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厢面积的大小对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轿厢面积超标过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电梯产生不安全隐患,导致溜车等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用途的电梯,以及轿厢面积超标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兴法 《劳动保护》2007,(1):101-101
轿厢面积的大小对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旧标准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严格规定。如果轿厢面积超标过大,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电梯产生不安全隐患,导致溜车等事故的发生。轿厢面积超标的原因,一是用途有特殊要求,二是在设计、制造、安装等环节存在失误。那么,对于这类电梯应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的电梯,区别对待。下面就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理论作一分析。1.乘客电梯的轿厢面积必须严格要求这类电梯又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电梯的用途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即原先设计、制造、安装时,是乘客电梯,现在仍作为乘客电梯;另一种…  相似文献   

3.
(1)事故基本情况 2007年6月赤峰市某发电厂1#机组电梯发生溜车事故,电梯冲顶后又反向轧车使轿厢产生变形,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4.
制动器作为电梯的一个重要安全部件.具有正常运行制动和电气故障时紧急制动的功能。制动器的故障可造成电梯溜车、冲顶或暾底等事故。因此,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制动器作为电梯重要安全装置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对天津市最近发生的一起电梯事故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动器抱闸失效导致电梯轿厢非电动运行移动(溜车)。基于现场勘查及分析,针对类似现象给出若干应对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检验人员和日常维护保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一起病床梯事故情况介绍 2006年5月10日上午10时许,安徽省某医院老门诊大楼东侧一病床电梯发生滑落故障,省局接报后,和市质监局特设处及省特种设备检测院主要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经现场调查,此次故障由电梯超载造成。上午.10时许,该电梯上至二楼时涌入20多人,电梯当即报警,随后发生滑落。所幸电梯安全装置正常工作,及时制动,避免了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电梯事故中,电梯由于超载原因发生电梯溜车困人甚至发生伤人事故的问题越来越多,电梯的超载保护功能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设计电梯的超载保护功能的作用在于当电梯载重量达到额定载重量的110%时即超出电梯安全运行的载荷时,电梯不关门且系统能够提示电梯已经超载发出声音或灯光警告信息并切断控制电路,使电梯不能启动;但在额定载荷下,能自动复位,电梯正常运行。本文中浅析几种常见的超载保护装置,探讨超载保护的检验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中旬,昆明某货运仓库发生了一起因货运叉车引发的货用电梯坠落安全事故,一辆装载着近2t货物的货运叉车急速驶入一台额定载荷为3t的货用电梯.当货运叉车的前轮进入轿厢时,货用电梯突然向下溜车,货运叉车的前半部也随轿厢下坠迅速倾斜.在叉车的前轮卡在货用电梯厅门地坎的同时,箱体货物滑落,猛烈地撞击了电梯轿厢底部.幸好货运叉车前后两端及时被卡住,没有随电梯溜下去,司机才得以逃生,从而避免了一次车毁人亡的生产安全事故.尽管如此,但货用电梯的修复处理,以及延误仓储货运时间,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医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电梯使用频率高,设备老旧,潜在风险高。本文从医院老旧电梯的制动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轿厢超面积等方面,分析了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希望能引起医院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及监督管理单位的重视,确保医院老旧电梯的安全使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1引起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 众所周知.如今的电梯的保护装置还是比较可靠和安全的。电梯经过强迫减速、限位保护、极限保护等一系列保护装置后。一般不会发生超速冲顶的事故的。但从电梯的机械组成结构上来看,还有存在超速的可能的。第一,现在的曳引式电梯是靠主机上的曳引轮轮槽与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来实现传动的,当曳引轮的轮槽磨损严重会造成打滑,这是就会发生电梯中所说的“溜车”。第二,齿轮和蜗轮啮合失效,也会导致电梯的超速。此外。当制动失效时电梯也存在超速现象,即发生抱闸故障、制动器刹车摩擦片过度磨损、制动回位弹簧回复力不够或失效等情况。但这些电梯超速的可能.可以总结为在轿厢空载上行时,对重侧的重量大于轿厢的重量的情况下。当传动系统、曳引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时,都可能造成电梯轿厢上行超速。  相似文献   

