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UNITANK工艺特性及其基于ASM2D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NITANK采用A/O工艺的空间结构,利用SBR工艺的控制策略,但也有其独特的性质。混掺现象对于UNITANK运行产生明显影响,建立UNITANK工艺模型必须考虑混掺,并将各个反应池建立不同的模型以反映这种现象;ASM2D与UNITANK工艺模型结合较好模拟了UNITANK运行的动态变化,对于控制和改造UNITANK工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改良UNTIANK工艺在东鄱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情况,对比传统UNITANK工艺与改良UNTIANK工艺在除磷脱氮方面的去除效果,并讨论改良UNITANK工艺的结构、运行方式、工艺特点及存在问题,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UNITANK工艺运行效果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UNITANK工艺为例,研究分析了近三年来的运行效果。UNITANK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COD、BOD5去除率稳定在88%以上;在没有内回流的情况下TN去除率在40%~60%之间;增加以液态硫酸铝为投加剂的化学除磷设备后,TP去除率稳定在86%以上,各项出水指标均在排放限值以下,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UNITANK工艺在进水浓度较低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小区污水处理UNITANK工艺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峰 《福建环境》2002,19(3):19-20
介绍了UNITANK工艺原理及工程实例,并对UNITANK工艺特点及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善环境的需求和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处置已经成为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无论何种方式的污泥处置都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针对UNITANK工艺分析了工艺运行的操作特点,并根据SBR反应器中进水与曝气方式对活性污泥产率的影响这一实验结论,论述了UNITANK工艺降低污泥产率操作的可行性.通过对UNITANK工艺进水和曝气阶段操作模式的选择确定工艺操作参数,并对生产采取过程控制,降低污泥产率这一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6.
张发根  李笛  隋军 《环境工程》2011,29(6):53-57
针对传统UNITANK污泥浓度不稳定、低负荷释磷不充分以及池体容积比例不合理等不足,提出了改进工艺:双流态UNITANK;利用ASM2D模型对改进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SM2D的模拟是有效的,双流态UNITANK有效克服了传统UNITANK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UNITANK工艺在中、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UNITANK工艺的基本构造、运行方式和技术特点及在新疆盐湖制盐有限公司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应用实例,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工艺应用于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技术、经济合理,易于管理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交替式活性污泥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在一个反应器或一组反应器中通过时间或空间的交替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从最基本的形式到后来的各种变形,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控制系统、运行模式上都发展迅速。文章首先给出了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沟式氧化沟、UNITANK工艺、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AICS)和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这几种典型的交替式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了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的问题和其发展方向。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灵活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杨红红  王海英 《山东环境》1999,(5):32-33,36
1概述三沟式氧化沟是由丹麦kruge公司创建,首先在国内邯郸市东污水处理厂运用。因其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可靠,操作灵活方便而越来越被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青睐。莒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4万m3,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工艺。本文以莒县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三沟式氧化沟运行原理、工艺设计、产泥量以及能耗等,说明三沟式氧化沟工艺特点。2三沟式氧化沟基本布置与运行方式三沟式氧化沟其平面布置见图1。该氧化沟运行时,两侧的A、C两池交替用作沉淀池、曝气池,中间的B池则一直维持曝气。进水交替地引入A池、B池或C池,…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复合生物技术处理制药综合废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型UNITANK和BAF工艺对东北制药总厂综合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阐述了主要工艺原理 ,CODCr的去除效率可达到 90 %以上。对于高浓度废水可以使出水CODCr≤ 5 0 0mg L。整个废水处理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和处理成本低的特点 ,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UNITANK+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皂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U NITANK系统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主要污染物为油脂、甘油等的制皂工业废水。经过试验研究 ,工艺参数选择和运行处理效果分析 ,结果证明 ,采用该工艺处理制皂工业废水 ,三格池好氧 U NITANK系统的容积负荷为1.5 kg CODCr/m3· d时 ,COD去除率可达 80 % ,接触氧化池的 COD去除率亦在 80 %左右 ,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2.
UNITANK is a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tha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hich is divided into Tank A, B and C. In this study, the sludge distribution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of UNITANK were carried out in Liede Wastewater Plant (WWTP) of Guangzhou,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affiliation between Tank A and B of the system in sludg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The initial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Tank A could present the sludge distribu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The sludge distribution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hydraulic condition. Unsteady sludge distribution had an impact on variations of substrates in reactors, especially in decisive reactor, and this could lead to failure of system. Settler could partially remove substrates such as COD and NO3-N, but there was adventure of sludge deterioration. The rational initial sludge concentration in Tank A should be 4000-6000 mg/L MLSS.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MATLAB软件,基于嵌入沉淀模型的FCASM3模型对UNITANK工艺进行模拟,得出系统内的稳态值及可视化模拟结果,该模拟结果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要杰  张越 《环境工程》2013,31(3):132-134,126
基于保定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采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4层12个指标8种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角度对氧化沟工艺、CASS工艺、UNITANK工艺、百乐克工艺、CAST工艺、A2/O与百乐克结合工艺、倒置A2/O工艺、A2/O工艺8种处理工艺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8种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ASS工艺的分值最高。  相似文献   

15.
交替活性污泥工艺是在一个反应器或一组反应器中通过时间或空间的交替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从最初的SBR到各种改良形式,交替活性污泥工艺在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迅速发展。传统的交替工艺只能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CAST、MSBR、UNITANK、多箱一体化工艺等通过运行方式组合,既提高了对处理规模的适应性,又能满足除磷脱氮要求。交替活性污泥工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工艺组合优化,提高灵活性,特别是如何在单泥交替系统中解决除磷脱氮的矛盾,同时也要注意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降低造价,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对VOCs挥发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某污水处理厂入厂原水进行了现场水样采集,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水样中VOCs含量.在污水处理厂入水口中共检出20种VOCs,浓度范围为0.1789~21.89μg/L.基于实测数据和构筑物结构参数,对该厂4种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A-B工艺,UNITANK工艺,改良A2/O脱氮除磷工艺和改良A2/O 高效沉淀工艺)利用WATER9模型计算了各工艺主要构筑物VOCs的挥发速率和挥发总量.挥发速率最大工艺为A-B工艺,其值为0.2318g/s;构筑物加盖的改良A2/O高效沉淀工艺挥发速率最小为0.0426g/s.各个工艺中挥发速率最大的单元有生物处理池和沉淀池,主要成分有苯、甲苯、三氯甲烷、四氯乙烯.根据VOCs挥发速率和污水处理量计算了VOCs在构筑物加盖和不加盖情况下的排放因子,并估算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污水处理厂VOCs的总排放量,发现构筑物加盖可大大减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率,削减率可达到74.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