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CMB法与PFA法原理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颗粒物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大中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弄清楚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定量地计算出各个源的贡献值,为颗粒污染物的防治提供依据,这就涉及到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化学质量平衡(CMB)和主因子分析法(PFA)这两种主要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原理及方法,并比较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以供选择合适的源解析方法对大气颗粒污染物的来源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城市区域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化学组成、粒径大小、来源三个方面研究了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染程度大小的影响以及扩散迁移能力等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以光化学污染为主的复合型污染是目前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二次颗粒物和积聚区颗粒物是最主要的污染物质,应成为大气环境治理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机理研究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实验调查交通来源空气污染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公路隧道实验方法来调查交通来源空气的污染,笔者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公路隧道内进行了气态污染物和大气颗粒物的监测,气态污染物和大气颗粒物为多点位同步监测,气态污染物包括CO,SO2,NOx和VOCs等,大气颗粒物包括TSP,PM10,PM2.5和粒径浓度谱分布等.同时,还调查和分析了隧道内机动车流量、能见度和气象因子.利用上述分析和测定结果,可以综合地研究交通来源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于玲  范天钧 《环境科技》1989,2(2):32-35,10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我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可以帮助判断烟尘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而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的分析方法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颗粒物是北京的首要大气污染物,2006年PM10年均浓度超标60%以上.本研究基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和逐日TSP的采样分析,结合地面天气形势,论述了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特征.首先,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的形成由以冷锋过境为明显标志的周期性的天气系统决定,天气系统的活动尺度决定了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其次,从PM2.5/PM10和Pb/Al比值的变化判别出颗粒物污染过程中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升高,细颗粒物呈现富集趋势;细颗粒物的富集由粗颗粒物的去除和超细颗粒物的生成(核化过程)、以及二次颗粒物的生成所致;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老化以及化学组成(Pb/Al)的大幅度变化共同表明了北京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区域性本质.  相似文献   

6.
王体健  刘东  李蒙蒙 《装备环境工程》2019,16(6):前插1-前插4
<正>1背景情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主要特征的大气复合污染。大气污染物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还会对地球大气辐射平衡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天气和气候。大气探测是支撑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分析大气污染的特征、过程、机理及成因,对于评估大气污染物的天气气候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外来输入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外来源气溶胶理化特征研究是理解其对城市大气颗粒物影响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分析了昆明市冬季典型天气下主城区上风向大气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化学组分(包括元素、水溶性离子和碳组分)特征,结合气象要素筛选,获得了昆明市外来输入气溶胶的化学组成.昆明市外来源气溶胶P...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有关大气颗粒物表征的研究进展,主要围绕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特性、化学组成及其存在状态、毒理学、及源解析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文章还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颗粒物已成为大气污染物中的主要控制对象,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很明显而普遍的。因此,近十余年来,环境科研工作者、医学卫生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颗粒物粒度与其化学特性、生物效应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本文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该地区大气颗粒物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不同采样点不同时间离子浓度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形成和转化与大气化学过程有关。OC中的烷烃和多环芳烃多存在于细粒子中,并且二次OC含量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点源的排放、城市建设、机动车尾气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大气颗粒物区域性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京津地区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成,介绍12种元素Cd、Cu、K、Mn、Pb、Zn、Fe、Na、Ni、Cr、Sr、Ba;5种离于F~-、Cl~-、NO_3~-、SO_4~2、NH_4~+和26种有机污染物的区域分布。