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DDT的降解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佐国  孙明昆 《环境科学》1979,(2):77-78,32
前文曾概括讨论了DDT的海洋环境化学,文中涉及DDT在环境中的一些可能的降解产物,这些产物的名称大都为英文原名的缩称,不易使名称和它的化学结构联系起来,特就此略作介绍和讨论。 在环境中,DDT(1)受太阳幅射和生物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4,(7)
正为了更好地保护广东海洋生态,"南海海区中国用于防污漆生产的滴滴涕替代项目"运用创新技术,不仅有效地减少了DDT对海洋生态的污染,也提高了我省沿海渔民环保意识,共同防治DDT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据介绍,该项目启用的新生产间鼓励使用环保型涂料,打造无毒无害的施工环境,减少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过程鼓励使用钢砂、钢丸等密度及  相似文献   

3.
[据美刊《化学周报》第124卷第13期第23页报道]有关部门检查了十二个长期居住在亚特兰大Triana的居民,发现他们已摄入相当数量的DDT。这是奥林公司以1948年到1970年在此地经营一个美国军队的DDT制造厂所引起的DDT农药污染的结果。据亚特兰大联邦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十一个样品中,平均含有  相似文献   

4.
一、人类对环境的冲击 1)农药从发明DDTN今仅仅三十年的时间,DDT及其它有机氯农药就已经变成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DDT及其具有相似结构的多氯联苯被人和动物摄取,从而积累在人体组织中,从一个浓集水平到另一个浓集水平,从生物学的观点可富集10×10~6倍,它对人体的毒性是人所共知的。由于DDT的使用,DDT和其代谢物发现有1×10~9公斤存在于海洋和陆地上。由于它的极难降解,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人  相似文献   

5.
刘文新  凌晰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2008,29(7):1761-1767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Es、DDTs和PCBs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组成特征,并基于相应的沉积物质量警戒水平,进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海近岸海区PAEs的高值站点集中在大连湾(1389.8 ng/g)和旅顺(1928.0 ng/g)周边海域,已超出相应的警戒水平,各海区主要组分为二丁基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黄海近岸海区只有大连湾出口海域沉积物中PCBs浓度(24.2 ng/g)稍高于ERL警戒水平(22.7ng/g);而超过ERL警戒水平(1.58ng/g)的DDTs较高浓度站点则主要位于大连湾(6.3~7.6 ng/g)、烟台-威海近岸(4.5~10.3 ng/g)、胶州湾(5.5~21.2 ng/g)和海州湾(27.4~62.9 ng/g)近海区域,其中海州湾一站点沉积物浓度甚至超过ERM警戒水平(46.1 ng/g).DDTs组成分析显示,p,p′-DDT的代谢产物主要是p,p′-DDD;在大连湾、威海、胶州湾和海州湾近岸海区以及山东半岛东部外海仍存在有DDT的输入,其来源可能是工业三氯杀螨醇和/或工业DDT产品.这些海区表层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尤其是海州湾的个别站点,潜在生态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美国最近的调查表明由于环境中的DDT量减少,过去十四年中北美五种最珍贵的食肉鸟类一秃头鹰、(?)鹰、苍鹰、(鸟穴)鹰、(鸟穴)隼和白隼一已明显回复。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国徽秃头鹰现已达37,000头,增长了百分之九十二。70年代早期环境中大量存在的DDT损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当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是量尤为患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对福州近海养殖牡蛎中的重金属(Hg,Pb,As,Cd)、石油烃、DDT、BHC、多氯联苯和微生物(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福州海区内的牡蛎中的Hg、DDT、BHC、多氯联苯、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部分海区牡蛎体内Pb、石油烃的含量超标;牡蛎中的As、Cd、粪大肠菌群、副溶血性弧菌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9.
陆架沉积环境中BHC、DDT的残留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长江口东海陆架区所取四组岩芯柱样,应用BHC测年法的测年结果,以及对岩芯中痕量BHC、DDT的分析测定,绘制BHC、DDT在这些岩芯中的年代分布,探讨这些有机氯农药在大陆架区海洋沉积环境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陆架沉积环境中,BHC、DDT相当稳定,其残留期超过40a。这与文献报导在陆地土壤中残留时间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的结果在时间尺度上有很大差距。表明陆架沉积物一旦受到BHC、DDT这类持久有机环境污染物的污染,它会多么持久地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文中对BHC、DDT陆架海洋沉积环境中残留时间较长的原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六六六、DDT污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微量化学分析法对茶叶中残留的六六六和DDT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少量六六六可通过根系进入叶片,两者浓度呈中度正相关(γ=+0.52),DDT呈弱相关(γ=+0.17),茶园用药构成茶叶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在茶园禁用六六六和DDT后,构成茶叶中残留的主要来源不是土壤和茶园用水,而主要是农田用药后六六六和DDT通过空气漂移所造成。人工模拟施药实验证实了上述假设,本文还提出了茶叶中六六六和DDT污染源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地区母乳DDT严重超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传敏 《环境》2004,(11):26-27
DDT,曾被誉为“万能杀虫剂”,已被我国禁产20多年。母乳,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本是最纯净最安全的食物。但人们很难想到。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母乳中DDT的含量严重超标。而上海、北京等地残留的DDT经20年的衰变过程,两地母乳中DDT的含量水平已降到了世卫组织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持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环境行为和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7日在杭州召开。与会人员一百一十多人,七十多个单位,交流论文84篇。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务院部委环保所,省市环保所,监测站等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所也参加了该学术讨论会。 大会由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刘静宜研究员主持。大会回顾了几年来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过去几年中科研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大会认为,环境有机物的分析与研究是从单一化合物开始。如六六六,DDT和其他简单化合物,现在已分析研究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近百种,如:城市废水和石油废水等。初期用光学方法,现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装置(约  相似文献   

