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外包(外协)用工即指协助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外部职工,是指除与企业直接签约用工外,企业与劳务派遣单位和外包或分包单位签订协议的用工,包括企业内部外协用工及外包或分包工程项目的用工(含有农民工、外委工、外包工、协力工、外用劳务工、劳务派遣工等)。企业外协用工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劳务派遣工,二是工程项目劳务外包(分包)用工。近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随之调整,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向  相似文献   

2.
<正>外协工,主要是指直接与劳务派遣单位或工程项目承包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合法的劳动关系,通过劳务派遣或者工程项目承包方式到用工单位、发包单位从事生产、检修、工程建设、服务作业的人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为其服务的外协工数量可观。为有效防范控制外协用工引发  相似文献   

3.
艾妩  江南 《劳动保护》2007,(1):58-59
职工虽然未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应当受到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调整。职工在工作期间和工作场所因工伤致残属工伤,应当依照相关规定享受各项工伤待遇。用工单位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费用由用工单位负担。因此,用工单位应及时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4.
正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自2009年开展群众安全监督工作并设立群众安全监督员以来,已经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6万8 556件,有效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一局")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是一家国有大型综合建筑施工企业,在岗职工2万7 000人,在建工程项目400多个,劳务用工20万人次/年。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矿难主体一般分为合法用工单位、非法用工单位和私挖乱采的个人。由于矿难主体的差异,遇难者死亡待遇和赔偿标准也各不相同。合法用工单位发生矿难,死亡保险待遇的项目及标准所谓合法用工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年检的,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的企业(包括有雇  相似文献   

6.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的规定实质上属于工伤待遇的范畴,当事故发生时非法用工单位的职工应与合法用工单位的职工享受同样的待遇。但是,目前《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高于《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规定的一次性赔偿,所以,应在立法层面上缩小两者的差距,完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赔偿制度,以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刊今年第1期“以案论法”栏目刊登了《是劳务派遣用工还是直接用工》一文以后,有读者对其中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因此,本期将继续就该案例涉及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用工单位与实际用工单位不符,存在转派遣(或再派遣)情形下,实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认定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外协用工是指企业通过劳务派遣或者工程项目承包用工方式使用外协工协助本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用工形式,目前在我国众多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这种用工方式在为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涉及外协用工方面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分析企业外协用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为使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83条和劳动保障部《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从以下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在处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争议案件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建立的是否劳动关系问题;在处理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争议中是否需要工伤认定问题;非法用工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等等。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落实法规政策.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刊在此组织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外协用工是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而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用工形式,主要包括劳务派遣用工、工程项目承包用工两种形式.外协工的大量使用,简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节约了成本,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同时其安全管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致使外协用工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外协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通过分析外协用工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外协用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包钢的劳动用工管理始终秉承依法用工的理念,在市场和法律框架下搞活用工机制。包钢的劳动用工以全民合同制职工为主体,辅以一定数量的劳务派遣员工,并以劳务项目总包或生产辅助项目承揽作为补充。截至2013年年底,包钢在册全民合同制职工58369人,其中,在岗全民合同制职工46871人,劳务派遣员工5587人;在册和在岗的劳动用工总数分别为63958人和52458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科学》2009,(2):45-48
对于一起因签订有专项培训协议的劳功者突然离职引发的培训费争议,上一期我们集中讨论该案的劳动用工是直接用工还是劳务派遣用工。本期在分析说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专项培训费所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并应比照有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就培训费的规定进行处理的基础上,讨论诸如在前一个服务期未满的情况下签订的新的培训协议与原协议之间是并存还是替代关系、前述情况下用人单位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等与培训及服务期协议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1984年推行农民轮换工制度以来,港口企业出现了固定装卸工、农民轮换工、计划外用工并存的局面,使港口企业人力装卸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固定装卸工的人数逐年减少,1988年仅占16%,今后的比例还将进一步缩小,直至消失。 农民轮换工是计划内的职工,享受固定工待遇,但又是通过合同形式,或3 年、或4年、或5年实行轮换。他们年轻力壮,都在第一线从事最繁重的装卸劳动。这一用工形式从无到有,逐步扩大,1988年已占人力装卸工总数的31%。另外,还有计划外用工,已由原来的辅助生产岗位进入主要生产岗位,零星用工变为整批用工,一次性用工成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科学》2010,(4):38-40
在劳务派遣用工中,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虽然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但用工单位是派遣劳务的直接受益者。因此,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务用工关系能否顺畅运行,是劳务派遣用工能否实现其真正价值的关键。上期圆桌谈话我们已经探讨了用工单位如何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法律文书设置的问题,本期我们将继续讨论管理规则的设置问题,以期为各类企业正确适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外委施工是指委托本单位以外的单位完成某项施工。有些企业本身不具备条件开展某项工程施工,所以需要外委给专业队伍来建设;也有些企业将部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检修、保运工作及零星工程,采取外委方式交付给一些外委施工单位承担,这样可节约本企业用工成本和运营成本。但由于外委施工队伍对企业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赶工期抢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在很多企业中,外协单位在为企业生产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难题。例如,外协单位忽视外协工的安全教育培训,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不够;部分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外协单位通过挂靠进入企业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安全管理的难度。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外协单位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外协用工生产安全事故,笔者所在单位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淮化公司)  相似文献   

17.
王某是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去年的3月份到一家国有企业实习,5月份,实习单位根据王某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与王某、学校签订了三方协议,约定王某从学校毕业后将被录用为单位的正式职工。在签订了三方协议后,王某为自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兴奋。签了三方协议后,单位也把王某当正式职工看待,除了工资待遇比正式职工低以外,其他的福利待遇都是同等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10,(8):43-43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相似文献   

19.
张某是某全民企业 (以下称甲单位 )的司机 ,在甲单位放假期间 ,经人介绍为某私营企业 (以下称乙单位 )运输木材 ,工作中发生事故 ,致使小腿等多处骨折 ,花去医药费近万元。事后 ,关于工伤赔偿问题 ,张某与乙单位发生争议 ,乙单位拒绝赔偿。理由是张某是甲单位职工 ,对乙单位来说只是临时用工 ,临时用工属于承包性质 ,费用中包含风险费 ,如果张某想申请工伤 ,只能回甲单位去申请。  张某最后又回甲单位来找 ,并且多次上访。  笔者认为 ,张某首先应明白什么情况下能认定工伤 ,然后 ,再根据有关法律条文来确定责任应由谁来承担。而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20.
退休工人王某气冲冲到安全管理部门找说法.15年前,他在一起生产事故中因工负伤,所在单位害怕因为事故而不能评先进,就与他达成口头的"君子协议",由该二级单位"按照工伤待遇"外加每月20元补贴的代价隐瞒事故.可是,最近上任的年轻新班子不认可口头的"君子协议",所以,王某着急了.由此,我想提醒职工,出了事故可不能"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