用有机物的奇/偶碳数比值估计了大气颗粒物的来源。用无机元素的判别法分析了北京、天津、廊坊和蓟县之间大气污染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X 192 9801331沉降性二次污染物的大气扩散模型一Atmospher-ie diffusion medel of seeondary因11utants with set-tling[刊,英〕/N.Rudraiah…// Intern.J.Envi-ron.Studies一1997,52(3)一243一267 北图 建立r化学活性大气初次污染物及其副产物在近地面层之上的保护带中的非定常数学模型,以便研究在重的混合物存在时较大的颗粒物迁移的影响。在适当的边界条件下,考虑了近地面层不同的气象参数和源参数,包括沉降速率。也处理了大气稳定度、地转阻力和几个其它气象参数对近地面层和棍合层高度的变化。分析了稳定和中性大气条件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指纹数据库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基于核探针研究的大气气溶胶单颗粒脂纹数据库研制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指纹数据库的设计思想与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功能、系统功能实现以及实验方法。同时该数据库被应用于上海市大气气溶胶环境监测当中,结果表明:该数据库不但能够快速的提供来自不同污染源颗粒物的信息,而且还可以追踪解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贡献率,为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实时监测服务。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特征污染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特征污染物进行筛选. 综合评分法的指标体系主要由环境检出率、潜在危害指数和环境影响度等9项指标组成,综合分值总分为280分. 筛选结果表明:苯并芘(综合评分为272,下同)、Pb(262)、Cr(262)、Ni(262)、Cd(262)、Cu(246)、苯并蒽(230)、二苯并[a,h]蒽(215)、Zn(214)、苯并荧蒽(212)10种化学污染物得分较高,为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重点关注的化学污染物. 而Hasse图解法筛选结果表明,苯并芘、Pb、Cr、二苯并[a,h]蒽、Ni、Cd、Cu、Zn、苯并蒽9种化学污染物的危害性排序靠前. 在综合评分法的基础上利用Hasse图解法对化学特征污染物进行筛选,按照危害性大小,兰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特征污染物可分为5个层次,依次为:①苯并芘、Pb和Cr;②Ni、二苯并[a,h]蒽;③Cu、Cd;④苯并蒽、Zn;⑤苯并荧蒽. 综合评分法和Hasse图解法的结合应用既简化了单一Hasse图解法筛选化学特征污染物的繁琐过程,又可实现对污染物危害性的较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的组成,初步摸清徐州环境空气PM2.5污染物的来源,研究化学组成和源贡献率,于2013年11月24日~2013年11月29日,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徐州市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实时在线源解析。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初步评估重要污染源对徐州环境空气PM2.5污染的影响程度,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涵义及定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概念对防治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不同于颗粒物本底值。本底值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条件下颗粒物的浓度值,而背景值是个相对值,其所在的环境条件有可能已经受到了环境污染。影响城市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污染源,主要包括城市本地源排放和外来颗粒物,二是颗粒物扩散的天气和气象因素。将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背景值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城市本身的排放,城市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浓度水平。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人们对大气颗粒物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探讨了采用监测一定高度处大气颗粒物,结合气象因素确定城市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背景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环境及人体造成重要危害的大气二次污染物如臭氧、硫酸雾及硫酸盐颗粒物等,其形成往往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紫外辐射的强度在大气污染化学转化的研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紫外辐射强度用物理方法测定比较复杂.在光化学研究中通常采用化学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欧美制订空气质量目标、建立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治理大气细颗粒污染物的成功经验和制(修)订大气细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的理论、方法和历程,结合我国空气颗粒污染物的特征和科学研究的现状,提出应由国家主管部门通过顶层设计,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提供科学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出版我国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基准文件。  相似文献   

19.
大气颗粒物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大气污染物PM10、PM2.5,由于其形态与组成非常复杂,本身所具有的毒性和对环境的有害性已受到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本文作者针对目前国内外大气颗粒物的统计预报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针对在建设扬尘和沙尘暴统计预报研究中的不足,作者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质谱和离子色谱分析了2002年3月28日-4月8日在山东长岛县采集的共11对粗、细大气颗粒物样品的化学组成,探讨4月6-8日沙尘暴事件中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的变化和硫酸盐的形成.沙尘暴事件应区分前锋和后续部分,前锋与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相互作用,具有硫富集的特征.后续部分较好地保持了长距离传输风沙尘本身的特征.硫酸盐的形成机理可能是多相氧化而不是简单的酸碱中和.硫酸铵是首先生成的含硫物种,这是细颗粒主导的形成过程.硫酸铵逐渐转化为其他硫酸盐,硫的成分也逐渐向粗颗粒转移.在沙尘暴事件中含硫污染物不但有一个从气相向颗粒物转变的过程,也有一个从细颗粒向粗颗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