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评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的 2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阐述了这 2种方法的优缺点 ,通过案例分析可知 :森林资源环境效果评价法获得的评价值大 ,而意愿调查法的评价值小 ,并说明了导致这 2种方法评价值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和神经网络评价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大气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推理过程清晰,泛化能力好的特点。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应用该模型进行大气质量评价不但物理意义明确,而且计算简单,评价客观,实用性强,评价结果还具有更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一萍 《生态环境》2010,19(2):419-422
节能减排是我国应对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的研究,目前多限于广泛的定性论述,定量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这一根本目的,需要确立能反映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我国的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遵循构建原则和按照构建方法思路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管理和经济等4个控制层面构建节能减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密切值法是多目标决策的一种优选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利用该方法建立起节能减排评价模型。详细阐述了密切值法在节能减排评价中的原理、方法与步骤,并以我国2001—2008年的节能减排情况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评价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与不足,为今后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实例应用表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和可操作的,该评价模型不需要确定各种主观参量或函数,评价结果客观、可靠,是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评价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气花粉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贵阳市为例 ,提出了空气花粉污染评价的 3种方法 :空气花粉种类和含量直接评价法、花粉污染指数评价法和花粉症发病率评价法。采用这 3种方法对贵阳市空气花粉污染状况进行评价 ,其评价结果是相对一致的 ,其中后 2种方法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投影寻踪技术为一种新兴的非线性分析方法,但存在计算过程复杂、编程实现困难等缺陷,鉴于此,我们提出采用模拟退火法直接优化投影寻踪技术的投影函数和投影方向以克服目前投影寻踪技术的种种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模拟退火法的改进的投影寻踪的相思树种子质量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把各相思树种批测定指标综合成一维投影值,投影值越大,表示该种批质量越好,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可对相思树种批样本集进行合理评价.实例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直接由样本数据训练的改进投影寻踪林木种子质量评价模型用于相思树种子质量评价简单可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可操作性强.基于模拟退火法的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可广泛应用于种子质量评价、群落分类及环境质量评价等研究中各类非线性、高维数据的分级与评价.表1参11  相似文献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婷  刘勇  王平 《生态环境》2014,(8):1359-1365
以太原市城区周边的80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中Ni、Cr、As、Cu、Zn、Pb、Cd和Hg8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并与 Hakanson 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探讨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重金属元素的变异系数由高到低顺序分别为:Hg>Pb>As>Cd>Cu>Ni>Zn>Cr。Hg含量在0.02-0.39 mg·kg^-1之间,变异系数为0.648,最大值为最小值的19.5倍;而土壤中Pb的含量在17.4-86 mg·kg^-1之间,变异系数为0.409;即使变异系数最小的Cr元素的最大值为109 mg·kg^-1,最小值为54.7 mg·kg^-1,变化范围也到达了54.3 mg·kg^-1,可见太原市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变异很大。各元素的含量的平均值除Ni以外均大于太原市的元素背景值,但都在国家土壤质量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值之下。(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Hakanson 指数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评价结果中,评价等级为2A、2B、2C的样品数分别为:41、47和45,37、29和33,2、4和2,评价结果相差不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同率为70%,Hakanson 指数法和支持向量机的评价结果相同率为65%。(3)对评价结果有差异的样品进一步分析可知,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相比较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指数法而言,支持向量机降低了人的主观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在进行综合评价的时候能考虑到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使评价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有较为严格的数学基础,泛化能力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动胶菌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的工艺设计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胶菌接触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中试结果,为日处理1 000 m3 含油废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了工艺设计,按负荷法( 二种) 和降解动力学模型( 三种) 进行了池容的计算,评价了它们的合理性.发现,其中以中试为基础的三种计算方法:一种降解动力学模型( 据中试结果计算油去污系数) 、二种负荷法( 据中试中填料容积负荷、从中试扩大为生产规模的入流流量) 较为合理,可作为设计池容的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8.
水体沉积物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沉积物污染将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因此有必要构建科学全面的水体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为环境污染修复与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已有文献报道了多种沉积物质量评价方法。其中,证据权重法通过对不同的证据进行测定与整合,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可以对沉积物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本文对证据权重法中化学分析、生物毒性和底栖生物群落结构3种证据的测量方法、赋权方法、证据整合与信息解译方法进行了系统评述,并以淡水河为例介绍了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TOPSIS)整合数据进行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无尾河下游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尾河下游漫流区——向海地区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沼泽垂直剖面的精细采样,将放射性核素精确计年与重金属污染评价相结合,进行高分辨率剖析。在对其典型剖面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进行A1归一化的基础上,应用上下层比较法、富集系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3种评价方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富集水平及污染时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沼泽湿地沉积物表层已明显富集了重金属元素,达一定污染水平,这显示近20a霍林河流域上、中游人类活动对下游湿地的扰动增强。  相似文献   

