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各有关单位: 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提高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增强防护用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导广大企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满足国内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和使用企业对有关国家政策、标准的需要,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办公室首次印制了《中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手册》。  相似文献   

2.
石油钻井作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具有严重性、突发性、隐蔽性、随机性的特点,是石油石化行业中最主要的事故频发区之一.震惊世界的“12.23”事故以后,在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的指导与监督下,事故较以前明显减少,但钻井作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因素不会被消除,只能通过人的因素去预防事故发生.安全葡萄图从人的因素考虑,结合了人体生物节律与葡萄图两者的优点,除了具有葡萄图的特点外,还具有预测性、记录性和选拔性,是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种新方法.安全葡萄图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加强人员安全管理来减少和消除事故隐患的目的.该方法简单实用,适合于钻井等高风险行业使用.  相似文献   

3.
杨大明 《劳动保护》2006,(9):103-104
安全标志管理的基本特点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是确认矿用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和煤矿安全规定,准许生产单位出售和使用单位使用的凭证。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要取得安全标志,需要经过以下4个环节:1.资质审查鉴于煤矿生产对其所用产品的特殊要求,煤矿矿用产品必须由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有足够的注册资金和技术力量的专业生产单位生产。2.技术审查包括技术标准、图纸、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的审查。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的有关规定,名称和说明书应规范。3.现场评审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审查…  相似文献   

4.
密目式安全立网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基本上移植于国外同类产品。国内的生产厂家和技术部门还未系统地对该产品的质量与成本的控制进行分析研究。许多有关质量问题的意见大多来源于各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网体重量,用户也往往用网体重量这一项指标来考察产品质量。这种缺乏科学性和经济性的观念使密目式安全立网的产品成本大为增加,资源浪费,而产品质量并不一定能得到保证。本文从分析影响密目式安全立网质量几个主要因素入手,对各种已掌握的产品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控制产品成本的前提下,提出改进产品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现将劳动部《关于调整部分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工作安排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为了加强对防酸工作服等六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劳动部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关于调整部分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及工作安排的通知》、《特种劳动防护产  相似文献   

6.
工业粉尘污染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喷雾是治理开放性粉尘的经济简便的方法,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效率低、消耗大,主要原因是喷雾系统参数不尽合理.为获得理想的喷雾降尘效果,以翻车机卸料时的矿粉为对象,研究了翻车机室内喷雾除尘机理和影响喷雾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喷雾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0.6%的某种湿润剂可以显著提高喷雾溶液的湿润性能;对不同粒径和浓度的粉尘采用与之匹配的喷雾参数,并采用对喷流技术,能增加粉尘与雾滴之间的团聚,提高除尘效率.将该技术应用于翻车机室粉尘治理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签约前应注意的要点 1.商标许可人签约前对被许可人资格能力的审查 对于商标许可人而言,商标许可的目的是在扩大商标的使用范围,获取经济利益.但是一个商标的价值有多大,往往是由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来决定的,尤其是在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这种情形尤为明显.从法学理论来说,注册商标只需具备显著性的特点即可,注册商标与其产品的质量、品质之间并无必然因果关系.但是在实践中,虽然商标是消费者识别企业产品的首要因素,而产品最终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还需要产品本身具备竞争力.因此,企业在宣传自身品牌的同时,往往将品牌与产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平、售后服务能力、企业商誉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杨辉 《安全》2008,29(11)
设备管理与企业的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按照IS0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而安全设备管理正是企业完善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防尘、防毒口罩是直接关系使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个体防护装备。为保证防尘防毒口罩的产品质量,国家规定对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并由专门的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由于防尘、防毒口罩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大量技术指标,因此对生产技术、设备、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都有很高的专业要求。 北京市塑料十三厂生产这类产品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多次荣获部、市级质量奖,还是原劳动部在全国首批发放生产许可证的第一家试点企业,质量优秀,产品畅销,在呼吸类个体防护装备领域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近几年来,一部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地仿制、伪造该厂产品,将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的防尘防毒口罩大量抛向市场,坑害使用者,损害企业的形象,激起了该厂全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乙炔生产单元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连某乙炔厂为例,针对其生产工艺将生产单元划分为气体发生、净化与干燥、压缩与充装3个子单元,找出各子单元中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评价.基于定量评价结果对生产单元火灾爆炸事故的诱发因素进行总排序,对危险性较大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保证乙炔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为提高乙炔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闫浩天 《环境与发展》2020,(1):183-183,185
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才能为环保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做好强化意识、完善制度、引入技术、全面掌控的工作,对于各环节都不能放松,才能促进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增强,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钱俊旺 《环境与发展》2020,(1):174-174,176
通过科学的布设监测网点和完成特定的环境监测任务,获得有关影响环境品质的物质的含量和其动态变化情况的数据,能够使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时目标更明确、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更加科学,并且能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持续监控重点监测对象,以预防生态与环境安全事件的发生和制定科学的应急环境安全事件处理技术程序。针对影响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因素的多样化和其作用机理的复杂化,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方法、监测目标以及监测对象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以期获得对环境品质更加精确和全面的监测数据和信息,对环境安全状况做出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赵宁 《环境与发展》2020,(1):157-158
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生态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的根本保证。文章主要围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以及优化控制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应对环境问题。因此,要积极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才能为环境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关键性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对环境监测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环境监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结合我国各地区复杂的环境条件,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还是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正是针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分析,找到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常见因素,并给出了控制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余健健 《环境与发展》2020,(4):141-141,143
环境监测是对水体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土壤环境的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定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以及环境污染程度。近年来,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逐步浮出水面,给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环境监测工作恰恰可以查找出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的诱因,为制订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真实、确凿的数据支持。因此,本文围绕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针对采取的发展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罗玉卿 《环境与发展》2020,(4):12-12,14
在环境法中,要了解生态修复的属性。目前,业界关于生态修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掌握生态修复的含义,了解生态修复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探讨生态修复的环境法属性。在生态修复上,政府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使生态修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严格依据环境法的要求及时追究侵害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动物生存的基础,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直接导致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通过渭河咸阳段气候、水质、水域面积、植物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野鸭数量分布影响的调查,表明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数量减少,分布区域缩小。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水质污染、退耕还草等环境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其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杨超 《环境与发展》2020,(2):145-145,147
伴随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提升,将对环境监测的质量与作用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境监测质量对污染指标及监测数据分析计算影响颇大。本次研究将对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并以河南地区为实际案例,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及障碍因子诊断对协调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SR模型集成改进TOPSIS和障碍度诊断模型,选取2005-2015年西部地区20个典型河谷型城市为评价单元,对生态安全系统时空演化规律及障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级(Ⅲ)水平;2)生态安全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性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各城市生态安全差异有缩小趋势,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城市数量在减少,生态安全水平上升的城市数量在增加;3)准则层中用地状态和经济响应是制约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指标层中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城镇化水平7项因子成为主要的障碍因子。因城市规模不同,西部河谷型城市生态安全主要障碍因子变化特征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