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安全》2020,(7)
为有效制定建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防范措施,减少建筑施工人为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博弈理论,通过建立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建筑工人、企业高层安全管理方、企业安全监管方期望收益的函数,并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平衡点求解各利益方策略的意愿策略,分析了建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致因。结果表明,建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除与工人自身有关外,还与企业高层安全管理方、安全监管方投入比例有关。此外,根据博弈结果对如何减少工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技能,采用演化博弈的理论方法,研究影响施工企业提供安全技能培训和建筑工人参加安全技能培训项目意愿的因素。通过识别企业和工人博弈的利益焦点,构建政府参与下的施工企业是否提供安全技能培训和建筑工人是否参与培训的博弈支付矩阵,分析九种情境下,企业和工人动态演化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ESS)。研究表明:没有政府对施工企业的奖惩措施,企业不会提供安全技能培训;在政府参与下,只要不提供安全技能培训可以获得收益,施工企业不会提供安全技能培训;只有培训后提高收益,建筑工人才会参加安全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系统故障演化过程(System Fault Evolution Process,SFEP)中事件故障状态受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和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量子博弈模型提出了单一事件故障状态量子博弈模型,并对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收益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论述了利用量子博弈研究单一事件故障状态的可行性并提出假设;其次研究了管理者和操作者在博弈后的期望收益;最后探讨了管理者和操作者混合策略中各行为的实施概率,得到了针对事件故障状态变化的量子博弈模型。结果表明该博弈一般是非对称博弈。管理者采取安全行为且操作者采取不安全行为对双方收益的影响最大;操作者选择安全行为的概率越大,管理者越有利;管理者选择安全行为的概率越大,操作者越有利;确定了双方采取混合策略时各自的期望收益;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使用方法。该混合策略具有纳什均衡非博弈演化稳定性,可应用于空间故障网络(Space Fault Network,SFN)的系统故障状态量子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真实地描述紧急疏散过程中人员行为冲突的演化过程,提高疏散效率,基于非对称性演化博弈模型,首先,从生理角度出发,界定人员之间的非对称性;其次,基于非对称性“鹰鸽博弈”模型,探析各人员策略选择的规律,分析非对称性因子、冲突的成本收益对系统稳定与合作状态概率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博弈双方的合作心理收益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性因子越大,冲突的单位成本越小,越有利于人员合作行为的演化;较大的合作心理收益促使双方开展合作。非对称性“鹰鸽博弈”模型揭示应急疏散情形下人员冲突行为的演化规律,为推动疏散人员开展合作,减少冲突,提高突发事件下的疏散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宋健  黄建军 《安全》2021,42(10):62-67
为探究建筑工人安全参与行为机制,提高建筑工人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有效预防建筑行业事故.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采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建筑工人参与安全行为的演化关系,以有限理性为前提,动态构建建筑企业和建筑工人安全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然后通过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对建筑工人安全参与行为演化路径进行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促进建筑工人安全参与,首要前提是建筑企业要建立安全参与激励与引导机制;同时建筑企业应大力支持,保障激励资金落实;建筑企业管理层认识到工人安全参与的重要性,能够切实有效地推动建筑工人主动参与,可为促进建筑企业安全绩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制定起重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防范措施,降低人为事故发生可能性,结合演化博弈理论,探讨不同策略选择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方、监管方及作业方的得益变化,建立各方期望效益函数;依据复制动态方程,构建多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方策略选择演化趋势及均衡点,剖析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致因,并分别从各方角度制定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不仅与自身风险、成本有关,且受管理方、监管方决策影响;管理方增加安全投入,提升作业人员事故损失承担比例;监管方选择合理监管方式严格监管作业行为;作业人员进行行为决策时权衡风险、成本、收益及各方决策,将有效减少作业人员有意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矿工脱岗行为解决办法,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矿工与煤矿企业之间的策略博弈模型。首先根据矿工与煤矿企业间的利益相关性确定影响各方利益的综合因素,然后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确定两博弈方的收益矩阵,进而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博弈方进行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博弈方选择不同策略的概率取决于对手的得益,且两博弈方的策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3个稳定状态,即(在岗,不检查)、(脱岗,不检查)和(脱岗,检查)。矿工坚守岗位与脱岗处罚、矿工损失、检查成本等因素有关,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验证,建议煤矿企业应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使脱岗矿工损失较大,以逐渐减少脱岗行为。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遏制工贸企业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探究工贸企业安全生产及监管的交互机理和影响因素。首先,在政府监管部门和工贸企业具有有限理性的前提下,采用演化博弈方法,建立了政府监管部门与工贸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然后,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分析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以及演化稳定策略;最后,以绵阳市工贸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相关参数进行赋值,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试验,探究社会监督行为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博弈系统中的演化稳定状态与安全成本、监管成本、处罚力度、期望事故损失、社会监督率等因素相关;社会监督率有3个取值区间,当社会监督率大于2/3时才能有效改善安全监管博弈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构建体力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理论影响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与层次回归法实证检验二者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体力疲劳直接正向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且通过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因素间接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而心理资本反向调节体力疲劳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体力疲劳与不安全行为的中介调节机制,丰富和完善二者的间接及整体关系,有助于管理者有效防控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0.