10.
污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水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物体生存和繁衍危害巨大,是改善水质、保障生态安全的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对于污水中EDCs的去除,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高级化学氧化和生物降解.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炭法和膜分离技术,这2种技术对EDCs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和EDCs浓度的增加而减弱,而膜分离技术对EDCs的去除效率受EDCs的物化属性和膜本身特性等因素的影响;高级化学氧化法降解EDCs的关键是氧化剂的选择,氯化去除EDCs易产生副产物,相比而言O3、UV/H2O2和其它联合技术对EDCs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生物降解从EDCs的去除率、运行条件和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化学沉降法、活性污泥法和滴流生物滤器3种工艺中,活性污泥法对EDCs的去除效率最高,生物降解EDCs的效果主要受处理工艺类型、水力停留时间、泥龄、温度、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化学分析的局限性,结合生物测试的方法来评价EDCs的去除效果将更为全面;最后结合实际对各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比其他技术而言生物处理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以生物单元为主体的综合处理过程将成为未来去除EDCs最经济实用的方法,而结合化学分析和生物测试来综合评价EDCs的去除效果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1.
3种人工草地不同植被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覆盖度是植被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域面积百分比;理想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耗时短,工具简单,结果准确,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以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雀稗(Paspalum thunbergii)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照相法测量值为参考,比较样线法、目估法、样针法、点框架法、网格法1×1、网格法5×5、网格点法1×1和网格点法5×5等8种方法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样线法误差小于5%,耗时短,工具简单.目估法误差大于样线法,适用于植被高度低且覆盖度较低或较高样方.样针法误差大于样线法和目估法,误差受植被高度和茎叶硬度影响,适用于植被高度低且硬度较小样方.点框架法、网格法和网格点法误差均较大,一般大于10%.网格法误差受覆盖度和小网格边长影响,误差峰值出现在覆盖度接近65%的样方,误差随着小网格边长增加而增加.8种方法测量值与照相法测量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因此对于类似人工草地,这些方法测量值可通过本文提供的拟合公式转化为真实值.随着样方数量增加,8种方法误差均呈现出先降低后稳定趋势.本研究推荐样线法作为类似人工草地覆盖度实地测量方法;未来应根据覆盖度、植被高度和硬度等特征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法.(图4表2参46)  相似文献   

12.
用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盐滴定-电位滴定法(STPT)、Mehlich法和pfo原理法测定了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永久负电荷量.并与醋酸铵法测定的CE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由于醋酸铵法浸提了土壤的部分可变负电荷.它测出的CEC值使其它方法测得的永久负电荷量高.(2)不同方法测得的土壤永久负电荷量差异较大,且用上述四种方法测得的值依次减小.即ECEC>δP>CECp>CECk,这与测定方法和指示离子的本性有关.但都能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荷容量的相对大小.(3)不同方法测得的不同的永久负电荷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土壤的吸附特性,但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法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永久负电行量.  相似文献   

13.
O3/UV法降解水中对硝基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晖  程江 《环境化学》1996,15(4):313-319
研究了臭氧,臭氧/紫外光法卫解对硝基酚过程中各种操作条件得,气相臭氧浓度,温度,初始pH值,初始TOC值以及紫外光强度等的影响。臭氧与紫外光相结合对去除TOC有协同效应。根据实验确定出这一过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
锌对淡水生物的毒性特征与水质基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锌是生命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但当锌的浓度超过一定剂量时,又会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为了系统研究锌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亟需开展锌的水质基准研究工作.本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锌的毒性特征开展了深入研究,并按照水质基准常用的几种方法,包括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分别推导了我国锌的保护淡水水生生...  相似文献   

15.
密切值法在污水土地处理工程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密切值法在污水土地处理工程选址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分分析看出该方法科学可行且简易。  相似文献   

