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校园建设的类型主要有:景观园林设计型、生态技术型、教育管理型.通过在校园内建立生态环境体系,使校园内有限的资源得到循环、合理、科学的使用,提高学校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在建设生态校园理念的引领下,建立健全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组织环保宣传、社会实践体验等活动,积极践行低碳、绿色、环保、生态的生活方式。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87年,学校分初中、小学、幼儿园三个学部,共有教职工327人,目前有10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人。学校占地218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空间开阔,建筑布局合理。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绿草如茵。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创建于1928年,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近年来,学校以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为科技工作主要工作,以生物多样性为活动抓手,不断丰富学校科技教育的内涵。学校被评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SD)项目实验学校、全国节能减排示范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节水示范学校、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科技特色学校、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校、区低碳科普示范学校、区绿色学校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与管理首先,学校校长金建芳亲自任生态文  相似文献   

4.
正济南舜耕中学建于1990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千佛山西南,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学校具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优良的教学环境,绿化面积占40%,校园内绿色植物有近百种,校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学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环保宣传、组织环保活动,营造和谐绿色的生态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在实践中积累环保知识。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国际生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镇江市在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实践中形成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利用、立体种养结合、节约型绿色农产品生产、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观光农业及种养加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等6种发展模式,分析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和建议,为各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院校园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校园内现有的木本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发现校园内大部分木本植物生长良好,但是部分木本植物因人为破坏、气候不适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我们应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优化结构、利用资源、加强养护,对校园植物资源进行管护。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生态工业园的概念及其建设的重要作用作了介绍。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方法,并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阐明了生态工业园建设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生态工业园建设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工业园建设应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生态工业产业链,实现区内资源循环利用并运用产业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自2007年开始就不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践行环保教育的理念。学校不断总结经验,编写环保教育校本教材,将环保教育课程化,提升学生的环保社会责任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理念  相似文献   

9.
骆方金  孔静 《环境教育》2009,(10):11-14
我国经济快速成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培育公民的生态人格。培育公民的生态人格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政府生态责任运行机制,为生态人格培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企业、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生态人格培育中的作用,形成生态人格培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10.
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农业环境、减少农用化学投入品使用、提高农用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提高生态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分析了恭城目前生态循环农业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着重从种植业方面提出了发展恭城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编写生态教材.孕育绿色沃土 1995年.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托夏履镇丰富的环境资源.率先提出了“生态教育从娃娃抓起”、“以生态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为此.学校组织编写了生态教材——《生态建设读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学校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又重新编写了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绿色明天》,分低中、高三册,并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举行了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我校在筹建国际生态学校过程中,由学生组成的生态委员会向各个班级下发了《高塍中学环境检查问卷》,最终发现几个问题:1、校园内垃圾没有合理分类,有的同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2、垃圾多为废纸,有的学生随手扔垃圾,早饭塑料袋较多,也有一些零食包装袋;3、有的本子没用完就扔掉了;4、没有利用好可回收垃圾。  相似文献   

1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加快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扬州市通过开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循环利用、种养业融合发展、新技术集成创新等,形成了多种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发展层次不高、技术服务不够、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理念、规划、科技、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引导,加快扬州市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6,(2):66-66
佛山市容山中学前身为容山书院,是一所具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名校。今天的容山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顺德区唯一的一所首批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高考定点考场,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学校,佛山市绿色学校。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学校和明单位,综合实力多年来稳居顺德区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现有教学班52个,学生总数近3000人,专任教师160人,学校教学设备优良,校园内环境优美,人气息浓郁,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相似文献   

15.
崇明生态岛建设对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崇明岛的生态科技创新,在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等一系列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分析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利用科技创新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思路:生态城镇的发展进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原则,重点发展低碳经济战略,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岛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此外,还提出了崇明生态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及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而使科技创新推动崇明岛生态建设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里小学结合秦皇岛市作为"中国观鸟之都"的多样鸟类资源以及丰富的湿地资源、森林资源,向相关专家咨询,在校园内深度开展森林生态科普教育,生态校园已经成为该校的一块金字招牌。特色引领"生态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以场馆为依托,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扩大知晓率,全面提升师生、家长生态理念,以点串线,将生态教育深入贯穿于常规德育、教学活动中,使主题教育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不仅是驰名海内外的中国红茶之乡,还是安徽省林业大县和省级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88.64%,居全省第一,全县木材蓄积量达1175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二。祁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更是都市人养生的最佳福地"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为让生态资源锦上添花好上加好,祁门盘活山区生态资源,以农作物秸秆、植物边角料、种植养殖业废弃排泄物为原料生态循环综合利用转化,  相似文献   

18.
以循环经济为主导推动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链的健康运行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废旧电器属性和特性决定了其产业链运行调控的复杂性。从产业链循环机理和促进物质循环视角,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阐述产业运行过程的生态设计与资源减量化、绿色营销与资源节约、递阶使用与环境保护等主体责任及运行机理,以促进其生态设计、清洁生产、友好销售、绿色消费、合理利用、多元回收、充分再用、高效再生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吉安市从构建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扶持机制、发展模式人手,探索实践发展循环农业的情况,并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梅沙小学创办于1934年,是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直接管辖的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小学。学校枕山面海,位于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大梅沙海滨,环境十分优美雅致。校园内巨树参天、绿影婆娑,叠翠藏绿,花开四季,具有良好的自然与传统融合的育人氛围和现代化的文化气息。2017年9月,在以刘向东校长为核心的新的行政班子带领下,梅小团队坚持以"责任守望"为办学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树立环境教育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