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议由美国海岸警卫队和美国环境保护署主办,于2月25日至28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人参加.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石油公司,南海西部石油公司都派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内容:海上溢油回收演习、溢油处理设备实物展览、海洋溢油处理及环境保护的录像和电影、专题论文报告会.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洛杉矶海港外组织了一次海上溢油回收演习.展览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溢油处理  相似文献   

2.
聚油剂凝油剂在海上溢油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上溢油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溢油事故发生时,海洋的水文、气象、以及事故发生的地点等环境因素又会千差万别。因此海上溢油的治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经常需要多种方法(机械方法、化学方法)的有效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这到满意的治理效果。 海上溢油化学处理剂主要包括消油剂、聚油剂和凝油剂等,它们各具特点,在溢油治理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一下聚油剂和凝油剂在溢油治理中的某些功能。 聚油剂(Oil collecting agent,Oil herding agent,Surface tension modi-fier)又称化学围油栏(Chemical fence),属表面活性物质,它在水面上的扩展压比油在水面上的扩展压(Spreading pressure)要大得多。其作用为: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或降低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本研究对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进行分析,介绍了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评价方法和溢油风险管理。从疲劳老化、自然力破坏、误操作、第三方破坏及井控措施失效等几个方面,分析和筛选了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源;结合对溢油量、油品特性、水文动力环境、应急能力及溢油区域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海上钻井平台溢油危害后果,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世界及我国发生多次海上溢油事故,在处理海上溢油事故过程中,学习、总结、积累了一定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和经验。但是对海上冰区溢油应急处置研究较少,而我国北方海域在冰区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较高。冰区溢油的扩散与漂移和一般海上溢油有着众多不同之处,从而影响溢油的有效围控与回收。冰区溢油处于海面上的原油受水温的影响多为固态,扩散较为缓慢。溢油的漂移与冰区的特征有着重要关系。在浮冰区域,溢油会随浮冰一起漂移而不会与浮冰区域相分离,在大面积块状厚冰区域,溢油进入冰层下部后,扩散与漂移较为复杂,不利于溢油的围控与回收。  相似文献   

5.
堰式回收技术在海上溢油污染治理中应用广泛。应用堰过流理论对堰式撇油器中回收堰的过流性能进行分析,确定薄壁回收堰发生过流不稳而导致回收效率变差的原因,提出应用曲线形实用堰代替薄壁堰以改进回收堰的过流稳定性和回收速度,并给出曲线形实用堰的设计方法,为堰式撇油器实现溢油的快速高效回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溢油应急处理子系统。该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具有功能综合、结合GIS和RS、决策支持等特点,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溢油量较少或风浪较大情况下,收油机回收溢油含水率过高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准密闭结构的气浮式溢油分离装置,并以胜利油田某海上采油平台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试验考察了溢油分离装置在无溶气、溶气和溶气加摇摆三种条件下,对厚度分别为1 mm、3 mm和5 mm油膜的回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微气泡的引入均能提高溢油回收效率,特别是对厚度为1 mm薄油膜,三种条件下回收溢油的含油率分别为7.7%、94.3%和91.3%,溢油回收效率提高了约12倍,显示出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效果和抗风浪能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前言 在海上油田的勘探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原油溢漏入海。为了消除溢油的污染,各国相继研究出多种办法处理海上溢油,其技术大体可分如下几类: 1.机械回收处理;包括各种类型的吸油器、撇油装置等,它们可直接把表层油和水吸到船上,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回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机械回收、消油剂控制、现场燃烧溢油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溢油处理设备的技术性能、处理效果及其所适应的环境条件,讨论了每种方法处理溢油的能力,同时把溢油处理设备的覆盖面积与效率相结合,计算出溢油控制量率范围。本文首次把三种溢油处理系统处理溢油量的能力用最简单的图示法表示,为溢油处理方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科学准确的溢油应急评估是合理配置应急资源、迅速提高应急能力、有效降低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综合考虑海上溢油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法律法规,筛选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多层复合运算,确定了适合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的评价等级,构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方法,并在我国渤海海域和渤海油田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提升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连海域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外溢油应争信息系统基础上针对大连海域的特点研究开发了先进实用的“大连海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综合了三维溢油扩散模型、应急反应模型、以及电子海图、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等技术。不但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性质变化,还可以同时显示环境敏感区和应急人员设备分布等相关信息。经实际益油案例应用表明,系统的预测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验情况完全相符,可用效地提高对海上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12.
海上—旦发生溢油事故,为确定紧急处理方案和清除措施以及估计溢油对环境总的污染影响和肇事者应承担的赔偿,有几方面情况是必须掌握的:溢油确切的物理化学特性;溢油量、溢油在海上扩散和漂流速度;哪些海区将受到漂油的威协;被污染海滨范围及污染程度等等。一、溢油的分类尽管溢油在性质上千差万别,但他们之中也有某些共性。按溢油在海洋环境下,油的毒性,物理状态和它随时间扩散、风化等特性一般分为四类:  相似文献   

13.
溢油模拟技术的发展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eki.  HM 彭放英 《交通环保》1996,17(4):35-40,47
本文论述溢油模拟的现状和可能的研究方向,指出在设计理想的溢油模式时必须考虑在溢油过程中同时发生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理想的溢油预报模式必须能提供快速反应,应包计划及人员与设备使用等方面所需的信息。进行流体动力学计算,并对油的运行提供准确,实时,全方位预报,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大容量的计算设备。  相似文献   

14.
溢油处理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上处理海上溢油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方法和药剂方法。象使用国油栏和收油器来回收油的方法是机械方法。但是在使用机械方法有困难的场合下,或是在回收遗漏的残油时,特别是在应急情况下,则只能用药剂的方法。这些用来处理溢油的化学试剂(Chemicals used to treat oil spills)称之为溢油处理剂。近年来溢油处理剂得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的应用状况及优缺点,分析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企业在溢油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对应用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展望了未来海上溢油遥感监测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一项能准确、快速鉴别海上溢油种类的新技术——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最近已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完成,并于1987年4月6日在大连通过鉴定。来自中科院、大专院校、交通部和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参加了鉴定会。 由于海上石油开采、运输的不断发展,各种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海洋环保工作的深入以及对海洋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溢油事故发生后,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溢油种类、产地、以便进一步确定肇事者,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已成为当务之急。海面溢油鉴别系统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  相似文献   

17.
海上溢油在破碎波作用下的乳化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海上溢油在破碎波作用下的乳化作用。结果表明,溢油乳化后在水体中浓度的垂直分布呈指数函数下降。通过乳化油定量的测定,得到一个波高为0.38m破碎波的任凭深度为0.35m。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并利用尼斯模式,计算了海上5级海况下溢油乳化后,在0.4m水层的乳化率约为59%。  相似文献   

18.
海上溢油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物理、化学、生物等类处置技术及最新技术等方面对海上溢油处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企业海上溢油处置进行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上溢油污染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公约,将环境损害赔偿提到议事日程。近年来,许多国家研究者精心设计了评估海洋环境损害的评估模型。本文对这些评估方法进行了梳理,得出溢油对海洋生态的损害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溢油事故发生后研究者利用实验研究溢油对各种海洋生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估模型,事故发生后根据溢油的类型、数量及事故海域特征对环境的损害利用模型进行评估。另一个是利用指标生物或计算海洋的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来评估溢油的环境损害程度。介绍了国内外实际应用的一些溢油评估模型和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环境损害评估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