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城市发展理论认为,空气污染会导致人口流出。然而,本文以城市雾霾数据为例,分类别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后发现,空气污染会促进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入(形成拉力效应),非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出(形成推力效应)。拉力效应与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不符。本文认为,当城市间收入差距过大时,流入居民会形成高水平的收入预期,促使其愿意承受更严重的空气污染,该预期可量化为空气污染的拉力效应。据此进一步研究收入水平对推拉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随着收入水平上升,其能放大百强城市的拉力效应和非百强城市的推力效应,即进一步促进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入和非百强城市的人口净流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百强城市和非百强城市分别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能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科学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国际     
正全球众多城市空气污染超标据世界卫生组织更新的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库显示,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监测空气质量的城市中,80%以上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超过世卫组织建议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强调,颗粒物污染每年导致全世界300多万人过早死亡。但如果将颗粒物污染从70微克/立方米降到20微克/立方米,因空气污染导致的相关死亡可能减少约15%。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频分时AQI及各污染物浓度数据,本文使用"AQI小时指数"、首要污染物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VAR模型对关中城市群空气污染的总体情况、日内波动规律以及城市间空气污染的关联规律做了不同层次的挖掘。研究结果表明:(1)关中城市群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差,春、冬季空气污染程度明显大于夏季,空气污染的"季节效应"和"集簇性"明显,且主要表现为颗粒物污染。(2)空气质量的日内波动规律在春、冬两季表现为下半天优于上半天,夏季夜间优于白天。但在不考虑四季AQI小时指数图"相位"差异的情况下,四季空气污染的日内波动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3)各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明显的关联规律。城市群内一个城市空气污染的恶化会加剧其他城市的空气污染,并且对其他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峰值会在24小时之内出现,且该影响会随着空间和时间尺度的增大而逐步衰减。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气污染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永忠 《四川环境》2001,20(1):58-61
本文系统分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成因、污染物种类和危害,指出城市空气污染是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 一,提出了城市空气污染 防治的技术和非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环球扫描     
正空气污染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健康风险"空气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达700万以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执行总监Bjarne Pedersen在第九届更好的空气质量大会暨第十七届世界清洁空气大会上说。联合国报告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10年,亚太地区城市化人口增加了10亿人,预计到2040年人口会增加到20亿人。到2018年,亚太地区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有97%的城市空气污染处于不健康水平。因此,当前急需  相似文献   

6.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1):70-70
正伊朗议会考虑迁都据媒体报道,因为德黑兰饱受城市病的折磨,人口多、交通堵塞且空气污染严重,伊朗议会正考虑把首都从德黑兰迁往其他城市。这个提议如果获得议会通过,将由一个专门委员会在今后两年内负责新都选址。大德黑兰地区在过去10年中人口急速膨胀,增加将近两倍,而且越来越多的伊朗人正不断涌向德黑兰,寻找工作和改善生活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九五”期间,福建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资源、能源需求的增加,造成了城市空气环境的污染,其污染程度、特征与城市性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将福建省的23个城市按不同性质划分为工业、综合、工商专业型工商和旅游5类城市.并以1999年空气环境监测分类统计数据为依据,论述了不同城市性质空气污染的特点及产生原因,为制订城市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一、泥包省工业空气污染源排放现状福建省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煤炭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50‘5%,这是导致该省形成煤烟型空气污染特征的根本原因。1999年全省…  相似文献   

