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UV/草酸铁络合物光解对硫磷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宏青 《化工环保》2001,21(4):192-195
研究了紫外光(UV)/草酸铁络合物对对硫磷的光解作用,结果表明,UV/草酸铁络合物能快速有效地光解对硫磷,且较UV/TiO2的光解效果好。对硫磷光解率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H为3-5时其光解速率最快;[Fe(Ⅲ)]与[OX^2-]之比(OX^2-代表草酸根)和溶液中的溶解氧对其光解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O3氧化法和O3-H2O2氧化法去除水中的聚丙烯酰胺(PAM),分别考察了反应时间、O3质量浓度、n(H2O2)∶n(O3)和溶液pH对PAM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3氧化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30 min、O3质量浓度22.6 mg/L、溶液pH 8.5,O3-H2O2氧化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10 min、O3质量浓度22.6 mg/L、n(H2O2)∶n(O3)=0.1、溶液pH 8.5;在最佳操作条件下,O3氧化和O3-H2O2氧化均可有效降低PAM溶液的黏度和PAM质量浓度,但对COD的去除效果不佳,黏度可降至和蒸馏水相近,PAM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而COD的去除率分别约为15%和28%;O3-H2O2氧化后的PAM比O3氧化后的PAM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两种氧化预处理方法均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200mg/L,催化剂加入量10.0g/L,H2O2加入量2.0mL/L,废水pH4,反应时间2h。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脱色率达99.33%。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淀粉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并用于溶液中Pb2+的去除。采用SEM技术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初始Pb2+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球体间主要呈链状连接,不仅保持了纳米零价铁的特性,且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 7.0、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加入量0.8 g/L、初始Pb2+质量浓度50 mg/L、反应时间60 min的条件下,纳米零价铁/玉米淀粉对Pb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Pb2+去除率为93.17%、吸附量为47.27 mg/g。  相似文献   

5.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MnO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_2陶粒臭氧氧化催化剂,并以草酸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响应面法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酸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MnO_2投加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O_2投加量200 mg/g,盐酸溶液质量分数20%,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400℃。在初始草酸质量浓度150 mg/L、溶液pH 3.11、臭氧投加量8.10 mg/min、臭氧-氧气曝气量400 m L/min的条件下,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30 min时的草酸去除率达66.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催化过程中Mn~(2+)溶出量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负载的MnO_2类型为α-MnO_2和β-MnO_2。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光(UV)-含Mn2+类Fenton试剂降解活性艳红X-3B,比较了UV-H2O2、Mn2+-H2O2和UV-Mn2+-H2O2三种体系下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效果,考察了UV-Mn2+-H2O2体系中NO3-和Cl-浓度对活性艳红X-3B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Mn2+-H2O2体系中存在UV-H2O2和Mn2+-H2O2的协同作用;反应60min后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达99.30%,TOC去除率为56.45%,剩余H2O2浓度为6.28mmol/L;NO3-在紫外区的强吸收阻碍了H2O2的分解,而Cl-则是通过直接俘获溶液中的.OH来实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铜渣催化H2O2类Fenton氧化反应处理棉浆黑液,研究了酸析pH、H2O2投加量、铜渣投加量对棉浆黑液COD和TOC去除率及溶出Fe2+质量浓度的影响,考察了铜渣重复使用性能,讨论了铜渣催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酸析pH为2、H2O2投加量为25 mmol/L、铜渣投加量为2.5 g/L条件下,反应180 min...  相似文献   

8.
以Bi(NO3)3和Na2WO4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催化剂Bi2WO6,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BET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合成温度、Bi2WO6加入量、邻氯苯酚(2-CP)浓度、溶液pH等对2-CP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入140℃下合成的Bi2WO6催化剂1g/L、原始pH(pH=5.85)、可见光光照210min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20mg/L的2-CP溶液进行处理,2-CP去除率最高为97.2%;添加少量H2O2对2-CP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吸附法制备了H3PMo12O40/活性白土催化剂,并考察了H3 PMo12O40/活性白土对偶氮染料甲基橙的UV-H2O2降解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H2O2加入量为0.4 mol/L、H3PMo12O40/活性白土加入量为0.30 g/L、溶液初始pH为2、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0h时,甲基橙去...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PEG-200)活化下,Cu2+催化H2O2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了亚甲基蓝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u2+的方法。在25mL容量瓶中,加入1.00mL pH为11.68的氨水溶液、2.00mL H2O2溶液(质量分数15%)、1.00mL亚甲基蓝溶液(质量浓度0.20mg/mL)、3.00mL PEG-200溶液,76℃恒温反应5min后冷却,测定吸光度,根据加Cu2+溶液和不加Cu2+溶液的吸光度差值与Cu2+质量浓度绘制了工作曲线,并由试样的吸光度差值确定痕量Cu2+含量。该法的测定波长为664nm,检出限为5.4×10-6g/L,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2.58%,回收率为97.5%~104.5%。  相似文献   