化工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对社会生活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化工企业监管治理问题,将公众参与行为纳入到监管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地方政府、化工企业、公众三方博弈策略收益矩阵,对比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稳定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化工企业,降低企业安全投入成本、加大政府处罚力度和提高政府严格监管的概率,将促使化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投入策略;对于地方政府,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增大上级政府的问责和对疏忽安全投入企业的罚款力度,将有助于地方政府最终选择严格监管策略;对于公众,降低监督举报的成本和提高对公众监督举报行为的奖励,将有利于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实现对化工企业的有效监管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得对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现状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评价层次模型,确定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结果显示:监督控制是影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其次是风险评估,而安全亲情氛围营造列为最后,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最后,确定了采用AHP与安全文化检查表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企业的安全文化。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企业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依据;AHP与安全文化检查表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简便、准确度高、操作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建筑企业安全业绩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安全事故高发行业,准确评估建筑企业安全状况及业绩,是抓好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基础工作。建设部颁布实施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对评估建筑企业安全状况及业绩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但笔者认为该方法还需完善并提出,利用以下参数作为建筑企业安全评价的基础指标:前3年的企业完成产值伤亡率(x1),前3年企业建筑安全事故人均直接损失费用统计值(x2),前3年建筑企业获得的建筑意外保险的索赔额(x3),前3年企业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平均得分(x4),省市安全抽检达标情况(x5),施工企业主业危险度系数(x6)。最后给出建筑企业安全业绩评价数字模型。通过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客观而科学地反映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状况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决策树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最优决策分析发现,企业一般不会自觉地投入资金来进行安全文化建设,而是存在一种侥幸心理,因此,需要对其施加监督外力;通过构建一个由政府安监部门和企业参与的监督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表明,政府安监部门加大对企业不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处罚力度并不是最优策略,鼓励并帮助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才是最优选择。和谐社会构建中仍需运用"和谐"原则来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机械系统的风险概率与经济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机械事故频发,为预防和控制事故,依据安全评价发展方向,结合安全系统工程、模糊可靠性理论、人因可靠性技术和安全经济学,从人-机-环3方面分析风险评价因素,建立符合客观实际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包括人为因素、机械设备和环境在内的基本事件失效概率估算方法;以安全经济学的角度将事故严重度量化为风险经济损失,根据每个风险因素的风险概率和风险经济损失来选择风险评价项目,通过检查评价项目状况,最终得出系统风险度,从而形成关于机械系统的定量风险概率与经济性安全评价方法。并给出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的工程示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马晓龙 《安全》2021,42(1):53-56
为解决传统预测方法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概率预测与实际发生概率偏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基于SD-MOP模型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概率进行预测。通过确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测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基于SD-MOP模型确定目标优先级划分,预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与传统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与传统预测方法相比预测结果准确性更高,可为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MATEL-ANP水电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法——DEMATEL-ANP方法,利用DEMATEL方法计算安全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同时考虑到DEMATEL方法将各评价指标权重视为相同的弊端,将DEMATEL与ANP方法相结合,利用ANP方法获得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基于DEMATEL-ANP方法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模型,提出从安全评价指标ANP权重排序、混合权重的安全评价指标关联度排序以及因果图等三个方面寻找改善安全管理的措施,为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全生产效益的分析评价及其与安全投入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把握和界定安全效益、安全投入等反映安全生产的经济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经济学范畴的内涵,指出从企业的经营利润指标上看安全投入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只产生远期(长远)的、潜在的间接性效益,包括间接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安全投入的效益具有间接性、潜在性、隐形性、不确定性和迟滞性。由于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不可能为零,当事故预防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可接受的程度及其以下)时,通过增加经济投入提高预防水平而对于事故风险的削减无明显的效果,就应考虑与经济效益的结合问题。笔者提出安全投入数量限度问题和安全投入的阈值;并进一步建立安全效益评价模型和安全投入与安全指标的函数关系模型,对安全投入与安全水平(安全指标)、安全效益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通过分析影响其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各种因素,获得了对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进行现状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评价用层次模型.由此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合理的评价,实例表明该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煤矿企业制定安全文化发展目标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编制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并从管理科学中战略形成机制与安全生产领域中系统安全工程的理念出发,提出企业安全生产发展战略的体系框架即由总论、安全生产理念、战略目标、管理体系、运营机制、绩效考核、保障建设和附则8部分组成,并对其文件内容要素和战略编制技术要点进行解释说明,以期为企业编制安全生产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轨道交通施工中如何采取合理安全投入和安全监管等手段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剖析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企业自身的安全投入行为与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以某企业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稳定状态与施工企业的安全投入、事故后企业损失、监管部门执行安全监管的成本、企业违规受到的处罚力度以及监管部门由于失职受到的处罚等因素有关,其中,随着监管部门对安全监管投入的增加以及对施工企业违规处罚力度的加强,监管部门将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施工企业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投入的概率也将进一步加大。研究为监管部门制定相关安全监管策略时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