8.
城市既是受到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影响的重点区域,又是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控政策的关键主体。在城市尺度上研究减污降碳政策的协同效应及其时空异质化的影响规律,将为因地制宜地制定减污降碳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分析了2012—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指数的动态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而后通过构建STIRPAT模型和地理时空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了低碳政策、大气污染物防控政策、产业结构等驱动因素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时空异质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全国主要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指数平均值由2012年的0.79增加至2019年的0.85,环京津冀区域、汾渭平原等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区域耦合协调度指数显著提高。以低碳试点城市为代表的区域,其降碳政策、减污政策、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以及技术投入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华北平原城市群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主要通过减污政策提高协同效益;低碳政策主要在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发挥作用;中西部城市则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协同效益。最后,基于此提出促进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控制性要素.区域能否实现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保障程度.城市是地区经济的核心,因此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深入研究,其意义重大.简要阐述了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青岛市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土地利用、经济、人口、城镇化等形势变化,发现青岛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复合型空气污染改善任务艰巨,胶州湾水质改善压力大等环境问题,结合未来城市发展形势及主要环境形势,提出吸取先进经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环境风险防控等对策措施,为环保部门参与综合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化内涵出发,基于人口、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地域环境构建了反映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其进行分类,目的是找出各城市之间的优势和差距。同时借助于GIS技术手段,将这种城市化差异反映在空间区域上,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江苏省各区域之间城市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地级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30年来,人居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缺乏对区域的对比研究.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简要回顾,提出了具有明显区域性、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框架;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区域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模糊物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地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实证研究中.通过贴近度对17个地级市进行了排序和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人居环境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空气污染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地理气候和产业结构(工业比重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的空气污染呈煤烟型污染特征,从自然地理状况、经济结构以及空气污染发展变化轨迹等几个方面分析北方城市空气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的特点,对今后北方城市的空气污染防治途径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全国31个省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从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土地价格一般规律出发,运用相关、回归和效应分析等方法开展城市化各指标对城市地价影响的研究,寻求与城市地价相关性强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城市化对土地价格的影响规律,为政府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制订城市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建议和依据。结果表明:①城市地价变动与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人口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均是;②城市地价在近十年的时间内上升了近23倍,城市化过程中各种复合因素对地价综合作用效应显著;③城市化对地价的影响在东部、中部、西部同时存在,以交通因素影响最显著,人口和产业结构调整次之。因此,未来城市地价可进行合理控制,通过需求引导,转变居民生活方式,促进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繁荣等方式实现基于城市化的地价调控。  相似文献   

15.
空气污染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河南省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气象与社会经济资料,运用ArcGIS和SPSS分析技术,从年、季节尺度探讨了河南省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城市年均空气质量指数较高,在季节尺度上呈现"春降秋升、冬高夏低"的变化轨迹,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集聚态势。河南省城市年均空气污染天数占比约为48.23%,且时空异质性明显。PM2.5是河南省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占空气污染总天数的54.40%,但季节性首要污染物仍需关注。风速减小、日照时数变短、温度降低、降水减少、气压升高等天气条件易于形成空气污染,而产业结构、车辆数量和建设施工等也是导致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都曾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食品供应将产生不良影响,但它们大都忽视了气温上升和空气污染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交互作用。这项研究详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情况,这四种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满足了全球人口超过一半的卡路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对这些粮食作物的影响将根据地区不同而变化,不同粮食作物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比如说小麦对臭氧就十分敏感,而玉米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四川省2007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城市区域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声环境数据,阐明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城市声源构成、各等级声覆盖率及其变化趋势.与国内一般情况相比,四川省城市声源构成具有社会生活噪声影响范围更最广,交通噪声影响范围较小等特点.四川省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且有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存在部分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区,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度污染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继娟  魏世强 《四川环境》2006,25(3):104-108,112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20世纪70年代期间,煤烟型污染排放成为中国工业城市的特点;80年代,许多南方城市遭受严重的酸雨危害;近年来,汽车尾气排放的NOx、CO及随后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使得许多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恶化。城市空气污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发展。为控制空气污染和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许多规划。本文概述了当前中国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描述一些主要城市空气污染物包括总悬浮颗粒、PM10、PM2.5、SO2、酸雨、NOx/NO2的特点。尽管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但目前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依然不容乐观,文中还讨论了未来城市空气污染控制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环球扫描     
<正>空气污染或导致儿童认知能力降低西班牙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报告称,通过对巴塞罗那市7至10岁的小学生研究发现,暴露在高水平的交通空气污染中与认知程度低之间存在关联。同样12个月内,在空气污染程度较轻的学校里,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提高了11.5%;但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学校里,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逐年递增,成分更加复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焚烧过程产生的烟气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渗滤液的产生及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分层填埋控制和渗透反应栅格修复技术.对焚烧过程中的污染,通过焚烧前分类处理从源头上减少二次污染,同时对焚烧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物理化学方法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