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缺氧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ABSAS)生物脱氮系统中的硝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氧化优先于硝化作用,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异养氧化菌对硝化菌的竞争性抑制。但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初级缺氧反应对硝化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初级缺氧段中的反硝化作用愈强,则由缺氧段进入好氧段后,硝化作用进行的愈强,此特性可用于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中,以提高硝化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缺氧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法(ABSAS)生物脱氮系统中的硝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氧化优先于硝化作用,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异养氧化菌对硝化菌的竞争性抑制。但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初级缺氧反应对硝化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初级缺氧段中的反硝化作用愈强,则由缺氧段进入好氧段后,硝化作用进行的愈强,此特性可用于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中,以提高硝化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相互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萍 《上海环境科学》2006,25(6):245-246
在水中,氮既是生命元素,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子,其转化是多变的,其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关键反应,它将较稳定的 NH4^+转化成 NO3^-,后者容易渗滤,被植物吸收或进一步脱氮。用河水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研究了氨氮、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三者的相互关系。观察了亚硝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历程,描述了其变化规律,并对其在水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机理结合文献进行了研究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污水的排放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矿化垃圾反应床反硝化处理NO废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华  赵由才 《环境工程》2005,23(2):39-42
实验室研究表明 ,利用矿化垃圾作填料的生物反应床在厌氧条件下可有效地处理NO废气。气体在反应床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NO处理效率的关键参数 ,NO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添加菌种可缩短生物反应床启动时间。厌氧条件下NO去除效果明显要好于好氧条件下的试验 ,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处理NO_x 比生物硝化作用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污水对红树林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树林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处理下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的研究,探讨污水排放对红树林人工湿地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及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在不同红树植物、基质不同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树林人工湿地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硝化、反硝化作用分别与硝化、反硝化菌的数目呈显著正相关,污水排放会极显著增加基质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不同深度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不同,基质上层(0~10 cm)的硝化作用能力极显著高于下层(10~20 cm),反硝化作用刚好相反,但差异不显著。有红树植物人工湿地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要强于无植物系统,不同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的硝化作用强弱依次是:秋茄桐花树海桑,差异不显著,反硝化作用强弱顺序刚好相反,但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硝化、反硝化作用与基质有机质、盐度及p H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研究表明,利用矿化垃圾作填料的生物反应床在厌氧条件下可有效地处理NO废气。气体在反应床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NO处理效率的关键参数,NO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缩短而降低。添加菌种可缩短生物反应床启动时间。厌氧条件下NO去除效果明显要好于好氧条件下的试验,利用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处理NOx比生物硝化作用更具优势。图2表3参9矿化垃圾反应床反硝化处理NO废气的初步研究@张华$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工程/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相似文献   

7.
硝化作用特性分析及讨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作用好坏是影响脱氮工艺效率的重要步骤。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从异养菌的氧化作用对硝化作用影响的机理,反应器结构形式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两方面分析和讨论硝化作用的特性。为提高脱氮工艺能力、稳定运行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模拟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15)NO_3~-在生物滞留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以及丹麦草对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组(植物组)中约79.6%的NO_3~-发生了转化,其中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DNRA)、微生物固定和植物吸收参与转化分别占所添加~(15)N的32.7%、10.4%、24.2%和12.3%;在对照组中,约60.5%的NO_3~-发生了转化,其中反硝化作用、DNRA作用和微生物固定参与转化部分分别占所添加~(15)N的21.6%、19.5%和19.4%。两组中,反硝化作用均为优势反应,其次是微生物的固定和DNRA作用。在处理组中,丹麦草的直接吸收对NO_3~-的去除起到一定作用,同时间接促进了反硝化作用和微生物固定,加快了生物滞留系统对NO_3~-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潜流型人工湿地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黄娟  王世和  鄢璐  刘洋  王峰 《环境科学》2007,28(9):1965-1969
对芦苇、美人蕉、空白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潜流型湿地硝化作用强度受温度影响显著, 且与总氮、氨氮去除率显著相关. 各湿地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分层现象, 湿地表层高于深层. 芦苇湿地表层硝化作用强度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变化趋势; 深层则沿程递减; 反硝化作用强度沿程变化不明显. 垂直流湿地平均硝化作用强度高于水平流湿地; 有植物湿地高于空白湿地; 芦苇湿地高于美人蕉湿地. 植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影响硝化作用强度, 根际硝化作用强度由根面至非根区递减. 潜流湿地具有较强的反硝化潜力, 反硝化作用强度明显高于硝化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0.