11.
以沉淀一热解法制备了纳米级Co3O4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对Co3O4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300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Co3O4催化剂对不同活性染料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质量浓度为20mg/L、250mL染料溶液中Co3O4催化剂加入量为150mg、反应2h的条件下,Co3O4催化剂对B—GFF黑、B—RN蓝、K—NR艳蓝3种活性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分别为95%,87%,77%;适当加入酸或碱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反应后染料溶液的pH为7.12~8.37,染料溶液初始pH为10.00时的脱色率最高为100%;Co3O4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制了CuO-TiO_2/Al_2O_3粒子电极,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紫外光协同三维粒子电极电催化体系降解水中的罗丹明B,考察了降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动力学及机理。表征结果显示,粒子电极具有良好的表面结构及有效催化成分。实验结果表明:在罗丹明B质量浓度20 mg/L、槽电压15 V、电流0.3 A、溶液pH 3.0、曝气量1.5 L/min、Fe~(2+)投加量0.5 mmol/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脱色率达96.29%;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060 mg/(L·min);紫外光的加入使溶液中H_2O_2的浓度降低约30%,促进了H_2O_2的分解。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复合型光催化剂H_4SiW_(12)O_(40)/TiO_2/空心微珠(cenospheres)光催化降解联苯胺,考察了联苯胺降解效果的影响因素,并运用FTIR和GS-MS技术分析了联苯胺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主要中间产物,探讨了联苯胺可能的降解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以125 W中压汞灯为光源,在溶液pH为6.3,初始联苯胺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光反应240 min,联苯胺降解率达78%,比Ti_O2/空心微珠提高了24百分点;H_4SiW_(12)O_(40)/TiO_2/空心微珠光催化降解联苯胺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特征,且反应速率常数随初始联苯胺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H_4SiW_(12)O_(40)/TiO_2/空心微珠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易于分离,可重复利用;联苯胺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主要中间产物为4-氨基联苯、4-氨基苯酚、对苯二酚和1,4-苯醌。  相似文献   

14.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单体、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质素磺酸钠交联聚合物(SLCP),并将其用于水中有机染料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SLCP基本保留了木质素磺酸钠的骨架和官能团,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SLCP对亚甲基蓝(MB)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在加入量为0.5 g/L时就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在溶液p H2~6范围内吸附量随溶液p H增大而迅速提高,溶液p H6后吸附量趋于稳定;最佳吸附温度为35℃;在SLCP加入量0.5 g/L、溶液p H 6.5、吸附温度25℃、初始MB质量浓度100.5 mg/L的条件下,吸附150 min基本可达平衡,吸附平衡时的吸附量和MB去除率分别为191.2 mg/g和95.1%;SLCP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沉淀法(两步法)制备了TiO_2-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考察了该光催化剂紫外光催化降解阳离子染料番红花红T(简称ST)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TiO_2-Ag_3PO_4投加量0.7 g/L,初始ST质量浓度70 mg/L、不调节溶液pH的条件下,紫外光照射35 min时的ST降解率高达97.9%;TiO_2-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单一光催化剂Ag_3PO_4和TiO_2,同时也明显优于Ag-AgCl/Ag_3PO_4复合光催化剂;避光条件下反应40 min,TiO_2-Ag_3PO_4对ST的吸附量仅为2.3 mg/g;TiO_2-Ag_3PO_4在室内自然光下也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TiO_2-Ag_3PO_4的光催化活性在酸性条件下要优于碱性条件;TiO_2-Ag_3PO_4重复使用5次后,其光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UV/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UV/Fenton预氧化程度和混凝处理条件对模拟苯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为14.1%;当UV/Fenton预氧化处理过程中H2O2的质量浓度为150~300mg/L时,废水的混凝性能可提高1.5倍以上;当H2O2质量浓度为450mg/L、光反应时间为30min时,采用UV/Fenton氧化一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后COD去除率达82.7%。苯酚废水采用UV/Fenton预氧化处理后,进行混凝处理过程的适宜pH为6.5,混凝剂Fe^3 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00mg/L.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Ce/ZSM-5复合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甲基橙的催化降解。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溶液pH、初始甲基橙质量浓度、催化剂加入量、初始H_2O_2浓度及反应温度对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动力学常数的影响,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pH 5.0、初始甲基橙质量浓度100 mg/L、催化剂加入量1.0 g/L、初始H_2O_2浓度20 mmol/L、反应温度20℃的优化条件下反应60min,反应动力学常数高达0.034 min~(-1),甲基橙降解率高达87%,铁离子流失量仅为0.019 mg/L;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后,甲基橙降解率仍高于80%,保持了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8.
胡菲菲  邵庆国 《化工环保》2013,33(2):119-122
对微波辅助Fe-H2O2联合处理罗丹明B废水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废水pH、H2O2加入量、铁粉加入量、初始罗丹明B质量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罗丹明B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00mg/L的罗丹明B废水,当加入50mg/L铁粉、10.0mL/LH2O2,反应12min后,罗丹明B去除率达到98.7%,并且拓宽了反应的pH范围。  相似文献   

19.
林俊雄  丁飞飞  汪澜  秦垚 《化工环保》2014,34(2):97-100
采用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废水中的染料。分析了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的机理,考察了曝气、光照强度和初始染料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光引发自由基降解染料;在光照强度1 000 W、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 mg/L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酸性蓝80溶液的脱色率可达100%;在酸性红249、酸性黄42、酸性蓝80、活性艳红KD-8B、活性黄K-6G和活性翠蓝K-NG 6种商用酸性和活性染料中,蒽醌-2-磺酸钠有机体系对活性黄K-6G和活性艳红KD-8B的脱色率最高,对酸性蓝80和活性翠蓝K-NG的脱色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