯联苯(PCBs)含有从二氯到五氯同族元素的多种同系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风险。通过化学还原合成纳米级零价铁(n-ZVI)粒子,并将其应用于在亚临界水中对多氯联苯的脱氯。合成的纳米铁颗粒的粒径在20~100 nm之间,比表面积34.1 m2/g。在330℃的亚临界水中处理1 h,纳米铁颗粒脱氯率超过40%,而铁粉脱氯率只有不到10%。纳米铁颗粒脱氯产物主要是苯基和低氯代联苯,而铁粉脱氯产物中仅能检测到少量的低氯代联苯。因此,在亚临界水通过离解提供氢源的条件下,纳米铁具有较铁粉更好的脱氯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产变压器油中多氯联苯及其异构体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我国变压器油样品中84种PCB的异构体并计算其毒性当量值(TEQ).结果表明,国产变压器油所含PCBs主要是以三氯联苯为主,其含量高达63%,其次是四氯和二氯代联苯,分别占24%和9%,其含氯量约为42.9%,与美国产Aroclor1242(氯含量约为40%~42%)的含氯量极为相似.国产PCBs中,共平面PCBs含量仅占测定总量的1.6%,其中以CB-77的含量最高,对TEQ的贡献最大,占6种PCBs的72%,其次是CB-105和毒性最强的CB-126,分别占15%和8%;国产PCBs的TEQ值仅相当于美国产Aroclor1242的15%.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后的GC-μECD方法定量测定了太湖竺山湾及入湖河流(太滆运河、漕桥河、殷村港和社渎港)16个表层沉积物中209种多氯联苯(PCBs)单体浓度,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16个采样点共检测出115种多氯联苯单体,ΣPCBs浓度在11.02~84.05ng/g(干重)之间,整体呈现出殷村港漕桥河社渎港太滆运河竺山湾的趋势,平均浓度为26.42ng/g(干重).沉积物中多氯联苯平均组成以一氯和二氯联苯为主,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34.26%和23.19%;其次是三到六氯联苯,占比依次为14.86%、6.76%、7.37%、9.61%;七到十氯联苯含量最低,质量百分含量总计仅有3.95%.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表层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污染进行了源解析.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的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附近泄漏的电容器、变压器油以及油漆、造纸等行业的排放污水,与多氯联苯商业产品Aroclors系列有较大差别.通过毒性当量因子法和加拿大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法对研究区域生态风险进行分析,显示太湖竺山湾及4条入湖河流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热脱附预处理过程干化及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桨叶式干化实验装置对多氯联苯(PCBs)污染土壤热脱附预处理过程的干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化温度和搅拌速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加速干化速率;水分的内部扩散是PCBs污染土壤干化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还结合高分辨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了PCBs污染土壤预处理过程中多氯联苯的排放特性,结果显示干化温度升高会促进4氯代到7氯代联苯的释放,并且会增加气相PCBs毒性当量(TEQ) 以及PCBs总量排放百分率.考虑安全和干化效果,干化温度选择在200 ℃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九段沙水域环境及生物体内多氯联苯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长江口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滩涂水样、泥样以及水生生物体内的多氯联苯进行GC-MS检测,研究多氯联苯各单体在不同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中的分布状况. 结果表明:水样、泥样中的多氯联苯检出率为100%,其中四氯联苯(PCB52)含量最高; 与其他河口地区相比,九段沙水域水体中多氯联苯(PCB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ρ(PCBs)为23~95 ng/L;滩涂泥样多氯联苯含量则较低,w(PCBs)为1.77~4.51 ng/g; 该水域水生生物多氯联苯检出率为100%,w(PCBs)为0.12~9.40 μg/kg,低于国家标准限量; 软体动物、甲壳类以及鱼类检出单体均以高氯类PCB118和PCB138为主,而非环境中含量较高的PCB52,反映了水生生物对于高氯类多氯联苯富集能力强于低氯类多氯联苯.   相似文献   

11.
郑安  袁亚平  徐磊  陈曦  许妍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3):1266-1274
选取二氯联苯PCB5和PCB12、四氯联苯PCB64和PCB71、类二噁英五氯联苯PCB105和PCB114、六氯联苯PCB149和PCB153、七氯联苯PCB170,考察了添加7.5mmol/L乙酸和7.5mmol/L混合酸(乙酸:丙酸:丁酸=1:1:1)条件下,9种典型商业多氯联苯单体在太湖底泥厌氧微环境中24周内的脱氯降解情况.结果表明:乙酸和混合酸的添加均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多氯联苯的降解,多氯联苯总浓度降低速率由(0.276±0.023) mg/(kg·week)分别加快至(0.383±0.033)和(0.410±0.036) mg/(kg·week);提高了部分脱氯路径的相对反应速率,特别是单侧氯取代的对位脱氯,但未改变脱氯微生物对多氯联苯降解底物的选择性及主要脱氯路径;进一步降低了体系类二噁英多氯联苯总毒性当量(TEQ),24周降幅均在95%以上;乙酸和混合酸所起到的促进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水体中,多氯联苯能够很快地在藻类中积累起来,积累因子为10~3~10~4。生物其积累机理在此前尚不清楚。本工作发现:①2、4——二氯联苯在死藻和活藻中有完全相同的积累因子,而且积累速度也一样。②积累速度和积累因子随着多氯联苯含氯量增加而增加。③24小时积累量随着多氯联苯浓度线性增加。在藻的浓度为0.1克/升(干重)时,线性范围对于2、4——二氯联苯,从10微克/升到1000微克/升,对于2,4,6,2,4-五氯联苯从10微克/升到100微克/升。④在多氯联苯水溶液生活得越久的藻,所积累的多氯  相似文献   

