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走进盱眙,人们无不为其和谐的生态景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而倾服。这一切都是全国生态示范区——盱眙县的主要领导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友富同志精心营造生态战略的成果。近年来,王友富同志紧扣生态建设,将盱眙生态示范区建设定位在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上,走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小城镇建设和生态型工业为主体的生态示范区建设之路。把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培植旅游产业、整治城镇环境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强调抓生态建设就是抓资本集聚,就是抓综合实力增强与壮大,就是抓竞争优势扩大,就是抓生产力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前提在规划、基础在保护、重点在建设、关键在经营的生态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是我国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产业之一,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必须有一个绿色的环境,加快绿色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对绿色水产养殖适宜区划分原则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经优化分区确定了适合发展绿色水产养殖的优良水域,为该省绿色水产养殖业的基地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生态示范区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就是的本质要求,更是指导盱眙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示范区的思想精髓。生态建设的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创新的思想基础,盱眙生态建设的生机和活力源于理念创新,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盱眙改革的突破和生态建设的成功。饱受淮河污染之苦的盱眙人充分认识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重要性。2001年确定了“把盱眙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县,江苏山水旅游城市,国内外客商来苏北投资的最佳选择地之一,名特优新绿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饶县以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为契机,广泛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环境,达到了产业结构良性调整与保护生态环境齐头并进的目的。一是投资5.3个亿建成占地1140亩的东营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以示范区为中心,呈扇形向全镇辐射,建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卷盘式喷灌节水区、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中心和国家级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基地。该园区内生产的凯银特菜被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涛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18+20-18,20
本文对台儿庄运河古城风景区域环境现状及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与预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保障,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爱护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开发建设水平,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论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杨鑫  严维佳 《陕西环境》2003,10(3):44-45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我们三原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和国家及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全县退耕还林还草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3平方公里,县城空气质量全年达二级以上。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立足县情实际,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抓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扩“双赢”,为建设小康三原奠定坚实的基础。1立足县情,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我们在建湖县董徐村进行了建设生态村的研究。并将点上的成功经验在面上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董徐生态村的建设董徐村地处江苏省苏北里下河腹部,距县城东约10公里,是以江淮冲击物为主体的平原区。其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水源丰富。村域面积为1980亩。其中,耕地1595亩,水面150亩。现有人口为1208人。历史上,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地区偏辟,经济落后。1978年,人均纯收入为78元。从1982年开始,由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建湖县环科学会科技人员联合组织的课题组,不要国家投资,坚持自立更生建设生态农业。具体方法是,坚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农业并举,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同步。  相似文献   

9.
开发煤矿塌陷区发展农业养殖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问题的提出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吞蚀了大批的良田 ,毁坏了众多的村庄和地面建筑 ,造成矿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统计资料表明 ,淮南、淮北、徐州、大屯四个矿区一年就要塌陷土地 172 4 0亩 ( 1公顷为 15亩 )。这就意味着一年将有 140 0 0多人 (按人均耕地 1.2 2亩计算 )因失去土地而失业。这些都充分说明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地表塌陷 ,不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 ,而且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在人多地少的矿区 ,发展生态农业 ,综合开发利用塌陷区土地资源势在必行。2 矿区生态农业的含义及特点“生态农业”是由生态学界提出的新概…  相似文献   

10.
陈润羊 《环境保护》2011,(21):65-67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四个一千万亩工程和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实施,重点产业区域布局更加优化。然而,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的甘肃,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2001年6月份,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将南通市六县(市)列入全国第六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一年多来,南通市各地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走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生态示范区建设之路,涌现出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亮点。海安县积极推广种养协调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生态农业模式,成为江苏省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达标县(市)之一;如皋市结合内外城河整治,重点抓好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盆景基地、绿色食品四大工程;如东县在做好滩涂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海上迪斯…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将扬州市邗江区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在创建过程中,邗江区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重点,生态旅游和生态社区为亮点,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的综合型生态示范区建设模式。 项目实施 着力推进生态农业 以农村生态林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有计划地实施防护林工程,逐年新增造林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开展农业污染的源头控制工作,在农业栽培和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培植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业废弃物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速发展下的丽江旅游产业与水资源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穿全城的清澈灵动的水系给丽江带来了别有的韵味,也是所有到过丽江的国内外游客对这个旅游城市至为深刻的印象之一。水资源环境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及生态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丽江的水资源环境与旅游发展进行了辨证分析。通过强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加强综合治理和水环境教育等手段,以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保护丽江的水资源环境,促进旅游事业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江都市委、市政府围绕“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这个总体目标,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全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特别是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6.
珠江流域整体生态环境良好,但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渐显,其生态保护与建设,应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城市与农村并重、统筹兼顾综合决策的方针,围绕流域内重点地区和重点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环境科技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3月25日至27月在我国石刻之乡——重庆大足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云、贵、川和成都、重庆单列市环境科技编辑部的代表,围绕着环境科技期刊,如何在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面向经济,面向生产,更好地为环境管理与环境建设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交流了各地办刊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特点和存在的环境问题,以阴山北麓化德县七号乡小公勿素村为试点开展了以草地建设为中心的农牧结合型生态农业建设。试点以草地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建立人工灌丛草地、改良退化草场、建立饲草料基地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试点建设证明,草地建设是农牧交错带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加强风景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协作与交流,探讨风景旅游城市的经济建设、旅游事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北京、杭州、西安、苏州和桂林五个风景旅游城市的环保局于1987年10月27日至31日在桂林市召开了第三届年会。会议认为,为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应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经济建设、旅游发展和环境建设要坚持同步发展方针。有关部门近期内要  相似文献   

20.
生态     
仪征打造“绿色城市”为打造“绿色城市”的崭新形象,江苏仪征市日前颁布了《2003年度生态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意见》将该市今年生态建设的工作目标分为生态工业、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社区、生态旅游及环境质量6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或量化的指标,可操作性较强。(仪征宋益新王梅钱俊)江苏丰县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将对绿化建设投资1000万元,是该县历史上绿色投资最多的一年。预计届时将新增绿地37.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65平方米。(丰县黄永科)江苏句容市今年将建设10项生态工程项目,共45个生态示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