11.
在电梯安装监检过程中,发现某公司一部超面积货梯,电梯额定载重量2000kg,最大轿厢尺寸为AA=2500mm,BB=2750mm,JJ=1800mm,此时对应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为,S=6.875m^2,根据GB7588-2003之8.2.1中的表1,该面积所对应的实际载重量CAP=3670kg。已知轿厢最大自重W1=2900kg,  相似文献   

12.
电梯与电梯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奇 《安全》2003,24(2):36-39
1 电梯的种类、结构组成及基本要求 电梯是一种沿两根垂直(或垂直倾斜度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从一个高度运行至另一个高度的升降装置。按用途分类,电梯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观光电梯和特种电梯等;若按运行速度又可分为低速电梯(额定速度V≤1m/s)、快速电梯(1m/s相似文献   

13.
2006年4月18-21日,“2006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在河北廊坊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览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为支持单位。由中国电梯协会主办。展会期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举办了“2006电梯国际研讨会”。本届展览会整体规模庞大,参展厂商近400家,在展览规模上创电梯展览会历史之最。展览会交流了世界各国的电梯技术和市场信息,促进了电梯行业发展。企业所预定的展位面积大,展览面积达3.5万m^2。展品品种齐全,展览会期间的活动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4.
对电梯改变额定载重量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偏大电梯的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风险预警预控理论,依据SMART原则,设计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根据风险评价分级原理,建立了起重机机械断裂事故、游乐设施机械断裂事故、客运索道突停事故、电梯溜车事故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伤人事故5种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模型,提出基于科学与高效原则的风险预警预控"匹配"原理,实例验证了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机电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和预控提供科学的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我国年平均新增城市住宅面积2.4亿平方米其中上海的建筑年竣工900万平方米,高层占40%,北京占30%。由此对电梯的需求量将猛增,目前我国有21万部电梯在使用,今后需求量按保守估计也将是年递增10%以上。到2000年我国电梯总拥有量将达到40万部。电梯在这种高速的发展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严重。这几年,北京的高楼盖多了,电梯也随之增多了,北京现有3万余部电梯在运行,并且以每年上干部的速度增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垂直运输工具人们在充分感受到电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对它的担忧也增…  相似文献   

17.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经达到245万台。伴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大家对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听到电梯伤人的事件后,一些人对乘坐电梯产生了恐惧。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对电梯的基本常识还不够了解,对电梯都有哪些安全保护装置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了解电梯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梯,被困时如何寻求帮助等相关知识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与健康》2012,(22):42
第1 9计:练好半坡起步的基本功在城市拥堵的道路上,特别是很多车排队上立交桥的时候,停车起步是常有的事情。有些立交桥的坡度较大,如果没有练好半坡起步的基本功,此时真是寸步难行了。一起步就熄火溜车,后面的车使劲按喇叭,这时你难道能下来推着车走吗?你不想让这种尴尬的情景出现在自己的身上吧,那么只有多做练习,练好半坡起步的基本功。新手上路初期半坡起步时必须用驻车制动(手刹)配合,这样能防止溜车。一旦油  相似文献   

19.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安装和监检是保证电梯质量的最初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是电梯产品的各项服务功能和技术指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是电梯投入使用后维修保养的基础。本文就电梯安装监检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起电梯夹人事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弟华 《劳动保护》2006,(10):73-74
事故过程2005年11月18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海淀区北大资源东楼B梯(货梯)发生一起严重的电梯伤人事故,导致1名乘客在正常使用电梯时被电梯挤压并坠落至底坑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进行调查。据现场人员介绍,9点30分左右,楼内租户工作人员刘宽在北大资源东楼电梯厅,准备推车乘坐电梯向上运送货物。当电梯下行到1层平层开门后,刘宽背对电梯向后拉车进入电梯,这时电梯门突然开始关闭,电梯同时向上运行,将刘宽带动上行。刘宽在上行中被电梯厅门上坎撞击翻落地面后,掉入井道底坑,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事故电梯为客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