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9月10日,2012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内蒙古满洲里举行。18家黄金矿山企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这些黄金企业建设绿色矿山的成功经验,成为我国矿业领域"走绿色之路"的典范和榜样。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18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根据官方资料显示,安徽省已发现的矿种138个,在45种主要矿产中,安徽省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 0位的矿产有1 0多种。其中,煤炭居全国第7位,位于华东首位;铁、铜矿居全国第5位;硫铁矿、水泥灰岩居全国第3位。近年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探索环保新路的具体行动之一,已受到国家高层的重视。根据国家建设"绿色矿山"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3,(7):96-96
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伊犁尼勒克县唐布拉,创建于2006年10月,是集铁矿开采、矿业投资、矿业技术咨询服务、矿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8000万元,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十大招商引资企业之一。公司奉行生态至上,安全第一理念,通过数年不懈努力,已成为疆内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企业,尾矿库、露天采场通过自治区二级安全标准化认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有色金属矿山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提出了绿色矿山的发展模式,构建有色金属矿山二级生态工业体系是实现绿色矿山的重要途径。有色金属矿山二级生态工业体系依据工业生态学原理,以实现工业资源的有限输入和工业废物的有限输出为目的,具体通过矿山清洁生产、预防废物产生、废物循环利用及最小量废物必要处置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5.
大港油田公司以绿色矿山创建为契机,加快改变原有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阐述绿色矿山创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打造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环境、绿色人居环境、绿色人文环境的举措,以及创建绿色矿山所需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考核保障,建立形成符合现代发展形势要求的绿色矿山企业,有效扩展油田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公司建设成为具有大港特色品牌的绿色矿山引领企业。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家对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和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阐述了油气田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历程、重点内容、建设标准;总结了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的具体成果和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注重依法合规、提升绿色理念、科技创新、责任落实、多部门协作等,为下一步建设指导方向,进而提升国内油气勘探与生产业务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绿色矿山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结合某气田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与实践,总结了企业积极推进建设工作的先进做法,特别是高效开发、清洁生产、风险防控、节能减排、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经验,针对当前构建绿色矿山气田发展的现状提出技术、管理及组织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采矿业就是吃资源这口饭的",这是不少矿工对自己行业的定位。我国虽说是一个矿业大国,但随着经济的高速狂飙,矿产资源的过度、低效开发,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这道资源饭的难吃。挖上来的是资源,遗留下来的是污染。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多数矿山已经老去,透支后的矿山留下的是伤痕累累的山体和大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历史的车轮在行进,中国矿山,何去何从?在长期的摸索中,绿色矿山的模式浮出水面。2010年8月,国土资源部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建设"绿色矿山"的明确要求,从依法办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3,(4):51-53
对于首云矿业而言,矿山公园的建设促进了那些具有重要保护价值、观赏价值的矿业遗迹获得应有的保护和科学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特色矿山文化、人类工业奇观、生态恢复典范、区域发展模式"的新形象。首云国家矿山公园隶属于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的国家矿山公园,距离北京市区67公里,位于素有北京市后花园之称的密云县境内。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2011,(10):I0007-I0007
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北京首云铁矿,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境内。始建于1959年,是国家重点冶金矿山之一,也是首都北京最大的采选联合企业,曾隶属于北京市冶金局、首钢总公司和密云冶金矿山公司。2009年6月企业重组改制,更名为首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矿区已探明矿石储量1.4亿吨,目前尚有1.2亿吨开采潜力,矿山露天采...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14,(11):94-96
正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25日,是专注于黑色金属矿山采选业务的股份制有限公司,目前年采选能力可以达到00万吨。大明公司董事长许明先生自2007年进行企业变革开始,就提出了"做合格企业公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绿色战略定位。在矿业这样一个落后的行业开始了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变革,实现了新的竞争环境下的企业战略转型。安全是绿色矿山的灵魂。做绿色矿业集团,打造绿色矿山是  相似文献   

12.
张婷婷  徐媛  李万花 《青海环境》2007,17(2):98-100
青海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拥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本文简述了青海省矿山生态环境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及潜在环境地质问题、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及保护现状和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矿山开采规模、强度的不断扩大,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危害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已成为社会关注和忧虑的热点问题。建设绿色矿山旨在治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使矿业可持续发展,以达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绿色矿山创建是国家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点推进项目,对促进油气田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庆油田自2017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先后有数个开发区块通过国家、省市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验收,取得较好成效。结合长庆油田绿色矿山创建实践,在创建工作顶层设计、对标分析、措施落实等环节的一些具体做法、成效进行总结探讨,并在完善创建机制、标准程序及创建资金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相关瓶颈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领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到外延,从问题识别到任务措施,从单一治理修复目标到生态系统功能修复目标,从矿山生态修复系统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相结合等多个方面,系统地梳理矿山生态修复的解决路径,围绕矿业绿色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存在的问题,提出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滥挖滥采破坏生态,粉尘污染乌烟瘴气,这是一些小矿山的顽疾,特别是在雾霾频发,PM2.5人人喊打的当下,小矿山的粉尘污染更受老百姓的关注。记者从铜陵市环保局了解到,为从源头上控制扬尘的产生和排放,铜陵市环保局联合多部门重拳整治石料矿山,对矿山污染说"不"。铜陵环保"亮剑"铜陵是一座因矿而设的城市,因多年的大规模开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有了很大发展,建成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建材、盐业、稀土稀有金属、煤炭等矿业体系.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我们应遵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与防治结合"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强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走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地上有近20万座矿山。中国大地上有近500座城镇是因开发矿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城镇被称为“矿城”。在中国近700座建制市中,资源型城市约占五分之一左右。在中国西部省区,资源型城市占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四分之一多。目前有50多个矿业城市已经进入衰退期,仅近两年,国家就关闭110座资源枯竭的矿山。有最新调查表明:到2010年,我国46%的主要有色金属矿山将因资源枯竭而关闭;到2020年,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维持生产。伴随着资源的枯竭,许多与资源开采相生相伴的城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的城镇因此而消失, 有的城市因此而面临严重的生存困难。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矿业协会已经连续举办六次矿业城市论坛,探索中国矿业城镇的出路。 2005年7月,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论坛在甘肃白银举办,人们的目光开始聚焦中国西部矿业城市。  相似文献   

19.
绿色经济是一种既注重生产经济发展,又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我国矿山企业传统经济评价往往忽视或过度简化了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节能指标的量化经济评价,亟待改进。以“费用一收益”经济分析思想为基础,从生产经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节能降耗四个方面综合构建了矿山工业企业绿色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旭  唐留义 《青海环境》2004,14(4):156-157,16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诱发了许多地质灾害且损失严重。文章以实例进行分析,就矿山环境整治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