16.
不同消解方法对土壤样品中汞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欧洲标准样品,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消解方法测定表层土壤中总汞的差异。结果发现,利用(1)王水电热炉加热消解和(2)浓硝酸、浓硫酸及高锰酸钾水浴加热消解的方法测得的标准样的总汞最为接近实际值。而(3)硫酸(1:1)与高锰酸钾水浴加热消解法的测得值明显偏低,但方法3测得的土壤总汞值介于方法1和方法2之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方法3测得的土壤总汞仍然有效。文章同时讨论可能影响总汞测定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36个重点城市饮用水中多环芳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2种基于不确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蒙特卡洛法和三角模糊数法)和1种基于确定性的风险评价方法(美国EPA终身致癌风险)对我国36个重点城市饮用水中多环芳烃的终生致癌风险进行评价。所研究的98个水厂出水中多环芳烃浓度范围为17.5~408.3 ng·L-1,致癌性多环芳烃(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cd]芘)的总量浓度为nd~94.7 ng·L-1。所有水厂出水中苯并[a]芘浓度均小于10 ng·L-1。假设出厂水即为最终饮用水,对16种PAHs浓度用毒性当量因子法转化为相对于苯并[a]芘等效浓度(TEQ BaP)。使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计算,结果显示在95%的概率区间我国居民通过饮水途径暴露多环芳烃的终生致癌风险小于5.45×10-6(蒙特卡洛法)和7.56×10-6(三角模糊数法)。而采用确定性风险评价方法,计算得到的最大风险为7.12×10-6。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我国饮用水中多环芳烃的终生致癌风险都处于可接受水平。比较不同的评价方法后发现,不同方法获得的信息并不完全重合,相对于通常的基于确定性的非概率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基于不确定性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获得的结果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镉、汞、锌3种重金属的雌激素样作用,采用双杂交酵母法测定了醋酸镉、氯化汞、醋酸锌单独作用时对重组基因酵母β-半乳糖苷酶诱导活性的EC50值.实验结果表明,醋酸镉浓度为1.0×10-5mol·L-(1实验浓度范围10-7~10-2mol·L-1),氯化汞浓度为5.0×10-7mol·L-(1实验浓度范围10-9~10-5mol·L-1),醋酸锌浓度为1.0×10-4mol·L-(1实验浓度范围10-9~10-2mol·L-1)时对酵母β-半乳糖苷酶诱导活性最大,分别达到1.3、0.95和1.1U.不能求出镉、汞、锌单独作用时对β-半乳糖苷酶诱导活性的EC50值.一味计算EC50值不仅难以评价重金属的雌激素活性,而且限制重组受体基因酵母法的普遍运用.一些重金属通过MCF-7细胞法(E-screen)呈阳性,通过重组hERα酵母法YES检测呈阴性,有可能是重金属通过与ERβ作用而产生效应.若构建出含ERβ基因的双杂交酵母菌株,与现有的方法互补将能完善环境雌激素的体外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9.
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参数变化及腐熟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过程中相关参数变化及腐熟度综合评价,选取表观指数、堆肥高温期(≥55℃)持续时间、p H值、碳氮降解率、种子发芽指数等5项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了7种不同工况(添加的园林废弃物体积分别占总堆肥体积的0%、10%、20%、30%、40%、50%和60%,依次记为工况S、G1S9、G1S4、G3S7、G2S3、G1S1、G3S2)堆肥样品0~60 d的腐熟程度,为研究北京市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泥堆肥腐熟度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堆肥过程中,温度、p H值、种子发芽指数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稳定的过程,碳氮降解率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规律。其中,工况G2S3堆肥高温期持续时间较长(16 d),p H值升高和下降速度都比较快,碳氮降解率、种子发芽指数都大于其他工况。(2)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工况S和工况G1S9均为基本腐熟,而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均为未腐熟;两种评价方法均显示,工况G1S4、G3S7,最终达到较好腐熟;工况G2S3、G1S1、G3S2在第27天达到完全腐熟。(3)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都综合考虑了各参数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但权重计算方法不同,前者主要根据实测值确定权重,强调极值的作用,导致实测值小的指标失去评价的作用;后者主要根据评价标准值来确定权重,权重隐含在变化幅度不同的各级标准值中。综合考虑,灰色聚类法更适用于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度评价。综上所述,工况G2S3使污泥与园林绿化废弃物均能得到最大化利用,且能促进堆肥腐熟,取得较好的堆肥效果。  相似文献   

20.
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加权归一化指数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规范>中土地退化状态、土地退化指数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逻辑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侵蚀度赋权顺序"和"差减土地退化分级指数"2种土地退化指数计算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验证.模拟计算显示,在中度或重度侵蚀比例相同时,轻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在轻度侵蚀比例相同时,中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生态环境状态评价的一般逻辑,统计检验显示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同步性高,均可应用于实际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