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工湿地设计中的水力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结合深圳白泥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试验研究,探讨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水力学问题,指出用Ergun公式描述碎百床中的流动较Darcy公式更为合适。文中给出的Ergun公式数值解法以及水面线设计和控制方法将有助于在设计过程中确定处理系统的水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葛孟  方黎 《环境科技》1993,(3):8-11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其“高效益、低造价、低运行费、低维护费”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十多年里,在西欧、澳洲和非洲等地先后建成了大批的人工湿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国首座实用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于一九九0年六月,在深圳市宝安县白泥坑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基本情况良好,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处理排放标准。龙湖是蚌埠市重点保护的风景游览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入湖,致使水体受到污染,死鱼事件时有发生,同时还影响了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展人工湿地的研究,分别在北京昌平、深圳白泥坑、天津等地建成不同处理规模的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这些处理系统大多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对于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大多为理论探讨或实验研究。本文在论述潜流型人工湿地的类型、特点、构成及应用的基础上,指出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有处理技术A/O处理成本高,人工湿地低温处理不稳定、效率低,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单独应用方面还有不足。结合昌图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例,介绍了以A/O为预处理、人工湿地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及运行效果,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为县级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本文简述了污水处理方法的概况,全面论述了人工湿地系统这一处理污水新模式的发展、工艺、基本原理。提出了设计的一般过程,结合实例说明了该系统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以及良好效果。通过总结该系统的一般特征,展示了该系统在处理污水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叶斌 《环境》2012,(Z1):41-41
本文主要介绍了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染物的机理、系统性能、和植物、基质、进出水口位置与进水策略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同时本文还总结了目前运行的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优缺点。由于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廉、运行维护方便以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优点,可以预见,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领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人工湿地作为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廉价的替代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方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法相比,人工湿地具有基建和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和优缺点,以及人工湿地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改进的方向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维护和管理简便、成本低、能耗低和处理效果稳定等优势,在污水治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卓越的技术优势。本文构建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在相同进水浓度条件下,研究冬季条件下,人工湿地尾水中的污染物赋存随水力停留时间(HRT=1,2,3,4d)变化情况,以得出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人工湿地提供更加合理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人工湿地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堵塞是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发生堵塞后,基质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大量引入湿地系统的污水直接雍积在湿地表面,长期积水引发恶臭、导致蚊蝇滋生,恶化运行环境。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填料堵塞机理与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湿地堵塞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期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人工强化湿地净化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针对西安秦岭山水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系统,介绍了人工强化湿地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与工艺设计数据,就其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的前景进行了讨论。对相关的水质参数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本系统对COD、BOD5、NH3-N、总氮、TP及动植物油的去除率分别为70%、78%、58%、82%、69%及74%,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短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折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校园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为期18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lit)为20h。稳定HRT=20h,24℃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76.40%、76.12%、65.37%;温度降至12℃时,系统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降至67.56%、62.75%、61.33%;运行过程中前6格室和整个系统的SS去除率分别为79.5%和87%。基于试验结果,阐明了折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高效稳定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低维护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本文主要从湿地基质和湿地植物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生物墙是一种高效、无动力、无运行费用的生化处理技术,应用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可对比较难处理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而且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酸矿水中重金属人工湿地处理机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应用于酸矿水的处理。文章对人工湿地去除酸矿水中重金属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应加强长期连续的动态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湿地中各影响因子与处理机理之间的关系,对主要处理机理的定性描述转向定量模型化研究,确立人工湿地接受和处理不同污染物质的最大能力和阈限,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合理设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技术作为绿色环保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系统的介绍了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指出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法相比具有基建、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总结了人工湿地系统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4  
本文通过对我国首座实用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实例分析,论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及其经济费用等问题,指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中、小型污水处理,特别是降解污水中的BOD5、COD、SS、N、P等具有显著效果,不失为一个解决中、小城镇污水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现状探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随后其数量快速增长。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投资低、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分析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率、生态服务功能、湿地植物的再资源化利用以及人工湿地在我国发展的驱动力机制,提出了该技术的局限性、发展趋势及面临挑战。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自上而下"管理和社会"自下而上"参与的双方面作用,同时加强对民众的科普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工作对于水资源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重大,实践证明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处理污水。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工湿地技术的概念,分析了污水处理中应用人工湿地技术的相关问题,包括污水处理中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应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不同湿地类型的应用;同时结合污水处理工程实例对具体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便能够为污水处理工作的改进以及人工湿地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工湿地具有能耗低、基建投资少、去污效果显著等优点,是一种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新型技术。通过实地抽样调研重庆各区村镇污水处理站的人工湿地,分析得到5种人工湿地组合工艺中COD、SS、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8%、58.4%、37%、26%、10%,污水处理效果较低,且发现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行"、"重厂区轻管网"等问题。最后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方面究其原因,并提出推行村镇污水处理设施采用"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