地下土壤渗滤系统脱氮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污水中的总氮主要是通过硝化作用及反硝化作用去除的。但是由于反应条件的限制,该系统出水中总氮的浓度总是不能使人满意。分析目前常用的三种提高总氮去除效率的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得出:间歇进水,并且在一定土壤层深度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有机物可以显著降低出水中总氮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特点及其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燕  孔海南  王茸影  李春杰  严立  何义亮 《环境科学》2008,29(11):3291-3296
废水生物脱氮是目前水处理领域中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对自养硝化作用研究的同时,对异养硝化作用及其菌属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废水生物脱氮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对新型异养硝化作用的研究是对传统硝化理论的丰富与突破.在综述大量文献及已有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异养硝化作用的主要特点(硝化作用主体、生长条件、硝化途径、作用酶系统以及分离方法等),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异养硝化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刘躲  王磊  曹湛波  段灏 《环境科学》2020,41(2):932-940
为探究接种菌根真菌对湿生植物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以湿生植物旱伞草和石菖蒲为材料,接种筛选自本地植物根系及根际土壤的菌根真菌混合菌种MF-MD为试验组,并设置未接种植物作为对照组.在水体氮素富营养化条件下种植3个月,然后测定植物根际土壤硝化反硝化活性.结果表明,接种MF-MD能促进两种植物根际土壤硝化反应,同时接种MF-MD促进了旱伞草根际土壤反硝化作用但是抑制了石菖蒲根际土壤反硝化作用.从接种后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了引起土壤硝化-反硝化反应发生变化的原因.发现接种处理的试验组湿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量(soil microbial biomass,SMB)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与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此试验对于研究菌根真菌结合湿生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元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施加碳酸钙对酸性土壤微生物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闭合氮循环的重要步骤,阐明在酸性土壤施用碳酸钙(CaCO_3)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氮循环的影响,可为农田质量稳定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湖南省湘潭市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个CaCO_3施加量,分别为0、2.25、4.5和7.5 t·hm~(-2),在种植一季水稻后,分析了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_3的施加,显著提高了土壤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762.10~868.58mg·kg~(-1),促进土壤硝化作用[0.59~0.82μg·(g·h)~(-1),以NO_2~--N/土计],但当CaCO_3施加量达7.5 t·hm~(-2)时对硝化作用产生抑制,土壤反硝化作用对CaCO_3的响应较为复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化作用与土壤DOC显著正相关,和NH_4~+-N含量显著负相关,反硝化作用与NO_3~--N含量、土壤DOC显著正相关,和含水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人工快速渗滤池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微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研究了人工快速渗滤池中各层中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各种微生物大都呈现出从表层到底层数量逐渐减少的规律;0~20cm砂层的脲酶、脱氢酶和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层;在快渗池内,氮转化以硝化作用为主,反硝化作用比较弱;渗滤池上部呼吸作用明显强于中下部,与微生物的分布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废水反硝化除氮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反硝化是NO3^-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经NO2^-、NO、N2O被还原为N2。反硝化对NO3^-及有机基质呈零级动力学反应。文章还介绍了生物反硝化的生化反应,反硝化细菌以及基质、温度、溶解氧、PH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氧化还原状况是影响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15N标记硝态氮反硝化作用的培养试验,结合15N气态损失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了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条件,可为进一步阐明稻田土壤中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素损失发生机制提供直接依据.结果表明,氧化和还原条件下均能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在4周的培养试验期间,直接测得的氧化(Eh-290-330mV)和还原(Eh-114-42mV)条件下的15N气态损失分别占加入量的60.23±8.04%和83.89±4.79%.但是,氧化条件下反硝化作用速率明显减缓,外加的硝态氮的半衰期延长,显示了溶解Q2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作用对反硝化作用进程的模型研究表明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作为土壤反硝化作用潜在能力的衡量指标可能优于传统的土壤反硝化势表征方法(反硝化作用百分率),而15N示踪-质谱计法直接测定与模型研究相结合则有可能对土壤及其他环境中的反硝化作用作出更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船房河位于昆明市西南,是排放市区污水的主要河流之一。为了获得一些硝化作用规律,并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我们选定了对硝化作用有影响的四个因素,通氧、温度、pH和铵离子浓度,以船房河为样点,实验室模拟研究了水-土系统的硝化作用。样点水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8.
pH和温度对氯胺消毒给水管网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生物膜培养反应器(RAB)模拟给水管网系统,研究了pH和温度对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水温(15℃)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而在较高水温(30℃)下模拟管网中明显地发生了硝化作用.较低水温(15℃)下,提高水的pH对硝化作用的影响较小,而在较高水温(30℃)情况下提高水的pH对硝化作用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在较...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系统中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详细地介绍了反硝化作用的原理和机制,用以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环境科学》2000,20(6):0-0
 氧化还原状况是影响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通过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15N标记硝态氮反硝化作用的培养试验,结合15N气态损失的直接测定方法.研究了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氧化还原条件,可为进一步阐明稻田土壤中硝化-反硝化作用氮素损失发生机制提供直接依据.结果表明,氧化和还原条件下均能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在4周的培养试验期间,直接测得的氧化(Eh7-290-330mV)和还原(Eh7-114-42mV)条件下的15N气态损失分别占加入量的60.23±8.04%和83.89±4.79%.但是,氧化条件下反硝化作用速率明显减缓,外加的硝态氮的半衰期延长,显示了溶解O2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作用对反硝化作用进程的模型研究表明速率常数及相应的半衰期作为土壤反硝化作用潜在能力的衡量指标可能优于传统的土壤反硝化势表征方法(反硝化作用百分率),而15N示踪-质谱计法直接测定与模型研究相结合则有可能对土壤及其他环境中的反硝化作用作出更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