13.
用树脂富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多氯联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氯联苯是各种氯代联苯的混合物(简称PCB)。理论上可多达216种异构体。已经确证的有102种。其化学性质稳定(DDT半衰期大约十五年,PCB半衰期更长)。它们的毒性进入海洋后直接威协海洋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目前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近年来,对PCB的测定方法有过许多报道。大都采用溶剂萃取法,树脂富集  相似文献   

14.
汾河表层沉积物PCBs和OCPs含量、来源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GC-ECD方法测定了汾河太原段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同时对沉积物中PCBs和OCPs的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PCBs和OCPs的含量分别为n.d.~50.95μg/kg和2.19 ~25.24μg/kg.Aroclor检出率最高为Aroclor1260和Aroclor1254,这可能与我国主要生产和使用的PCB有关.OCPs中p,p¢-DDE含量占优势,研究区HCH和DDT来源于工业和农业输入.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γ-HCH、DDT(total),o,p¢+p,p¢-DDT,p,p¢-DDE,七氯环氧化物,PCBs总量可能会对研究区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影响,但整体风险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5.
混合发酵法降解多氯联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混合发酵法可有效地降解多氯联苯。模拟实验表明,Aroclor 1016和Aroclor 1254在木屑与活性污泥或餐厅残渣的混合物中,经七周发酵均有一定程度的降解,最高可达60%。  相似文献   

16.
本法使用国产硅胶填充的微型分离柱(10mm×10mm i.d.),分别以少量正已烷和苯为淋洗剂,成功地分离了氯代农药和多氯联苯。中讨论了不同活性的硅胶、柱内径和冼脱速率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中氯代饱和度最高的十氯联苯(Deca-chlorobiphenyl,D10CB)为对象,考察了反应温度、供氧量、停留时间和Na OH对十氯联苯降解效果和PCBs产物分布的影响,并通过产物的GC-MS检测结果,推测了D10CB的降解机理.实验表明,在供氧量50 m L条件下反应10 min,350~450℃时,D10CB去除率均高于96%,总PCBs的去除率为77.2%~81.2%.供氧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PCBs去除率,450℃时,供氧量200 m L比无氧条件下提高了10.5%.Na OH的加入不仅明显提高了D10CB和总PCBs的去除率,而且使产物不同氯代水平PCBs含量分布趋于均匀.结合产物中其他小分子有机组分推测,D10CB超(亚)临界水降解首先发生脱氯反应,继而发生苯环开环、小分子基团去除及氧化分解等复杂反应.  相似文献   

18.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缩写PCBs)被认为是工业国家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多氯联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有机氯化合物,是联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置换后所生成产物的总称。其组成复杂,理论上最多能有210种异构体,目前已检出的异构体有102种,各种异构体的毒性关系还不够清楚。由于多氯联苯具有抗化学氧化和热氧化、介电常数较高等特征,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部门。多氯联苯主要用作电力工业的变压器油和电容器油、致冷设备的热交换剂,也用作增塑剂、抗真菌剂,润滑物质等。多氯联苯的化学性质稳定,难容于水,易溶于类脂物。含氯量高的多氯联苯很难被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初步判断2010年11月-2011年10月,覆盖上海市18个行政区20个采样点大气干、湿沉降中类二啊恶英PCBs(DL-PCBs)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上海市大气干湿沉降中DL-PCBs成分均主要以五氯代PCBs为主,其次为七氯代PCBs。湿沉降中DL-PCBs主成分1判断可能为含DL-PCBs成分的日本PCBs产品KC500。主成分2判断可能为含DL-PCBs成分的日本KC600产品及美国Aroclor1254。主成分3可能为国产PCBs产品。干沉降中DL-PCBs主成分1较为接近KC600产品。主成分2可能为KC500、KC400及Aroclor1254产品的混合物。考虑到PCBs已在国际上禁用多年,且该研究中DL-PCBs总体含量较低,因此判断上海大气干湿沉降中DL-PCBs主要可能来自于大气环境中Aroclor1260、KC600和KC500等产品的历史使用残留。  相似文献   

20.
长江口滨岸水体悬浮颗粒物中PCBs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江口滨岸带14个采样点水体悬浮物中的多氯联苯(PCBs)进行GC-ECD测试,结果表明PCBs含量水平为2.5~51.5ng/g,平均值为13.2ng/g,普遍高于相应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与排污有关的地域性分布规律;PCBs的含量与悬浮物的粒径和有机质含量不显著相关,而可能与有机质来源和矿物组成有关;在大多数采样站位,低氯代联苯(2~5CB)占PCBs总量的70%以上,其中2CB在悬浮物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这一组成特征可能与我国主要生产和使用低氯代联苯有关,但与过去表层沉积物中以3CB为主的特征不同,表明可能有新的PCBs的输入.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对比,本区PCBs的污染属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