13.
烟台市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烟台市生态地球化学资料的系统整理,研究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现状与分布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小麦和水样中没有检出HCH、DDT及衍生物,相对1980年降幅最大,说明在小麦种植区较好地执行了禁用HCH、DDT的政策;土壤中仍检出有HCH、DDT及衍生物,DDT及其衍生物检出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4.59%,HCH及其异构体检出占土壤样品总数的0.015%;表层土壤中HCH残留量由70年代的0.282μg/g降至0.151μg/g,相差近2倍;DDT由0.3872μg/g降至0.346μg/g。DDT残留物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20~40cm的土层中残留量已明显降低,40~60cm的土层中残留量未检出,揭示了有机氯农药的水溶性很差,容易被土壤颗粒所吸附,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很弱,因而难以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规律。同时表层土壤中约有612km2控制面积内(p,p′-DDE+p,p′-DDD)/p,p′-DDT的比值小于1,说明可能存在新的DDT污染源输入,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成为烟台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之一,为土地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文新  胡璟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2008,29(5):1336-1341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凋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 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二类标准(50 000 ng/g).在威海、大连湾和胶州湾出现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少数相对高值站点(300 ng/g左右),而其它大多数站点贝类体内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含量都较低.中、高环组分占优指示近岸海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过程;二丁基酞酸酯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是酞酸酯的主要组分.在所有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的含量普遍很低(<10 ng/g).贝类体内DDTs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10 ng/g)的站点大部分集中在南黄海沿岸,海州湾内一站点已超出第二类标准(100 ng/g),而组分以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在所有站点的贝类体内都有p,p'-DDT检出,尤其在北黄海的大连湾和蓬莱附近海区(比例高于50%),指示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DDT输入源.据此,大连湾、威海、胶州湾沿岸贝类体内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胶州湾、海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DDTs含量较高,这些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而大连湾、蓬莱近岸可能的DDT新输入对底栖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于1994年11月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旱季珠江口区环境中BHC和DDT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表层海水BHC含量为0.187μg/L,DDT为0.080μg/L;底层海水BHC为0.117μg/L,DDT为0.506μg/L。沉积物BHC为11.15×10-9(干),DDT为33.46×10-9(干)。海水中的盐度、DO、C  相似文献   

16.
海域水体污染物输送规律的研究,是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海域中污染物的输送规律不仅受季节、海区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较重要的是还受该海区动力场的控制。因此,当污染物一旦进入海区,不但有氧化、降解等化学或生物化学的作用过程,而且还有扩散、混合、吸附、沉降和再溶解等物理作用过程。为此,把化学、物理等方法相结合起来研究污染物在海域中的行为已有较多的应用。本文试对锦州湾水体污染物输送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由于缺乏锦州湾湾口各站位的全部资料,因此,这里只研究探讨水体中主断面上观测点30号、40号站污染物输送规律的特征(主断面上站位分布如图1)。计算是以1980年6月连续观测的资料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世界农业生产中已普遍使用化学制剂控制昆虫和其它虫害、病害、杂草及无用植物的生长其中家喻户晓的有DDT、狄氏剂、艾氏剂及其它一些品种,它们的用量还在逐步上升。但利用化学杀虫剂与病虫害进行的斗争是不可能取胜的,虫害生物体变异使其产生更多的致病力强的品系。从而需用更大量的化学制剂去控制它们。此外,许多有毒的固体化学制剂不易分解,他们可以按其原有形态持续若干年而不发生化学变化。它们的积累和聚集可达到危险的程度,这将使活着的生物体遭到危险。  相似文献   

18.
海洋环境中金属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理机能,组织形态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和生态系统失去平衡。海洋生物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污染环境中,会引起多种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对不同海区采集的生物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根据生物的组织病变化(各种炎症、组织增生、肿瘤、畸型及器官形态变化等)来监测海区的污染程度及对生物的危害程度。这些工作可以弥补化学监测的不足。在我国,应用生物组  相似文献   

19.
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一些有害的、禁用的农药,如DDT等.世界上一些原始生态系统将受到损害.尽管大多数国家已禁用DDT,其大气沉降仍然在损害世界边远地区.例如,非洲和印度较高的气温使DDT蒸发并以降水形式落到了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这一过程称作“全球性蒸馏”.这是一项新的国际调查透露的.阿尔卑斯山区周围环境像一块磁铁那样吸引这些有毒污染物.因斯布鲁克大学教授Roland Psenner最近说:“DDT从较暖地区开始循环并在较冷地区降落.我们知道在极地区域有DDT踪影,但不知道它们在比利牛斯山脉和阿尔卑斯山也常见.”Psenner说,虽然DD…  相似文献   

20.
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HP-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包括其代谢物pp′-DDE、pp′-DDD和异构体op-DDT、pp′-DDT,并分析了∑DDT在组织中的含量水平、组成特征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银杏齿喙鲸鲸脂中的∑DDT含量最高,为177.1×10-9(湿重,下同),在肺中含量最低为15.2×10-9。∑DDT含量在鲸体各组织中的顺序为鲸脂肝脏胃心脏肾脏肌肉胰肺。在各组织中(pp′-DDE+pp′-DDD)/∑DDT的比值均值为0.39,表明可能有新的污染源注入此鲸所栖息的海域环境。与国外其他海域鲸类的鲸脂中∑DDT含量相比,本次测定的鲸脂中∑DDT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